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855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3
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包括热源塔、浓溶液池、稀溶液池;浓溶液池和稀溶液池分别设置于热源塔的底部,且依次自热源塔的第一端至其第二端设置,用于分别接收和储存浓溶液和稀溶液;自热源塔的第一端下部至浓溶液池的下部设置有浓溶液管线,用于连通热源塔和浓溶液池;浓溶液管线上设置有浓溶液泵,用于将浓溶液池内的浓溶液送至热源塔内以补充浓溶液;自热源塔的第二端下部至稀溶液池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稀溶液管线,用于连通热源塔和稀溶液池;第一稀溶液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打开/关闭以使自热源塔至稀溶液池的溶液流通/截断。该浓度调控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循环利用热源塔中产生的浓溶液和稀溶液。热源塔中产生的浓溶液和稀溶液。热源塔中产生的浓溶液和稀溶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供暖空调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供暖行业逐渐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目前大力提倡绿色环保,低耗节能的清洁能源。热源塔热泵系统可以直接从空气中提取低品位热能,用于建筑供暖,是一种新型的供暖热泵技术,在建筑项目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0003]冬季,热源塔利用抗冻液与空气进行直接接触换热,吸收空气中的热能,为热泵机组提供可靠的热源,从而实现供暖目的。但是,抗冻液从空气中吸热的同时,也从空气中汲取水分。水分的增多,会导致抗冻液浓度降低,冰点上升,容易出现结冰风险。因此,热源塔热泵系统需要配置溶液再生装置和溶液存储装置,来维持溶液浓度,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溶液再生装置会造成系统初投资的增加,溶液存储装置会造成系统占地面积的增加,使得推广应用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该浓度调控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循环利用热源塔中产生的浓溶液和稀溶液。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源塔、浓溶液池、稀溶液池;其中,
[0007]所述浓溶液池和所述稀溶液池分别设置于所述热源塔的底部,且依次自所述热源塔的第一端至其第二端设置,用于分别接收和储存浓溶液和稀溶液;
[0008]自所述热源塔的第一端下部至所述浓溶液池的下部设置有浓溶液管线,用于连通所述热源塔和所述浓溶液池;
[0009]所述浓溶液管线上设置有浓溶液泵,用于将所述浓溶液池内的浓溶液送至所述热源塔内以补充浓溶液;
[0010]自所述热源塔的第二端下部至所述稀溶液池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稀溶液管线,用于连通所述热源塔和所述稀溶液池;
[0011]所述第一稀溶液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打开/关闭以使自所述热源塔至所述稀溶液池的溶液流通/截断。
[0012]优选地,所述浓度调控系统还包括第二稀溶液管线,所述第二稀溶液管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稀溶液池的下部,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热源塔的第二端下部,且位置高于所述第一稀溶液管线在所述热源塔的位置;
[0013]所述第二稀溶液管线上设置有稀溶液泵,用于将所述稀溶液池内的稀溶液送至所述热源塔内以补充稀溶液。
[0014]优选地,所述浓度调控系统还包括再生装置,所述再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稀溶液泵
的出口管线上,用于通过所述稀溶液泵将所述稀溶液池内的稀溶液送至所述再生装置内进行浓缩再生得到再生浓溶液。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稀溶液管线上自所述稀溶液泵至所述热源塔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打开/关闭以使自所述稀溶液池至所述热源塔的溶液流通/截断。
[0016]优选地,自所述稀溶液泵的出口至所述再生装置的管线上,还设置有第三阀门,用于打开/关闭以使自所述稀溶液池至所述再生装置的溶液流通/截断。
[0017]优选地,自所述再生装置至所述浓溶液池的底部还设置有再生浓溶液管线,用于连通所述再生装置和所述浓溶液池以将来自所述再生装置的再生浓溶液输送至所述浓溶液池内。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为电磁阀或电动蝶阀。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阀门为电磁阀或电动蝶阀。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三阀门为电磁阀或电动蝶阀。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为电动蝶阀。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技术的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通过设置浓溶液池和稀溶液池,能够循环利用热源塔中产生的浓溶液和稀溶液,在不增加系统占地面积的情况下,解决热源塔吸水和浓缩的问题,进而解决了装置初投资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内容,技术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用本技术的构思对本技术进行的简单改变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包括热源塔1、浓溶液池2、稀溶液池3;其中,
[0027]所述浓溶液池2和所述稀溶液池3分别设置于所述热源塔1的底部,且依次自所述热源塔1的第一端至其第二端设置,用于分别接收和储存浓溶液和稀溶液;
[0028]自所述热源塔1的第一端下部至所述浓溶液池2的下部设置有浓溶液管线4,用于连通所述热源塔1和所述浓溶液池2;
[0029]所述浓溶液管线4上设置有浓溶液泵5,用于将所述浓溶液池2内的浓溶液送至所述热源塔1内以补充浓溶液;
[0030]自所述热源塔1的第二端下部至所述稀溶液池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稀溶液管线6,用于连通所述热源塔1和所述稀溶液池3;
[0031]所述第一稀溶液管线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用于打开/关闭以使自所述热源塔1至所述稀溶液池3的溶液流通/截断。
[0032]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热源塔可以有多个。
[0033]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热源塔是利用低于冰点载体介质,提取低温环境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通过热源塔热泵机组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实现冰点以下低温位能向高温位转移,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和制冷以及提供热水的技术。
[0034]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浓溶液泵5为本领域常用的泵,比如循环泵。
[0035]本技术的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在吸湿工况下,环境湿度较高,所述热源塔1内的抗冻液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处于吸湿状态,从空气中汲取水分,抗冻液的溶液浓度降低,所述热源塔1内的水盘液位上升,此时,开启所述第一阀门7,将部分稀溶液经所述第一稀溶液管线6输送至下方的所述稀溶液池3进行存储;同时,开启所述浓溶液泵5,将所述浓溶液池2内的浓溶液经所述浓溶液管线4补充至所述热源塔1内,维持所述热源塔1内的溶液浓度。
[0036]本技术的浓度调控系统,通过设置浓溶液池和稀溶液池,能够循环利用热源塔中产生的浓溶液和稀溶液,在不增加系统占地面积的情况下,解决热源塔吸水和浓缩的问题,进而解决了装置初投资大的问题。
[003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浓度调控系统还包括第二稀溶液管线8,所述第二稀溶液管线8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稀溶液池3的下部,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热源塔1的第二端下部,且位置高于所述第一稀溶液管线6在所述热源塔1的位置;
[0038]所述第二稀溶液管线8上设置有稀溶液泵9,用于通过所述稀溶液泵9将所述稀溶液池3内的稀溶液送至所述热源塔1内以补充稀溶液。
[0039]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稀溶液泵9为本领域常用的泵,比如循环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源塔抗冻液的浓度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调控系统包括热源塔(1)、浓溶液池(2)、稀溶液池(3);其中,所述浓溶液池(2)和所述稀溶液池(3)分别设置于所述热源塔(1)的底部,且依次自所述热源塔(1)的第一端至其第二端设置,用于分别接收和储存浓溶液和稀溶液;自所述热源塔(1)的第一端下部至所述浓溶液池(2)的下部设置有浓溶液管线(4),用于连通所述热源塔(1)和所述浓溶液池(2);所述浓溶液管线(4)上设置有浓溶液泵(5),用于将所述浓溶液池(2)内的浓溶液送至所述热源塔(1)内以补充浓溶液;自所述热源塔(1)的第二端下部至所述稀溶液池(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稀溶液管线(6),用于连通所述热源塔(1)和所述稀溶液池(3);所述第一稀溶液管线(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用于打开/关闭以使自所述热源塔(1)至所述稀溶液池(3)的溶液流通/截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度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调控系统还包括第二稀溶液管线(8),所述第二稀溶液管线(8)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稀溶液池(3)的下部,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热源塔(1)的第二端下部,且位置高于所述第一稀溶液管线(6)在所述热源塔(1)的位置;所述第二稀溶液管线(8)上设置有稀溶液泵(9),用于将所述稀溶液池(3)内的稀溶液送至所述热源塔(1)内以补充稀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度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调控系统还包括再生装置(11),所述再生装置(11)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高强郭玉虎袁志刚黄守彬张超陈如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