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15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无纺布、滤纸、鼻梁筋、熔喷布以及耳挂;所述无纺布的内侧壁覆盖一层所述滤纸,所述无纺布的上侧边缘内侧设置有所述鼻梁筋,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内侧以及下部边缘的内侧分别覆盖有所述熔喷布,所述熔喷布的宽度为2~3cm,所述熔喷布分别延伸出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以及下部边缘,其超出宽度为0.5~1cm,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的四个角的内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耳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减少口罩左右两侧边缘和下部边缘的泄漏率,确保佩戴安全,提高佩戴舒适性。提高佩戴舒适性。提高佩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


[0001]本技术属于一次性常规医用口罩领域,涉及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口鼻罩作为重要的个体防护用品(以下统称“口罩”),在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流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公众场合配戴口罩已成为多国民众的生活常态。评价口罩防护效果的指标是总泄漏率(TIL),由“过滤效率”和“泄漏率”2个要素决定。“过滤效率”指口罩对空气中病源物或颗粒物的过滤能力,主要由口罩过滤材料决定;“泄漏率”指口罩与面部口鼻周围的贴合程度,主要由口罩四周框架的材料及工艺设计决定。当然,影响口罩佩戴率和佩戴时长的指标还有佩戴舒适度、美观度和价格等。
[0003]目前,以无纺布、熔喷布为材料制作的一次性常规口罩,在过滤效果、呼吸舒适度、工艺价格等方面已达到较好平衡。然而,由于人面轮廓的种群、个体差异很大,口鼻部还有呼吸、发声等功能需要,因此传统批量制造的规则形态口罩(以下统称常规口罩),如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医用口罩,仅靠其周边弹性束带和简单鼻夹,难以有效贴合个体轮廓,口罩佩戴时四周边缘与面部留有不均匀缝隙,故“泄漏率”反而成为影响常规口罩TIL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个体吸气及说话时,微小病原物可从口罩与面部之间的不均匀缝隙进入,这时口罩过滤效率即使再高也是枉然。另一方面,常规口罩仅仅通过加大周缘束缚力度的方法减少“泄漏率”,会导致呼吸顺畅性下降、说话困难、甚至长时佩戴的压疮问题,故并非解决“泄漏率”的理想方法,况且,即使杯罩性口罩如N95,也是依赖标准尺寸头型进行“泄漏率”测试的。所以,多数常规口罩佩戴时的“实际泄漏率”肯定比出厂检测值高。
[0004]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通过改变在传统口罩的基础上,改善原来鼻梁筋的材质和形状,设计仿形的具有记忆功能的鼻梁筋,提上佩戴舒适性,减小泄漏率,同时,利用单向活瓣原理,在现有口罩的左右边缘和下边缘设计类似裙摆的熔喷布,增大口罩边缘与不同人脸面部的贴合面积,规避通过加大周缘束缚力度的方法减少泄漏率,进一步提升该口罩的贴合适配性,减小泄漏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无纺布、滤纸、鼻梁筋、熔喷布以及耳挂;所述无纺布的内侧壁覆盖一层所述滤纸,所述无纺布的上侧边缘内侧设置有所述鼻梁筋,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内侧以及下部边缘的内侧分别覆盖有所述熔喷布,所述熔喷布分别延伸出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以及下部边缘,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的四个角的内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耳挂;通过在无纺布左右两侧的边缘及其下侧边缘设置熔喷布,提高该口罩与脸部轮廓的贴合度,配合左右两侧的耳挂,伴随着佩戴者在吸气时向内摆动,形成类似的单向活瓣,提高佩戴过程中的舒适感,同时,无纺布上侧边缘的内壁在与颧弓、下眶缘、鼻峰
贴合处,设置仿形的具有记忆功能的鼻梁筋,防止在呼吸或者说话时,鼻梁筋与面部形成空隙,而增大泄漏率,另外,减少下次佩戴重复调整鼻梁筋与颧弓、下眶缘、鼻峰贴合的形状,进一步提升佩戴舒适感。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鼻梁筋沿着颧弓、下眶缘、鼻峰贴合形成的中间凸起,两边下垂的薄片结构,类似晾衣架上部边缘的形状,其横截面的高和宽分别为0.3cm、0.1cm,朝向面部一侧贴附软弹材料涂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鼻梁筋采用轻质记忆材料,采用轻质记忆材料,可以适配不同佩戴者的面部曲线,根据佩戴者初次佩戴时,通过按压鼻梁筋贴合其颧弓、下眶缘、鼻峰的曲面形状,形成与其面部匹配的形状,一方面,防止在呼吸或者说话时,鼻梁筋与面部形成空隙,而增大泄漏率,另一方面,下次佩戴时,不用再去调整鼻梁筋的形状,提升佩戴便捷性和舒适感。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内侧以及下部边缘的内侧分别覆盖的熔喷布为类似“裙摆”边缘的形状,所述熔喷布的宽度为2~3cm。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熔喷布延伸出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边缘以及下部边缘的宽度为0.5~1cm,材质轻软,紧贴面部,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构造形成类似单向活瓣的模型,在左右两侧的耳挂的作用下,所述无纺布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内侧以及下部边缘的内侧分别覆盖的熔喷布和佩戴者脸部边缘形成紧密的贴合,并伴随着佩戴者在吸气时向内摆动,即可以发挥类似单向活瓣的作用,显著提升口罩左右两侧边缘和下部边缘的“泄漏率”指标,还可充分借用常规口罩的原有优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通过在无纺布左右两侧的边缘及其下侧边缘设置熔喷布,提高该口罩与脸部轮廓的贴合度,配合左右两侧的耳挂,伴随着佩戴者在吸气时向内摆动,形成类似的单向活瓣,提高佩戴过程中的舒适感;
[0012]2、无纺布上侧边缘的内壁在与颧弓、下眶缘、鼻峰贴合处,设置仿形的具有记忆功能的鼻梁筋,防止在呼吸或者说话时,鼻梁筋与面部形成空隙,而增大泄漏率,另外,减少下次佩戴重复调整鼻梁筋与颧弓、下眶缘、鼻峰贴合的形状,进一步提升佩戴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后侧示意图。
[0016]图中:1

无纺布,2

滤纸,3

鼻梁筋,4

熔喷布,5

耳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无纺布1、滤纸2、鼻梁筋3、熔喷布4以及耳挂5;所述无纺布1的内侧壁覆盖一层所述滤纸2,所述无纺布1的上侧边缘内侧设置有所述鼻梁筋3,所述无纺布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内侧以及下部边缘的内侧分别覆盖有所述熔喷布4,所述熔喷布4分别延伸出所述无
纺布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以及下部边缘,所述无纺布1的左右两侧的四个角的内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耳挂5。
[0019]所述鼻梁筋3沿着颧弓、下眶缘、鼻峰贴合形成的中间凸起,两边下垂的薄片结构,其横截面的高和宽分别为0.3cm、0.1cm,朝向面部一侧贴附软弹材料涂层。
[0020]所述鼻梁筋3采用轻质记忆材料。
[0021]针对脸型较为饱满的人群,所述无纺布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内侧以及下部边缘的内侧分别覆盖的熔喷布4为类似“裙摆”边缘的形状,所述熔喷布4的宽度为2cm。
[0022]所述熔喷布4延伸出所述无纺布1的左右两侧边缘以及下部边缘的宽度为0.5cm,材质轻软,紧贴面部。
[0023]实施例2
[0024]针对脸型饱满程度适中的佩戴人员,即一般佩戴者,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无纺布1、滤纸2、鼻梁筋3、熔喷布4以及耳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1)、滤纸(2)、鼻梁筋(3)、熔喷布(4)以及耳挂(5);所述无纺布(1)的内侧壁覆盖一层所述滤纸(2),所述无纺布(1)的上侧边缘内侧设置所述鼻梁筋(3),所述无纺布(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内侧以及下部边缘的内侧分别覆盖有所述熔喷布(4),所述熔喷布(4)分别延伸出所述无纺布(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以及下部边缘,所述无纺布(1)的左右两侧的四个角的内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耳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框架和单向活瓣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筋(3)沿着颧弓、下眶缘、鼻峰贴合形成的中间凸起,两边下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鋆徐梦晔张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惟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