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35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一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含分离的主体与后盖。主体具有相对的顶壁与底壁,及一对相对的侧壁;该顶壁、底壁与侧壁围合形成一收容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至少一第一抵接部与卡口设于该相对的侧壁。该后盖包含一基板,及自该基板相对两侧延伸的翼部;至少一第二抵接部与卡固部设置于该翼部。该后盖装配于该主体一端,该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对应抵接,该卡固部卡持于相应的卡口。此外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卡槽,后盖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持于该卡槽并与该主体的顶壁接触的卡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其结构不影响产品的外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关于一种改进遮蔽壳体 结构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电脑上设置有许多用于与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端口连接器,如数字视频接口连接器(DVI)以及通用串行接口连接器(USB)等。 如图1所示,以USB端口连接器8为例,其通常包括绝缘本体80, 包覆于绝缘本体80外的遮蔽壳体81 ,以及收容在绝缘本体80内的导 电端子82。其中该遮蔽壳体81通常由冲压裁切形成一片状主体部810 和与之相连的后盖片(未示出)形成,弯折对接该主体部810的两侧和后 盖片而进一步包覆于绝缘本体80外,这使得遮蔽壳体81必然存在一 条对接缝812。当该连接器8以板上型方式安装在电路板(未图示)上时, 该对接缝812位于连接器8的下方。用户在通过插接口 83插接对接器 件(未图示)时,因视角的缘故很容易注意到该位于下方的对接缝812, 而破坏对产品整体外观的印象。在当今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外观愈来 愈看重的形势下,这种结构导致的外观的缺憾势必会影响产品的市场 占有率。因而有必要改进该类连接器,特别是改进该遮蔽壳体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在保证屏蔽效果的同 时,将遮蔽壳体的接合缝设置于顶部而避免对产品外观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一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含分离的主体与后盖;该主体具有一收容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其 上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与至少一卡口;该后盖装配于该主体一端, 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抵接部与至少一卡固部;该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 接部对应抵接,该卡固部卡持于相应的卡口。在一实施例中,该主体具有相对的顶壁与底壁,及一对相对的侧壁;该顶壁、底壁与侧壁围合形成该容置空间;该第一抵接部与卡口 均设于该相对的侧壁。该后盖包含一基板,及自该基板相对两侧延伸 的翼部;该第二抵接部与该卡固部设置于该翼部。该绝缘本体设有至 少一卡槽,该后盖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卡接部;该卡接部卡持于该卡槽 并与该主体的顶壁接触。该绝缘本体进一步包含一基部,及自该基部 凸伸的对接部;该后盖的翼部卡合与该基部的两侧。该卡槽为一设于 该基部上的燕尾槽,该卡接部自该基板上弯折延伸,具有至少一卡于 该卡槽的卡勾及与该主体顶壁接触的对接凸点。该第一抵接部是自该 侧壁向容置空间内凸伸的弹片,该第二抵接部是凸向该第一抵接部的 弹片。该主体包含一第一接合边与一第二接合边,该第一、第二接合 边包含若干对应的燕尾状接合结构,并在顶壁接合。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其遮蔽壳体的主体与后盖分离,从而可 将接合缝设置在主体顶部,避免对产品外观的影响。同时,该主体与 后盖相互结合,并通过后盖上设置的抵接部与对接凸点与主体紧密接 触,实现接地,具有与现有技术中整体式遮蔽壳体同样优异的屏蔽效 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现有电连接器的示意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3是图2中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4是图2中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5是图2中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分解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分解图。图中符号说明<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精神,以下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 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 3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具有一 USB插口 10,并包含一绝缘本体2、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2的导电 端子3,及一遮蔽该绝缘本体2的遮蔽壳体4。此外,该电连接器1具 有一设置该插口 10的对接端11(前端),及与该对接端11相对的后端 12。如图4、 5所示,该电连接器1的绝缘本体2包含一基部20,与 一对接部21。该基部20的上表面200自后端12中间位置向对接端11方向形成一后宽前窄的燕尾状卡槽201。该对接部21自基部20的 前端面202向前凸伸。若干并列的端子收容槽23自该基部20的后端 面203向前贯穿前端面202直至对接部21下部(见图2)。且,对应各 端子收容槽23,基部20的后端面203上还在端子收容槽23下方形成 若干限位槽204,定位相应的导电端子3。各导电端子3具有一接触部30、 一自该接触部30延伸的固持部 31,及自该固持部31垂直向下弯折的端脚32。该接触部30呈开口向 上的V形,其自由端收缩形成一定位部300。该固持部31呈平板状, 两侧凸伸有若干干涉部310。该端脚32自该固持部31垂直弯折向下 延伸。该遮蔽壳体4包含一主体40,及一后盖41。该主体40具有相对 的顶壁400与底壁401、相对的两侧壁402,及由该顶壁400、底壁 401与两侧壁402定义的一收容该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43。该主体 40是由一金属片冲压后经折合而成,因而具有相对的第一接合边403 与第二接合边404。该第一接合边403与第二接合边404分别设有若 干对应的燕尾状接合结构405,且通过该相互对应的燕尾状接合结构 405的配合而对接折合形成主体40的顶壁400。该两侧壁402于靠近 后盖41部分分别设有一向内倾斜延伸的第一抵接部407与一卡口 408,该第一抵接部407位于该卡口 408上方。此外,该主体40的顶 壁400、底壁401与两侧壁402上还设有若干卡持片409,以卡持固 定对接的对接器件(未图示)。该后盖41包含一基板410、自该基板410 两侧向前凸伸的相对翼部411,及自该基板410上侧边向前凸伸的卡 接部412。该翼部411进一步包含自基板410上向前弯折延伸的连接 部413、自该连接部413上向外侧凸伸的块状卡固部414,及自该连 接部413上缘向后、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二抵接部415,即该两相对翼 部411的第二抵接部415是相对远离基板410延伸。该卡固部414与 第二抵接部415分别对应主体40上的卡口 408和第一抵接部407。该 卡接部412进一步包含两卡勾417及两对接凸点418。两卡勾417分 别自基板411上向前延伸且在外力作用下能相对弹性位移,而两对接 凸点418则分别设置于该两卡勾417上且面对该顶壁400方向凸出用 于与该顶壁400抵顶接触。具体的,该绝缘本体2、导电端子3与遮蔽壳体4的主体40间的 装配结构如图2、 6所示。绝缘本体2收容于遮蔽壳体4的容置空间 43内,其基部20位于容置空间43后端12,相对的,对接部21位于 容置空间43前端11 。各导电端子3收容于绝缘本体2上相应的端子 收容槽23内,其接触部30凸伸于对接部21下方的容置空间43内(见 图2),以与相应对接器件对接;而其定位部300限位于端子收容槽23 前端,可相对限位该接触部30于端子收容槽23内防止其脱出。而各 导电端子3的端脚32限位于绝缘本体2后端12的限位槽204内,防 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一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包含分离的主体与后盖;该主体具有一收容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抵接部与至少一卡口;该后盖与该主体一端相配合,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抵接部与至少一卡固部;该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对应抵接,该卡固部卡持于相应的卡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柯昌张学海王华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