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涉及电机壳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上冲床,上冲床的下端设置有下冲床,上冲床的外表面设置有上模座,下冲床的外表面设置有下垫脚,上模座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垫板,上垫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夹板,上夹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冲头,下垫脚的外表面设置有下垫板,下垫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座,下模座的外表面开设有落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圆形电机壳拉伸结构通常需要搭配压料板完成,通过压料板压料成型,而压料板通常采购氮气弹簧作为压力源,在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氮气的使用寿命最高100W次就需要进行更换,更换成本高,造成后续维护费用较高的问题。高的问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壳加工
,具体为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圆形电机壳拉伸结构是一种压料成型的技术,为一种生产圆形的电机壳的模具,目前现有的圆形电机壳拉伸结构通常需要搭配压料板完成,通过压料板压料成型,压料板通常采购氮气弹簧作为压力源,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氮气的使用寿命最高100W次就需要更换,更换成本高,后续维护费用较高,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圆形电机壳拉伸结构通常需要搭配压料板完成,通过压料板压料成型,而压料板通常采购氮气弹簧作为压力源,在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氮气的使用寿命最高100W次就需要进行更换,更换成本高,造成后续维护费用较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包括上冲床,所述上冲床的下端设置有下冲床,所述上冲床的外表面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下冲床的外表面设置有下垫脚,所述上模座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冲头,所述下垫脚的外表面设置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外表面开设有落料孔,所述下模座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板本体,所述下模板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板入子,所述下模板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板。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与上冲床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上垫板与上模座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夹板与下模板相匹配,所述冲头为圆柱状且设置于上夹板的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头贯穿于上夹板,且与上垫板相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垫板与上夹板相匹配,所述下模板入子和下模板的中部位置均为圆柱形空腔状,且空腔为贯通状。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头的直径小于下模板入子和下模板的空腔部分,所述落料孔为方形且贯穿下模座。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板入子为圆柱状,且上端的空腔部分为弧面形,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四组且为阵列分布,所述限位板靠近下模板入子的一端为弧面形。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通过上模座、下垫脚、上垫板、上夹板、冲头、下垫板、下模座、落料孔、下模板本体、下模板入子与限位板的作用,在使用时,通过冲床带动上模座,上模座带动上垫板,上垫板带动上夹板,上夹板带动冲头向下冲压的形式,代替了原有设备通过压料板压料成型的结构,避免了氮气弹簧作为压力源的形式,进而不需要对氮气弹簧进行更换,不需要压力源,从而使得整个拉伸结构成本较低,并能够适用于大部分圆形电机壳拉伸模具,从而节约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的局部正剖视图;
[0016]图3为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使用时产品成型前后位置的局部正剖视图。
[0017]图中:1、上冲床;2、下冲床;3、上模座;4、下垫脚;5、上垫板;6、上夹板;7、冲头;8、下垫板;9、下模座;10、落料孔;11、下模板本体;12、下模板入子;1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技术方案: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包括上冲床1,上冲床1的下端设置有下冲床2,上冲床1的外表面设置有上模座3,下冲床2的外表面设置有下垫脚4,上模座3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垫板5,上垫板5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夹板6,上夹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冲头7,下垫脚4的外表面设置有下垫板8,下垫板8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座9,下模座9的外表面开设有落料孔10,下模座9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板本体11,下模板本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板入子12,下模板本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板13。
[0020]请参阅图2
‑
3,图中A为尚未加工时工件的位置,B为工件刚形成成品时的位置,上模座3与上冲床1之间为活动连接,上垫板5与上模座3之间为固定连接,上夹板6与下模板相匹配,冲头7为圆柱状且设置于上夹板6的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冲头7贯穿于上夹板6,方便冲头7向下冲压成型的过程,且与上垫板5相固定连接,上垫板5与上夹板6相匹配,下模板入子12和下模板的中部位置均为圆柱形空腔状,且空腔为贯通状,冲头7的直径小于下模板入子12和下模板的空腔部分,从而能够为加工的工件预留空间,方便成型,落料孔10为方形且贯穿下模座9,下模板入子12为圆柱状,且上端的空腔部分为弧面形,限位板13的数量为四组且为阵列分布,限位板13靠近下模板入子12的一端为弧面形,使用时,通过冲床带动上模座3,上模座3带动上垫板5,上垫板5带动上夹板6,上夹板6带动冲头7向下冲压的形式,代替
了原有设备通过压料板压料成型的结构,避免了氮气弹簧作为压力源的形式,进而不需要对氮气弹簧进行更换,不需要压力源,从而使得整个拉伸结构成本较低,并能够适用于大部分圆形电机壳拉伸模具,从而节约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机械手可以将圆形的待加工工件放于下模板入子12上,通过限位板13完成对待加工工件位置的限位,之后通过冲床带动上模座3,上模座3带动上垫板5,上垫板5带动上夹板6,上夹板6带动冲头7向下,通过冲头7的头部向下挤压工件,工件在冲头7的冲力作用和下模板入子12作用下,形成从一端向内凹陷的圆柱状成品,之后再通过冲床带动上模座3,上模座3带动上垫板5,上垫板5带动上夹板6,上夹板6带动冲头7向上移动,成品会经由落料孔10掉落于下垫脚4上,由机械手将成品抓走送往下一步工序,并由另一组机械手将新的待加工工件放于下模板入子12上,进行下一组工件的加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包括上冲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床(1)的下端设置有下冲床(2),所述上冲床(1)的外表面设置有上模座(3),所述下冲床(2)的外表面设置有下垫脚(4),所述上模座(3)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垫板(5),所述上垫板(5)的外表面设置有上夹板(6),所述上夹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冲头(7),所述下垫脚(4)的外表面设置有下垫板(8),所述下垫板(8)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座(9),所述下模座(9)的外表面开设有落料孔(10),所述下模座(9)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板本体(11),所述下模板本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下模板入子(12),所述下模板本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3)与上冲床(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上垫板(5)与上模座(3)之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电机壳无压料板拉伸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令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正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