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844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包括注射泵单元、预热单元、前驱体反应单元、原位包覆反应单元、净化和收集单元,注射泵分别注射正极材料反应前驱体溶液、沉淀剂溶液和包覆前驱体溶液的流量大小;预热单元用于预热正极材料反应前驱体溶液、沉淀剂和包覆前驱体溶液;前驱体反应单元包括原料混合区及微流通道,用于反应物的混合和控制反应条件参数;反应后的正极前驱体进入原位包覆单元,其包括包覆原料引入区及微流通道区,用于控制包覆反应条件参数;包覆后的样品进入净化单元净化后进入收集单元,完成制备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正极材料原位包覆的连续化制备,操作方便,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
x

y
Co
x
Mn
y
O2(NCM)、LiNi1‑
x

y
Co
x
Al
y
O2(NCA)凭借比容量高、成本较低和安全性优良等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三元正极材料常用制备方法有固相或溶液法,如共沉淀法常常导致元素分布不均匀,电化学性能较差。实验条件(pH值、温度和混合速度)需要仔细控制以获得均相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物,这使得该方法变得复杂,且反应过程为间歇式,生产效率很低。此外,三元正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还面临着结构和热稳定性差的挑战。目前纳米技术在正极材料中已经广泛应用,特别是包覆方法用来解决。但传统的包覆方法如机械混合和溶胶

凝胶等会导致包覆层不均匀,并且由于热处理温度低(约400

600℃),包覆层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力较弱,从而影响包覆效果。因此,开发一种简便并且高效的制备装置和方法来,用以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并同步完成包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实现正极材料原位包覆的连续化制备,操作方便,效率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包括注射泵单元、预热单元、前驱体反应单元、原位包覆反应单元、净化单元和收集单元,所述注射泵单元连接预热单元,所述预热单元的一组连接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所述预热单元的另外一组连接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连接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连接所述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连接所述收集单元;
[0006]所述注射泵单元,用于定量控制注射正极材料反应前驱体溶液、沉淀剂溶液和包覆前驱体溶液的流量大小;
[0007]所述预热单元,用于预热正极材料反应前驱体溶液、沉淀剂和包覆前驱体溶液;
[0008]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包括相互连通的原料混合区和微流通道区,用于反应物的混合和控制反应条件参数;
[0009]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包括包覆原料引入区及微流通道区,用于控制包覆反应条件参数;
[0010]所述净化单元,用于对反应产物进行连续净化操作;
[0011]所述收集单元,用于产物的收集。
[0012]优选地,所述的预热单元包括带有加热功能的油浴槽体和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使由所述注射泵单元泵出的反应原料达到所需的预热温度。
[0013]优选地,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设置于一个带有加热功能的油浴槽体内,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进而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0014]优选地,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中的原料混合区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材质的Y型或者十字型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内部直径为0.25mm或0.5mm或0.8mm或1.0mm或1.5mm。
[0015]优选地,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中的微流通道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毛细管,管径为0.25mm或0.5mm或0.8mm或1.0mm或1.5mm,长度为0.5m~20m。
[0016]优选地,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设置于一个带有加热功能的油浴槽体内,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进而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0017]优选地,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中的包覆原料引入区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材质的Y型通道,所述通道的内部直径为0.25mm或0.5mm或0.8mm或1.0mm或1.5mm。
[0018]优选地,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中的微流通道区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毛细管,管径为0.25mm或0.5mm或0.8mm或1.0mm或1.5mm,长度为0.5m~20m。
[0019]优选地,所述净化单元采用多孔陶瓷膜作为过滤介质,在错流条件下对反应产物进行连续净化操作净化单元,所述多孔陶瓷膜的孔径0.5μm,长度为50cm。
[002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1]1、目前的常规技术是间歇式,且需要严格控制反应过程的pH值、温度和混合速度等条件,合成方法复杂且效率低。通过本技术,借助微流道的高效的传质和传热的特点及限阈作用,可以连续化、精准控制合成过程。且在合成过程中可完成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原位包覆,稳定正极材料结构。
[0022]2、本技术技术操作便捷,可同步完成前驱体制备和原位包覆,过程高效、快速。
[0023]3、本技术技术可以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流速、停留时间等等,实现对正极材料的结构可控合成,且可控制精准原位包覆的厚度,在材料的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注射泵单元、2

预热单元、3

前驱体反应单元、4

原位包覆反应单元、5

净化单元、6

收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本实施例中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注射泵单元1、预热单元2、前驱体反应单元3、原位包覆反应单元4、净化单元5和收集单元6,注射泵单元1连接预热单元2,预热单元2的一组连接前驱体反应单元3,预热单元2的另外一组连接原位包覆反应单元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泵单元、预热单元、前驱体反应单元、原位包覆反应单元、净化单元和收集单元,所述注射泵单元连接预热单元,所述预热单元的一组连接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所述预热单元的另外一组连接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连接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连接所述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连接所述收集单元;所述注射泵单元,用于定量控制注射正极材料反应前驱体溶液、沉淀剂溶液和包覆前驱体溶液的流量大小;所述预热单元,用于预热正极材料反应前驱体溶液、沉淀剂和包覆前驱体溶液;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包括相互连通的原料混合区和微流通道区,用于反应物的混合和控制反应条件参数;所述原位包覆反应单元包括包覆原料引入区及微流通道区,用于控制包覆反应条件参数;所述净化单元,用于对反应产物进行连续净化操作;所述收集单元,用于产物的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单元包括带有加热功能的油浴槽体和温度控制器,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使由所述注射泵单元泵出的反应原料达到所需的预热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反应单元设置于一个带有加热功能的油浴槽体内,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进而达到反应所需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原位包覆的微流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尹王帆袁帅施利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