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器及可组合该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04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3
一种接合器及可组合该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是导线端子与接合器的组合,提供操作更简便、结合更稳固等作用。接合器包括基体和联接基体的接合区;基体具有组合部、副部和延伸部。对应所述的接合器,端子座的至少一壁或一面具有一槽室(或副槽室)和凹室,可分别收容接合区和基体。以及,槽室(或副槽室)形成有定位部和副定位部(或定位区和副定位区),在接合器被压入槽室、凹室时,使接合器和端子座固定成一整体状态,以共同抵抗一外力,产生一较现有技术更理想的迫紧结合的作用;同时,在不使用工具的条件下,容许人员操作副部而方便解除接合器、端子座的结合状态。端子座的结合状态。端子座的结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合器及可组合该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


[0001]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提供电性导线插入连接的端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和端子装置组合使用的接合器结构,以共同抵抗一外力,产生一更理想的结合作用,并且达到操作简便(或拆卸简单)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应用被包覆在绝缘壳体(通常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内的弹簧片或金属件来压制进入连接端子的导线,形成电性联结的导线端子或压线端子,已为现有技术。例如,美国US 6689955 B2“CONNECTING DEVICE WITH A CONNECTION SPRING OPERATED BY A CAM”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实施例。
[0003]这类导线端子被提供插置在电路板(例如PC电路板)上;包括一绝缘壳体,壳体具有复数个通孔,让那些从机器设备接来的导线可插入壳体内部。壳体也界定有一腔室,来配装该弹簧片或金属件,并且和上述插入壳体内的导线形成接触或电性连接。弹簧片或金属件包括有一头端,在导线插入壳体后,会咬住导线,使导线不会轻易脱离与弹簧片或金属件的接触状态或绝缘壳体。除非操作人员操作工具或起子伸进壳体内推压该头端,才能解除导线和弹簧片或金属件的接触状态。金属件也具有一形成对称型态较细或窄小的脚,以便插置在电路板的pin针上,或与另一导线端子上的pin针相互对插。
[0004]为了改善人员必需操作工具或起子才能解除导线和弹簧片或金属件或绝缘壳体接触状态的麻烦情形,上述专利案在绝缘壳体内设置一凸轮,压在该弹簧片或金属件上;凸轮具有一柄部,伸出壳体外。因此,当人员施力扳动柄部时,就能使凸轮推压或释放的控制该金属件和导线的接触关系。
[0005]一个有关这类端子座的结构型态的课题是,现有技术端子座都是应用模具成型前、后壳体(我们定义具有通孔的壳体或导线进入端子座的方向为前壳体)的型态,然后应用孔、榫嵌合组成一端子座总成或成品的情形。
[0006]因此,当人员如上述扳动柄部操作导线的插入、撤出作业或端子座总成长期处在机器设备作业的震动情形下,容易造成左、右壳体从组合的区域逐渐裂开或松动,使端子座和导线的电性连接关系不稳定,发生摇动、接触不良或松脱的情形。
[0007]另一个有关这类端子装置制造的课题是,依据每一个端子座的通孔数量和排序,在端子座或前壳体上会印制编排号码,例如A1、B2、C3、D4(或1、2、3、4)

等的编码作业,以便用户在装设端子座和导线之后,可区别那些导线的位置、导线与端子座通孔的连接关系。在实务上,业者针对各种不同规格的端子座的结构,也必需备置不同尺寸的打印模具,来容纳、固定该端子座,实施编码印制作业;它也反映出该等打印模具存在有成本和体积比较大的情形。
[0008]为了改善上述总成松动、编码作业衍生成本、体积大的情形,中国台湾第99117547号“接合器及具有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提供一可印制或编码的接合器;接合器设置凸部、凹部压合固定端子座(或端子座槽室)
的谷部、脊部,而构成一整体状态。
[0009]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导线端子座的绝缘壳体和导线、弹簧片或金属件等相关组合结构的设计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虑端子座的绝缘壳体组合结构,使其构造不同于习用者,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改善它的应用情形,保持它整体的稳定性和夹制能力;并且使上述模具、制造成本及作业空间,被尽可能的降到最低,或进一步提供操作更简便、结合更稳固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于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接合器及可组合该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是导线端子(座)与接合器的组合,提供操作更简便、结合更稳固等作用。接合器包括基体和联接基体的接合区;基体具有组合部、副部和延伸部。对应所述的接合器,端子座的至少一壁或一面具有一槽室(或副槽室)和凹室,可分别收容接合区和基体。以及,槽室(或副槽室)形成有定位部和副定位部(或定位区和副定位区),在接合器被压入槽室、凹室时,使接合器和端子座固定成一整体状态,以共同抵抗一外力,产生一较现有技术更理想的迫紧结合的作用;同时,在不使用工具的条件下,容许人员操作副部而方便解除接合器、端子座的结合状态。
[0011]根据本技术的接合器及可组合该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该接合器的接合区定义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第二边分别配置有凸部结构。以及,基体(或副部)具有凹槽和界定出凹槽的侧壁、端壁,端壁配置有干涉部。所述凹槽使基体具有弹性(变形)作用,利于基体被压入或离开端子座的凹室。
[0012]根据本技术的接合器及可组合该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该端子座的凹室设置有挡部,在基体进入凹室后,挡住基体的干涉部,形成固定;但容许人员直接操作副部,解除挡部阻挡干涉部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3]第1图为本技术导线端子座与接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一具有多个通孔数的端子座和接合器对应具有多个基体的结构作为说明实施例。
[0014]第2图为本技术的接合器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0015]第3图为本技术导线端子座与接合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6]第4图为本技术导线端子座与接合器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7]第5图为本技术导线端子座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端子座操作柄位在下压位置的情形。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壳体
[0020]11正面
[0021]21前面
[0022]12定位部
[0023]22定位区
[0024]13阻止部
[0025]14副定位部
[0026]24副定位区
[0027]15挡部
[0028]16限制部
[0029]26限制区
[0030]17槽室
[0031]27副槽室
[0032]18凹室
[0033]20副壳体
[0034]30接合器
[0035]31第一边
[0036]32第二边
[0037]33基体
[0038]34接合区
[0039]35组合部
[0040]36副部
[0041]36a第一侧壁
[0042]36b第二侧壁
[0043]36c端壁
[0044]36d干涉部
[0045]37延伸部
[0046]37a底端
[0047]37b斜边
[0048]38凹槽
[0049]39凸部
[0050]40导电金属件
[0051]50操作柄
[0052]55趾部
[0053]56副限制部
[0054]90端子座
[0055]91导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6]请参阅第1、2及3图,本技术的接合器及可组合该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是导线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33)和联接基体(33)的接合区(34);基体(33)具有组合部(35)、副部(36),副部(36)至少有第一侧壁(36a)、第二侧壁(36b)和端壁(36c);接合区(34)配置在基体(33)的两边区域,接合区(34)定义有第一边(31)、第二边(32)。2.如权利要求1的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体(33)垂直型态联接接合区(34),使接合区(34)邻接第一侧壁(36a)、第二侧壁(36b);接合区(34)提供印制图案、号码、编码的至少其中之一;接合器(30)组合一端子座(90)的槽室(17),端子座(90)具有邻接槽室(17)的凹室(18)。3.如权利要求1或2的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体(33)具有延伸部(37);组合部(35)成板体结构,位在基体(33)的背部区域,副部(36)位在基体(33)的前部区域,连接组合部(35);延伸部(37)具有一连接副部(36)下部区域的底端(37a)和连接在组合部(35)和底端(37a)之间的斜边(37b)。4.如权利要求1或2的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体(33)具有凹槽(38),凹槽(38)形成在副部(36)上,使第一侧壁(36a)、第二侧壁(36b)和端壁(36c)界定出凹槽(38),使基体(33)具有弹性作用;端壁(36c)配置有干涉部(36d)。5.如权利要求3的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体(33)具有凹槽(38),凹槽(38)形成在副部(36)上,使第一侧壁(36a)、第二侧壁(36b)和端壁(36c)界定出凹槽(38),使基体(33)具有弹性作用;端壁(36c)配置有干涉部(36d)。6.如权利要求1或2的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36a)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36b)的高度;接合器(30)在第一边(31)、第二边(32)分别配置有凸部(39)结构。7.如权利要求3的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36a)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36b)的高度;接合器(30)在第一边(31)、第二边(32)分别配置有凸部(39)结构。8.如权利要求4的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36a)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36b)的高度;接合器(30)在第一边(31)、第二边(32)分别配置有凸部(39)结构。9.如权利要求5的接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36a)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36b)的高度;接合器(30)在第一边(31)、第二边(32)分别配置有凸部(39)结构。10.一种可组合权利要求1的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其特征在于,端子座(90)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一正面(11);正面(11)设置有槽室(17)和邻接槽室(17)的凹室(18);槽室(17)的上边设置有定位部(12),槽室(17)的下边设置有副定位部(14)。11.如权利要求10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座(90)包括壳体(10)和副壳体(20)的组合,副壳体(20)具有一前面(21);副壳体(20)的前面(21)具有一副槽室(27);副壳体(20)的副槽室(27)上边设置有定位区(22),副壳体(20)的副槽室(27)下边设置有副定位区(24)。12.如权利要求10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0)的定位部(12)成槽状结构,壳体(10)的副定位部(14)成槽状结构;壳体(10)的槽室(17)上边设置有阻止部(13);凹室(18)成矩形轮廓的型态,凹室(18)垂直邻接壳体(10)的槽室(17)。13.如权利要求11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0)、副壳体(20)的定位部
(12)、定位区(22)成槽状结构,壳体(10)、副壳体(20)的副定位部(14)、副定位区(24)成槽状结构;壳体(10)的槽室(17)上边设置有阻止部(13);凹室(18)成矩形轮廓的型态,凹室(18)垂直邻接壳体(10)的槽室(17)。14.如权利要求10或12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室(18)的上端形成有挡部(15);壳体(10)在邻接槽室(17)的上边区域配置有突出结构的限制部(16)。15.如权利要求11或13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室(18)的上端形成有挡部(15);副壳体(20)在邻接副槽室(27)的上边区域配置有突出结构的限制区(26)。16.如权利要求10或12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0)的槽室(17)组合接合器(30)的接合区(34),凹室(18)组合接合器(30)的基体(33);基体(33)具有组合部(35)、副部(36),副部(36)至少有第一侧壁(36a)、第二侧壁(36b)和端壁(36c);接合区(34)配置在基体(33)的两边区域,接合区(34)定义有第一边(31)、第二边(32);基体(33)具有延伸部(37);组合部(35)成板体结构,位在基体(33)的背部区域,副部(36)位在基体(33)的前部区域,连接组合部(35);延伸部(37)具有一连接副部(36)下部区域的底端(37a)和连接在组合部(35)和底端(37a)之间的斜边(37b);接合区(34)邻接第一侧壁(36a)、第二侧壁(36b);接合区(34)提供印制图案、号码、编码的至少其中之一;基体(33)具有凹槽(38),凹槽(38)形成在副部(36)上,第一侧壁(36a)、第二侧壁(36b)和端壁(36c)界定出凹槽(38),使基体(33)具有弹性作用;端壁(36c)配置有干涉部(36d);第一侧壁(36a)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36b)的高度;接合器(30)在第一边(31)、第二边(32)分别配置有凸部(39)结构。17.如权利要求11或13的导线端子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0)的槽室(17)、副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远陈玮奇江家宜
申请(专利权)人: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