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87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饮用水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其包括基座、茶叶仓以及端盖,茶叶仓包括仓体以及仓盖,仓体包括滤芯以及滤盖,滤盖包括设置第一端面、第一柱面、第一凸缘,滤芯包括第二端面以及第二柱面,仓盖包括压板以及密封套,压板在端盖的作用下挤压密封套使密封套与仓体的滤盖的第一凸缘密闭配合并且密封套与滤盖的第一端面配合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密封套在端盖脱离压板后弹性复位使密封套脱离第一凸缘,第一通孔通过第一凸缘与密封套之间的间隙将滤芯的腔体与外界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仓盖与仓体的阶段性密闭配合以及平衡气压和液体的表面张力的联合作用实现茶叶仓的浸泡以及茶水分离功能。用实现茶叶仓的浸泡以及茶水分离功能。用实现茶叶仓的浸泡以及茶水分离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


[0001]本技术属于饮用器水杯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

技术介绍

[0002]在饮用器皿领域,特别是用于泡茶的杯子,例如商务保温杯,杯子通常具有杯体、容纳于杯体内部的滤筒以及杯盖,滤筒的底面和四周均设置网孔用于泡茶时将茶叶与茶水分离。泡茶时,茶叶放置于滤筒内,开水冲入滤筒直至充满整个杯体,茶叶浸泡适当时间后,通过滤筒的提手将滤筒提出杯体,滤筒内的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设置于滤筒底部和四周的网孔流入杯体,茶叶保留在滤筒内部。由于滤筒和杯盖是分离的,因此在滤筒提出杯体后,需要将滤筒提在空中或者将滤筒放置于特定的地方,例如杯垫或者茶盘,这样难免造成交叉污染,或者造成滤筒内残留的茶水滴落地面或者桌面,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部分杯子厂家推出一种将滤筒安装在杯盖底部的连体杯盖,二者通过螺纹联接方式实现方便安装。泡茶时先将滤筒从杯盖的底部旋下,将适量茶叶装入滤筒,再将滤筒旋紧于杯盖底部,将适量开水倒入杯体,将杯盖旋紧于杯体后倒置杯子,使杯盖朝下,杯底朝上,杯体内的开水通过滤筒四周和底部的网孔进入滤筒内部,进而对茶叶进行浸泡,茶叶浸泡适当时间后,将杯盖旋开,将杯盖倒置在桌面上或者手上,使滤筒朝上,滤筒内的残留的茶水沿滤筒壁滴入杯盖内部,虽然这样的设计解决了茶水滴落地面或者桌面的问题,但滤筒暴露在大气中的问题对于部分泡茶人士而言是不好接受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以克服上述问题,通过平衡气压以及液体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使茶水分离。<br/>[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其包括与水杯口部螺纹配合的基座、用于容纳茶叶的茶叶仓以及用于开启或者闭合出水口的端盖,茶叶仓包括仓体以及与仓体阶段性密闭配合的仓盖,仓体包括滤芯以及与滤芯可拆卸式密闭联接的滤盖,滤芯与滤盖组成的腔体用于容纳茶叶,滤盖包括设置有第一通孔的第一端面、垂直于第一端面延伸的第一柱面以及垂直于第一柱面且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凸缘,第一柱面位于第一凸缘与第一端面之间,滤芯包括设置有第二通孔的第二端面以及垂直于第二端面且朝滤盖延伸的第二柱面,第二柱面隔绝滤芯内部与外部的气体,仓盖包括压板以及部分密闭套接压板的密封套,压板在端盖的作用下挤压密封套使密封套与仓体的滤盖的第一凸缘密闭配合并且密封套与滤盖的第一端面配合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密封套在端盖脱离压板后弹性复位使密封套脱离第一凸缘,第一通孔通过第一凸缘与密封套之间的间隙将滤芯的腔体与外界联通。
[0005]有益效果
[0006]1. 由于仓体与仓盖的阶段性密闭配合,茶叶仓的周壁没有开孔,只有顶部和底部开孔,因此,当仓盖密闭仓体时,茶叶仓的顶部处于密闭状态,茶叶仓的底部通过第二通孔
与外界联通。当仓盖脱离仓体时,茶叶仓的顶部处于非密闭状态,茶叶仓的顶部与外界联通,茶叶仓的底部通过第二通孔与外界联通。当水杯倒置时,杯盖朝下,杯底朝上,杯体内的开水包裹茶叶仓,杯体内至上而下形成空气层和开水层,开水层包裹茶叶仓,茶叶仓位于开水层的内部,茶叶仓内的空气只能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开水中,最终与空气层汇合,空气撤离茶叶仓后造成茶叶仓内的气压降低,空气汇入空气层后造成空气层气压变大,茶叶仓上方的开水在重力和空气层的气压二者共同作用下通过第二通孔进入茶叶仓,直至茶叶仓内充满开水。当茶叶仓内充满开水后将水杯正置,杯盖朝上,杯底朝下,由于充满开水的茶叶仓内部没有空气或者仅有少量的空气,即形成茶叶仓内的空气压力远小于杯体内部的空气压力的现象,而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撑约10米高的水柱,因此,茶叶仓底部的第二通孔上的水的表面张力在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茶叶仓内的开水不会通过第二通孔流出茶叶仓,即茶叶仓内的开水被茶叶仓外的气压限制在茶叶仓内部,为了保持第二通孔不破坏水的表面张力,第二通孔的孔径适合在8毫米以内,由于本申请中滤芯作为过滤茶水和茶叶使用,因此第二通孔的孔径优选1毫米以内,所以第二通孔附近的开水的表面张力没有被破坏,茶叶仓内的开水保持在茶叶仓内并对茶叶进行浸泡。由于杯体和滤芯的材质均为透明玻璃,因此,底部具有滤孔的茶叶仓不仅不漏水还能够悬空兜住开水并浸泡茶叶的现象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开启盖体后,透明茶叶仓内的茶水瞬间通过底部的通孔排出茶叶仓并进入杯体内部,直至茶叶仓内的茶水完全排出。闭合盖体再次倒置水杯后再正置水杯,透明茶叶仓悬空兜住茶水的现象再次出现,开启盖体后,茶水再次瞬间排出,这样的现象可以多次循环,提高人们与水杯之间的互动性。
[0007]2. 由于端盖对压板施加压力,使压板挤压密封套,密封套的第四端面与滤盖的第一凸缘紧闭贴合,同时密封套的第四端面覆盖第一凸缘上的第三通孔,因此仓盖与仓体形成有效的密闭联接。
[0008]3. 在端盖挤压仓盖时,仓盖的密封套的第五端面抵接滤盖的第一端面,密封套的第四柱面发生弹性变形并储存弹性势能。在端盖撤离仓盖后,发生弹性变形的第四柱面在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并使密封套的第四端面脱离滤盖的第一凸缘,第一凸缘与第四端面形成间隙,同时第四端面不再覆盖第一凸缘上的第三通孔,杯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三通孔进入由第一凸缘与第四端面构成的间隙中,进而使仓体的顶部与底部的空气联通,仓体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空气压力均衡,第二通孔上水的表面张力不足以抵消茶水的重力,仓体内泡好的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仓体底部的第二通孔排出,泡好的茶水从茶叶仓进入到杯体内。
[0009]4. 盖体翻转以开启排水口,倾斜水杯,杯体内泡好的茶水通过第三通孔进入到由滤盖的第一凸缘与座体组成的空腔内,再通过出水口流出。
附图说明
[0010]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技术及其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0011]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的立体剖视图,其中盖体处于闭合状态;
[0012]图2是图1中的滤盖的立体图;
[0013]图3是图1中的盖子的立体剖视图,其中盖体处于开启状态;
[0014]图4是图2中的滤盖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5]图5是图1中的盖子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6是图5中的茶叶仓的立体图,其中仓盖处于开启状态;
[0017]图7是图6中的仓盖的立体图;
[0018]图8是图5中的茶叶仓的立体图,其中仓盖处于闭合状态
[0019]图9是图7中的仓盖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10是图6中的仓体的立体图;
[0021]图11是图10中滤芯的立体图;
[0022]图12是图10中的仓体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13是图1中的盖体的第二联接部与座体的第一联接部配合的局部立体剖视图,其中盖体处于锁定状态;
[0024]图14是图1中的端盖的立体分解图;
[0025]图15是图1中的基座的立体图;
[0026]图16是图1中的端盖的立体剖视图;
[0027]图17是图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其包括与水杯口部螺纹配合的基座(1)、用于容纳茶叶的茶叶仓(5)以及用于开启或者闭合出水口的端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仓(5)包括仓体(52)以及与仓体(52)阶段性密闭配合的仓盖(51),仓体(52)包括滤芯(522)以及与滤芯(522)可拆卸式密闭联接的滤盖(521),滤芯(522)与滤盖(521)组成的腔体用于容纳茶叶,滤盖(521)包括设置有第一通孔(5212)的第一端面(5211)、垂直于第一端面(5211)延伸的第一柱面(5213)以及垂直于第一柱面(5213)且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凸缘(5215),第一柱面(5213)位于第一凸缘(5215)与第一端面(5211)之间,滤芯(522)包括设置有第二通孔(5222)的第二端面(5221)以及垂直于第二端面(5221)且朝滤盖(521)延伸的第二柱面(5223),第二柱面(5223)隔绝滤芯(522)内部与外部的气体,仓盖(51)包括压板(511)以及部分密闭套接压板(511)的密封套(512),压板(511)在端盖(4)的作用下挤压密封套(512)使密封套(512)与仓体(52)的滤盖(521)的第一凸缘(5215)密闭配合并且密封套(512)与滤盖(521)的第一端面(5211)配合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密封套(512)在端盖(4)脱离压板(511)后弹性复位使密封套(512)脱离第一凸缘(5215),第一通孔(5212)通过第一凸缘(5215)与密封套(512)之间的间隙将滤芯(522)的腔体与外界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52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柱面(5213)且与第一柱面(5213)同轴延伸的第一螺纹(5214),所述滤芯(522)还包括与第一螺纹(5214)可拆卸配合的第二螺纹(5224),第二螺纹(5224)设置于第二柱面(5223)上远离第二端面(5221)的一端,第二螺纹(5224)与第二柱面(5223)同轴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521)还包括贯穿第一凸缘(5215)的第三通孔(5216),所述压板(511)包括第三端面(5111)、垂直于第三端面(5111)延伸的第三柱面(5112)以及垂直于第三端面(5111)朝远离第三柱面(5112)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台(5113),所述密封套(512)包括第四端面(5121)、垂直于第四端面(5121)延伸的第四柱面(5122)、垂直于第四柱面(5122)的第五端面(5123)、贯穿第五端面(5123)的第四通孔(5124),第四柱面(5122)位于第四端面(5121)与第五端面(5123)之间,压板(511)和密封套(512)通过第三柱面(5112)与第四柱面(5122)的配合实现套接,第三柱面(5112)的外表面与第四柱面(5122)的内表面配合,第三端面(5111)与第四端面(5121)抵接,第五端面(5123)抵接滤盖(521)的第一端面(5211),密封套(512)的材质为弹性材料,密封套(512)的第四端面(5121)与滤盖(521)的第一凸缘(5215)阶段性配合,当第四端面(5121)与第一凸缘(5215)配合时,第四端面(5121)覆盖第一凸缘(5215)的第三通孔(5216),密封套(512)的第四柱面(5122)产生弹性变形,第一柱面(5213)、第二柱面(5223)、第三柱面(5112)以及第四柱面(5122)均为薄壁结构,端盖(4)包括插接于基座(1)的座体(48)、与座体(48)转动联接的盖体(47)以及联接座体(48)与盖体(47)的转轴(42),座体(48)包括套接压板(511)的第一凸台(5113)的第五通孔(4810),第一凸台(5113)插入第五通孔(4810),第一凸台(5113)与第五通孔(4810)滑动配合,盖体(47)包括凸出座体(48)的第二凸台(4710),第二凸台(4710)与压板(511)的第一凸台(5113)阶段性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水分离水杯用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座体(48)通过卡扣轴向联接,座体(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真唐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