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817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包括车间加工室,且车间加工室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导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快换上铆模或者下铆模的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并定位准确,更换方便,以及通过紧固槽保证铆模姿态固定不变,满足铆模切换时的精准度和脱持力,提高自动切换铆模装置整体使用性能,同时通过编制机械手臂组件,能够自动的对铆钳体组件整个被铆工件过程中铆模的自动切换功能,满足不同规格铆钉铆接,以及可编程序和程序储存来切换不同规格型号的铆模,满足不同车型不同规格铆钉的铆接工作,不仅提高安全性,且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制造自动化
,尤其涉及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压铆接机广泛应用于轻卡、中卡和重卡商用车车架及大型客车与矿车车架的铆钉铆接,国内现有车架铆钉铆接大多采用人工铆接及人工更换铆模来满足不同规格铆钉的铆接,人工更换铆模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更没有安全性,极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车架自动化铆接时快速更换铆模来完成不同规格铆钉铆接的需要,同时原有的铆模结构形式也不能满足自动化铆接的快换要求,针对不同规格铆钉的铆接怎样精准快速更换铆模也没有合宜的更换装置,所有这些都远不能满足现有商用车行业各类车架的自动化铆接需求,迫切需要开发能依靠机械手通过可控程序自动快速切换铆模规格型号的结构形式和更换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了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人工更换铆模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更没有安全性,极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以及不能满足自动化铆接的快换要求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包括车间加工室,且车间加工室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导轨组件,且电动导轨组件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铆钳体组件,所述铆钳体组件包括油缸活塞杆,且油缸活塞杆的内部插设以后上铆模,所述铆钳体组件的内部插设有下铆模,且下铆模与上铆模处于相同垂直水平线上,所述上铆模与下铆模均通过卡塞柱与铆钳体组件相连接,所述电动导轨组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机械手臂组件,所述车间加工室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铆模架,且铆模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放台,且安放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紧固槽,所述紧固槽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铆模感应检测装置,所述紧固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凹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卡板与凹槽的外侧上。
[0006]优选的,所述卡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卡板呈对称设置于凹槽的内部,两组所述卡板的外侧设置为圆的四分之一形状。
[0007]优选的,两组所述卡板的外侧均设置有弧形状。
[0008]优选的,所述紧固槽的外形设置为U型卡槽。
[0009]优选的,所述机械手臂组件处于铆模架与铆钳体组件的中间。
[0010]优选的,所述安放台设置有六组,六组所述安放台等距离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上铆模与下铆模的外侧均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卡塞柱的一端与圆形
槽相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快换上铆模或者下铆模的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并定位准确,更换方便,以及通过紧固槽保证铆模姿态固定不变,满足铆模切换时的精准度和脱持力,提高自动切换铆模装置整体使用性能,同时通过编制机械手臂组件,能够自动的对铆钳体组件整个被铆工件过程中铆模的自动切换功能,满足不同规格铆钉铆接,以及可编程序和程序储存来切换不同规格型号的铆模,满足不同车型不同规格铆钉的铆接工作,不仅提高安全性,且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铆模架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紧固槽的结构右视剖面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铆钳体组件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上铆模与下铆模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2]图中:1、车间加工室;2、支撑架;3、电动导轨组件;4、铆钳体组件;41、油缸活塞杆;42、上铆模;43、下铆模;44、卡塞柱;5、机械手臂组件;6、铆模架;7、支撑板;8、安放台;9、紧固槽;10、铆模感应检测装置;11、凹槽;12、伸缩杆;13、卡板;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包括车间加工室1,且车间加工室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导轨组件3,且电动导轨组件3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铆钳体组件4,铆钳体组件4包括油缸活塞杆41,且油缸活塞杆41的内部插设以后上铆模42,铆钳体组件4的内部插设有下铆模43,且下铆模43与上铆模42处于相同垂直水平线上,上铆模42与下铆模43均通过卡塞柱44与铆钳体组件4相连接,电动导轨组件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机械手臂组件5,车间加工室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铆模架6,且铆模架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放台8,且安放台8的上表面开设有紧固槽9,紧固槽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铆模感应检测装置10,紧固槽9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1,且凹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远离凹槽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13,伸缩杆12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卡板13与凹槽11的外侧上;
[0025]该装置在使用中,车架铆接时,需要切换铆钳体组件4上的上铆模42和下铆模43
时,通过机械手臂组件5的控制中心发出切换指令,使得机械手臂组件5带动铆钳体组件4快速移动到车间加工室1相对应的空缺位置,然后通过机械手臂组件5将卡塞柱44从铆钳体组件4上分离出来,便可将上铆模42与下铆模43从铆钳体组件4上脱开并放置于对应的安放台8上表面开设的紧固槽9中,在放置过程中,使得上铆模42的外侧能够对卡板13的外侧进行挤压推动,使得卡板13向凹槽11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伸缩杆12与弹簧14处于缩紧状态中,当上铆模42的外侧与紧固槽9相贴合时,使得伸缩杆12与弹簧14的作用能够推动卡板13进行复位工作,使得卡板13能够将上铆模42进行固定住,在通过前期植入的程序配合铆模感应检测装置10的反馈信息,使得机械手臂组件5能够从安放台8上单次的对上铆模42或者下铆模43进行规格型号上的自动切换工作;
[0026]进一步的,卡板13设置有两组,两组卡板13呈对称设置于凹槽11的内部,两组卡板13的外侧设置为圆的四分之一形状,使得上铆模42或者下铆模43放置于紧固槽9的内部时,能够将其进行卡合固定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车架自动铆接铆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间加工室(1),且车间加工室(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导轨组件(3),且电动导轨组件(3)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铆钳体组件(4),所述铆钳体组件(4)包括油缸活塞杆(41),且油缸活塞杆(41)的内部插设以后上铆模(42),所述铆钳体组件(4)的内部插设有下铆模(43),且下铆模(43)与上铆模(42)处于相同垂直水平线上,所述上铆模(42)与下铆模(43)均通过卡塞柱(44)与铆钳体组件(4)相连接,所述电动导轨组件(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机械手臂组件(5),所述车间加工室(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铆模架(6),且铆模架(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放台(8),且安放台(8)的上表面开设有紧固槽(9),所述紧固槽(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铆模感应检测装置(10),所述紧固槽(9)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1),且凹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远离凹槽(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万红王卫东周斌郭孝先刑冲冲李青松王爱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锻压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