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的灯座,它由一对灯座组成,每个灯座都是在原荧光灯管用的灯座上增设支承孔,为了适合于采用侧面布置导线脚的长寿命荧光灯管使用,所设计的灯座采用灯座体内壁有对称设置的一对导电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灯座可适合具有不同数量灯丝的荧光灯管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长寿命等优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供照明的荧光灯管用的灯座,尤其与直管型的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的灯座有关。由于荧光灯管发光效率高,有利于节电,所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了白炽灯泡,发展越来越快。当前,国产直管型荧光灯管的年产量已高达2亿支,而且仍以10%的速度增长。近来,人们将研制出的高效荧光粉,如三基色稀土荧光粉应用到荧光灯管上,使荧光灯性能更佳,成为节约能源更为显著的照明光源。但是,通常的荧光灯管的寿命仍然不够理想,例如,直管型荧光灯管的寿命在4000-10000小时之间,大量的废旧荧光灯管将污染周围的环境,并增加工业垃圾量。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这种灯管与传统的相比是在灯管两端分别增加了一个以上的灯丝,相应地在灯头上增加了一对以上的导线脚,经改进后的长寿命荧光灯管由于增加了灯丝的数量,旧有的灯座就不再能与之适配。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种能与两端分别增加了一个以上灯丝的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相适配的灯座。本技术设计的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的灯座,是在原有的荧光灯用灯座上进行了改进,即在沿原灯座的接插孔的圆周方向上增设一对以上的通孔,其它结构保持不变。这种灯座由分别装在荧光灯管两端的两个灯座组成,其中一个灯座由灯座体及安装盖板构成。灯座体为筒形体,灯座体的开口端与安装盖板适配,另一端的端面有沿同一圆周分布的两对以上的孔,其中一对孔为导电孔,孔的内侧有供接通电源的接线柱及容纳灯头导线脚的导电接插件,其它孔为支承孔。另一个灯座由外灯座套,内灯座体,安装盖板及弹簧组成。弹簧和内灯座体安装在外灯座套内,内灯座体可以在外灯座套内作轴向移动,以便于灯管进行装卸。内灯座体为筒形体,其开口端与弹簧适配,另一端的端面有沿同一圆周分布的两对以上的孔,其中一对孔为导电孔,孔的内侧有供接通电源的接线柱及容纳灯头导线脚的导电接插件,其它孔为支承孔。对于每端灯丝数量多于3个以上,其灯头的导线脚采用侧面布置的长寿命荧光灯管的灯头,其中一个灯座的灯座体为管状体,该管装体的一端与安装盖板适配,另一端的内壁有对称设置的一对导电体,另一个灯座还包括一个装在管状体内的内灯座体,内灯座体中装有弹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设计的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的一种灯座的正视图,其中a为表示支承孔为圆孔,b表示支承孔为圆环形孔。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其中a为表示支承孔为圆孔,b表示支承孔为圆环形孔。图4是与图1灯座配套使用的另一灯座结构图。图5是另一种长寿命荧光灯用灯座的结构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与图5灯座配对使用的另一灯座结构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效果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2、3是本技术设计的一种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的灯座结构图。该灯座由灯座体1及安装盖板2组成。灯座体为筒形体,安装盖板2适配在筒形体的一端,灯座体另一端的端面上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两对以上的孔,其中一对孔为导电孔3,其它对孔为支承孔4,导电孔3的内侧有供接通电源的接线柱5及容纳灯头导线脚的导电接插件6,支承孔为通孔,支承灯管上其它的导线脚。图4为与图1、2、3的灯座配合使用的另一个灯座,它由外灯座套7,内灯座体41、安装盖板42及弹簧8组成,外灯座套内安装内灯座体和弹簧,内灯座体41和外灯座套之间有限位螺丝连接成一体,它的一端面上有呈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两对以上的孔,其中一对为导电孔,其它对孔为支承孔,这一对灯座的大部分结构都可沿用现有的普通荧光灯管用灯座的结构,其不同之处就是在与导电孔的同一圆周上增设了呈均匀分布的一对以上的支承孔,支承孔可以是圆孔,也可以是环形孔。在使用新设计的灯座时,先将灯座按要求接入荧光灯的线路中,将荧光灯管上的任意一对导线脚插入所设计的灯座的导电孔内,其它导线脚插入支承孔内,接通电源,灯管即可接通照明。当灯管因长时间使用达到该灯丝的使用寿命而不能再继续照明时,可取下灯管,转一个角度,将另一对导线脚,即另一灯丝的导线脚插入导电孔内,而原来的已经达到使用寿命的灯丝的导线脚及其它导线脚插入支承孔内。这样,灯管的另一对新灯丝进入使用状态,灯管又可继续照明。当灯管中这一对灯丝又达到使用寿命时,又可取下灯管,转到另一角度,此时将相应的一个新灯丝的导线脚插入导电孔内,再一次使灯管进入照明使用状态。本技术设计的灯座由于在原有灯座上增设了呈圆周分布的一对以上的支承孔,就可与每端有三个以上灯丝的、并在灯头端部设置导线脚的荧光灯管配套使用,达到成倍延长荧光灯管使用寿命的目的。采用圆环形支承孔的灯座可适合具有不同灯丝数的灯管使用,对于不同瓦数及不同管径的灯管只需设计相应的灯座规格,就可适配使用。对于每端有三个以上灯丝的长寿命荧光灯管,由于灯管直径有限,端部安置多对导线脚不便,从而采用在灯头侧壁安置导线脚的结构。与这种灯头适配的灯座也由两个灯座组成,见图5、6、7,与上述灯座不同之处是灯座体51为管状体,灯座体51的一端与安装盖板52适配,另一端的内壁有对称设置的一对导电体56,导电体56可以压注在灯座体51内,也可采用螺丝固定的方法与灯座体51连成一体,与之配套使用的另一个灯座,只需要在灯座体71内再安装一个内灯座体77及弹簧78,内灯座体77和灯座体71用限位螺丝79连成一体。使用时,将上述两个灯座分别安装在灯管的两端,开始时,可将灯管上任意一对导线脚,即灯丝与灯座的导电体接触导通,接通电源后,这一灯丝进入工作状态,此时灯管照明,其它灯丝的导线脚处于不导通状态,所以相应的灯丝不工作,当工作的灯丝达到使用寿命而不能工作时,可将灯管取下,旋转一个角度将另一对导线脚,即另一灯丝与灯座的导电体接触导通,接通电源,使另一灯丝进入工作状态,荧光灯管即可继续照明。当该灯丝达到其使用寿命时,再重复上述操作,使又一对新灯丝进入工作。本技术设计的这种灯座,由于把导电体设置在灯座内壁上,因此可以方便地与采用灯头侧壁安置导线脚的灯头配套使用,达到更换使用灯管中灯丝的目的,使灯管的使用寿命成倍地增加。权利要求1.一种由两个灯座组成的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的灯座,其中一个灯座由灯座体及安装盖板组成,灯座体为筒形体,灯座体的开口端与安装盖板适配,另一端的端面有一对导电孔,另一个灯座由外灯座套,内灯座体,安装盖板及弹簧组成,弹簧和内灯座体安装在外灯座套内,内灯座体为筒形体,其开口端与弹簧适配,另一端的端面有一对导电孔,其特征是所说的一个灯座的灯座体的一个端面上还有沿与导电孔同一圆周分布的一对以上的支承孔,所说的另一个灯座的内灯座体的一个端面上还有沿与导电孔同一圆周分布的一对以上的支承孔。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灯座,其特征是所说的支承孔为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一对以上的圆孔。3.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灯座,其特征是所说的支承孔为沿与导电孔同一圆周分布的一对环形孔。4.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灯座,其特征是所说的一个灯座的灯座体为管状体,管状体的一端与安装盖板适配,另一端的内壁有对称设置的一对导电体,所说的另一个灯座在管状体内还装有一个内灯座体,内灯座体中装有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的灯座,它由一对灯座组成,每个灯座都是在原荧光灯管用的灯座上增设支承孔,为了适合于采用侧面布置导线脚的长寿命荧光灯管使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两个灯座组成的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的灯座,其中一个灯座由灯座体及安装盖板组成,灯座体为筒形体,灯座体的开口端与安装盖板适配,另一端的端面有一对导电孔,另一个灯座由外灯座套,内灯座体,安装盖板及弹簧组成,弹簧和内灯座体安装在外灯座套内,内灯座体为筒形体,其开口端与弹簧适配,另一端的端面有一对导电孔,其特征是:所说的一个灯座的灯座体的一个端面上还有沿与导电孔同一圆周分布的一对以上的支承孔,所说的另一个灯座的内灯座体的一个端面上还有沿与导电孔同一圆周分布的一对以上的支承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锡湘,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新金属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