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85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梭车本体以及梭车驾驶室,所述梭车驾驶室安装于梭车本体的顶部,所述梭车本体的头端设置有碰撞吸能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能够广泛适用于保护矿用梭车与巷道、梭车与连续采煤机等其他设备碰撞的,且能够兼顾碰撞缓冲和碰撞能量吸收的碰撞吸能结构,以解决由于梭车刚性碰撞引起的安全问题,使梭车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和冲击和吸收能量的作用,并且不产生火花,以进一步提升梭车应用的安全性。步提升梭车应用的安全性。步提升梭车应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设备
,特别是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井工煤矿煤炭开采过程中,采掘协调是影响生产进度的重要问题,梭车作为巷道掘进的关键配套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从连续采煤机处装煤,运输至给料破碎机处卸煤,考虑装煤卸煤方便,梭车结构设计时,梭车的驾驶室均布置在远离连续采煤机的车体的一侧,导致梭车很容易与巷道及作业设备发生碰撞;在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梭车与巷道之间碰撞缓冲问题,在巷道表面上设计了防撞带。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8686428U,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4月2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矿用胶轮车防撞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巷道两侧墙壁固定的防撞带,当梭车与巷道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然而,该装置无法解决梭车与连续采煤机之间的碰撞缓冲问题。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为解决用于矿车与矿车或矿车与其它设备的碰撞缓冲问题,在矿车前端增设了碰撞缓冲结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569151A,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2月12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矿车缓冲器结构,该结构包括碰头座、橡胶碰头、 弹簧、定位销轴,其中碰头座是三面封闭的带有空腔的钢件铸件,其腔内装有橡胶碰头和弹簧,用于缓冲矿车与矿车或矿车与其它设备的连接时产生的冲击。综上所述,现有的梭车碰撞缓冲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在梭车前后两端设置刚度和强度足够大的刚性防撞结构,让梭车之间不会因为碰撞而损坏,但这种结构容易引起梭车转向失控和控制系统及车身结构损坏,导致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井下工作安全。
[0003](2)现有的用于梭车的碰撞缓冲结构,主要利用安装在巷道的碰撞缓冲结构解决梭车与巷道之间的碰撞缓冲问题,尚无法解决梭车与连续采煤机之间的碰撞问题;现有的用于矿车的碰撞缓冲结构,只能起到缓和碰撞冲击的作用,无法起到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这就导致碰撞回弹能量无法迅速衰减,引起转向失控或者二次碰撞,甚至破坏转向系统和车体结构。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解决了现有的
技术介绍
问题。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梭车本体以及梭车驾驶室,所述梭车驾驶室安装于梭车本体的顶部,所述梭车本体的头端设置有碰撞吸能器;所述碰撞吸能器包括:碰撞器基座、一对导轨、一对延伸板、若干碰撞缓冲弹簧、若干阻尼吸能器以及一对限位板;所述碰撞器基座安装于梭车本体的头端上,所述碰撞器基座为C型结构的板块;
所述碰撞器基座两侧设置有一对导轨,一对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碰撞滑动端;所述碰撞滑动端的上下两侧延伸出一对延伸板装配于一对导轨上;所述碰撞滑动端与碰撞器基座之间设置有若干碰撞缓冲弹簧以及若干阻尼吸能器;若干所述阻尼吸能器插装于若干碰撞缓冲弹簧内,且碰撞缓冲弹簧与阻尼吸能器的两端分别与碰撞器基座以及碰撞滑动端连接;所述梭车本体的头端两侧延伸出一对平行的限位板,一对所述限位板包裹于碰撞器基座的两端,用于限位碰撞滑动端直线运动。
[0006]所述碰撞滑动端的两端设置有一对第一限位块,所述碰撞器基座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与第一限位块匹配的第二限位块。
[0007]所述碰撞滑动端的端部粘和有橡胶碰头。
[0008]所述阻尼吸能器包括:阻尼器外壳、滑动活塞、若干单多孔单向阀以及活塞连杆;所述阻尼器外壳的一端安装于碰撞器基座上,所述阻尼器外壳内为柱形密封空腔,所述滑动活塞装配于阻尼器外壳内,所述滑动活塞以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列设置有若干单多孔单向阀,所述滑动活塞的一侧连接有活塞连杆贯通阻尼器外壳的一端连接于碰撞滑动端上。
[0009]所述阻尼器外壳上设置有阻尼器固定轴安装于碰撞器基座上。
[0010]所述阻尼器外壳的端部设置有液压控制油嘴。
[0011]所述液压控制油嘴包括:连接座、注油嘴、封堵球以及常压弹簧;所述连接座安装于阻尼器外壳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注油嘴,所述注油嘴为柱形空腔结构且端部开设有小于内空腔直径的通孔,所述注油嘴内装配有封堵球,所述封堵球一侧设置有常压弹簧与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注油嘴之间设置有通过孔连通。
[0012]所述阻尼器外壳的端部开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与连接座螺纹连接。
[0013]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该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能够广泛适用于保护矿用梭车与巷道、梭车与连续采煤机等其他设备碰撞的,且能够兼顾碰撞缓冲和碰撞能量吸收的碰撞吸能结构,以解决由于梭车刚性碰撞引起的安全问题,使梭车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和冲击和吸收能量的作用,并且不产生火花,以进一步提升梭车应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的碰撞吸能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的阻尼吸能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的碰撞缓冲弹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的液压控制油嘴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梭车本体;2、梭车驾驶室;3、碰撞器基座;4、导轨;5、延伸板;6、碰撞缓冲弹簧;7、阻尼吸能器;8、限位板;9、液压控制油嘴;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橡胶碰头;13、碰撞滑动端;71、阻尼器外壳;72、滑动活塞;73、单多孔单向阀;74、活塞连杆;75、
阻尼器固定轴;91、连接座;92、注油嘴;93、封堵球;94、常压弹簧;95、注油口;731、导流孔;732、多孔阀片;733、阻尼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

5所示。
[0021]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22]实施例:在井工煤矿煤炭开采过程中梭车很容易与巷道及作业设备发生碰撞,主要原因为三点:1、由于驾驶室在梭车车体一侧,而为提高装载质量,梭车整体结构尺寸较大,导致驾驶员驾驶梭车存在极大的视线盲区,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很容易与各类作业设备及作业人员发生碰撞,安全隐患较大;2、梭车在连续采煤机处装煤时,需要伸入连续采煤机的下端接煤,导致梭车与连续采煤机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碰撞;3、井下作业时,由于巷道内粉尘浓度较大,灯光明暗程度不一致,和巷道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碰撞;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处理方式通常采用梭车的前后两端焊接有钢性防碰撞结构,实现刚性碰撞,此种碰撞结构不仅冲击大,而且易产生火花,不易在有煤粉及瓦斯的环境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梭车本体(1)以及梭车驾驶室(2),所述梭车驾驶室(2)安装于梭车本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车本体(1)的头端设置有碰撞吸能器;所述碰撞吸能器包括:碰撞器基座(3)、一对导轨(4)、一对延伸板(5)、若干碰撞缓冲弹簧(6)、若干阻尼吸能器(7)以及一对限位板(8);所述碰撞器基座(3)安装于梭车本体(1)的头端上,所述碰撞器基座(3)为C型结构的板块;所述碰撞器基座(3)两侧设置有一对导轨(4),一对所述导轨(4)上设置有碰撞滑动端(13);所述碰撞滑动端(13)的上下两侧延伸出一对延伸板(5)装配于一对导轨(4)上;所述碰撞滑动端(13)与碰撞器基座(3)之间设置有若干碰撞缓冲弹簧(6)以及若干阻尼吸能器(7);若干所述阻尼吸能器(7)插装于若干碰撞缓冲弹簧(6)内,且碰撞缓冲弹簧(6)与阻尼吸能器(7)的两端分别与碰撞器基座(3)以及碰撞滑动端(13)连接;所述梭车本体(1)的头端两侧延伸出一对平行的限位板(8),一对所述限位板(8)包裹于碰撞器基座(3)的两端,用于限位碰撞滑动端(13)直线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滑动端(13)的两端设置有一对第一限位块(10),所述碰撞器基座(3)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与第一限位块(10)匹配的第二限位块(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滑动端(13)的端部粘和有橡胶碰头(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梭车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春尹宏旭高振刚白园韩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