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810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主机端、若干从机端和云端服务器;所述从机端信号通道依次相连的从机端传感器模块、从机端控制模块和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供电模块为从机端各模块供电;所述主机端包括主机端控制模块,主机端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机端传感器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屏幕和存储模块相连,所述从机端信号输出端与主机端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主机端和云端服务器信号互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从机端传感器模块监测电缆接头状态然后发送给主机端和云端服务器,降低电力运维的巡检强度,自动检测电缆接头故障,提高巡检效率。提高巡检效率。提高巡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状态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架空导线和入地电缆的接头部位,是受关注的安全运行薄弱环节,容易因施工工艺、设备质量问题产生发热过温,不及时识别处置容易发展成故障。现状查找、识别缆线接头发热的手段仍然比较落后,靠人工巡视查处,工作量大,效率低,不满足能源互联网的智能运维要求,为了解决高压设备接点运行温度不易实时监测的难题,需要开发一种“云



端”协同的智能监测研判系统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查找电缆接头故障工作量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主机端、若干从机端和云端服务器;
[0006]所述从机端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电流输出端分别与从机端传感器模块、从机端控制模块和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从机端传感器模块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从机端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输入端相连;
[0007]所述主机端包括主机端控制模块,所述主机端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主机端传感器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屏幕和存储模块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主机端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屏幕和存储模块信号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二信号输入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二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输入端相连;
[0008]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信号输入端与云端服务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信号输出端与云端服务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从机端传感器模块包括从机端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所述主机端传感器模块为主机端温度传感器。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和主机端第一无线传输模块都由443MHz无线传输模块和天线组成。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为NB

IOT模块。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从机端控制模块和主机端控制模块为微控制单元。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线性稳压器和在线取电模块,所述在线取电模块与线性稳压器相连。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信号输入端与云端服务器信号输出端相连。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从机端还包括硅胶表带,硅胶表带为软质外壳,包裹在从机端外表面。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NB

IOT模块还包括外接天线,所述外接天线为GSM胶棒天线。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台所述主机端与300米内小于等于252台从机端相连。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从机端传感器模块监测电缆接头状态然后发送给主机端和云端服务器,降低电力运维的巡检强度,自动检测电缆接头故障,提高巡检效率。
[0020]本技术从机端传感器模块选用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通过两个传感器测量信号准确判断电缆接头是否发生故障,避免误判浪费人力。
[0021]本技术主机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通过NB

IOT模块传递信号,NB

IOT接入量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从机端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主机端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主机端;2、从机端;3、NB

IOT网络;4、云端服务器;5、终端;11、从机端传感器模块;111、从机端温度传感器;112、电流传感器;12、从机端控制模块;13、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4、供电模块;141、在线取电模块;142、线性稳压器;21、主机端传感器模块;22、主机端控制模块;23、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4、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5、屏幕;26、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主机端1、若干从机端2和云端服务器4;
[0031]若干从机端2信号输出端与主机端1信号输入端相连,若干主机端1信号输出端通
过NB

IOT网络3与云端服务器4信号输入端相连。
[0032]如图2所示,从机端2包括供电模块14,供电模块14电流输出端分别与从机端传感器模块11、从机端控制模块12和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3电流输入端相连,从机端传感器模块11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控制模块12信号输入端相连,从机端控制模块12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3信号输入端相连;
[0033]如图3所示,主机端1包括主机端控制模块22,主机端控制模块22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主机端传感器模块21、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第人无线传输模块24、屏幕25和存储模块26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主机端控制模块22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第人无线传输模块24、屏幕25和存储模块26信号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第二信号输入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3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第二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3信号输入端相连;
[0034]第人无线传输模块24第二信号输入端与云端服务器4的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人无线传输模块24第二信号输出端与云端服务器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0035]主机端1用于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接收来自从机端2的数据经过主机端控制模块22处理后通过第人无线传输模块24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主机端(1)、若干从机端(2)和云端服务器(4);所述从机端(2)包括供电模块(14),所述供电模块(14)电流输出端分别与从机端传感器模块(11)、从机端控制模块(12)和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3)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从机端传感器模块(11)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控制模块(12)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从机端控制模块(12)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3)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主机端(1)包括主机端控制模块(22),所述主机端控制模块(22)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主机端传感器模块(21)、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屏幕(25)和存储模块(26)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主机端控制模块(22)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屏幕(25)和存储模块(26)信号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第二信号输入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3)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第二信号输出端与从机端无线传输模块(13)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第二信号输入端与云端服务器(4)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第二信号输出端与云端服务器(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故障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端传感器模块(11)包括从机端温度传感器(11)和电流传感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暹戴罕奇张铭晁思远张轩瑜李峥石振王海波林萍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