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78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抗菌黏胶纤维面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得:首先,从姜黄中提取姜黄素;其次,将其与三偏磷酸钠等配制为整理液;最后,将黏胶纤维面料在整理液中进行抗菌整理,制得抗菌黏胶纤维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对大肠杆菌的初始抑菌率达到97.5%以上,经过10次的洗涤后,其仍对大肠杆菌表现很强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95.5%以上;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始抑菌率达到96.5%以上,经过10次的洗涤后,其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很强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94.0%以上。抑菌率达94.0%以上。抑菌率达94.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黏胶纤维面料是由黏胶纤维制成的面料。黏胶纤维是一种化学纤维,属人造纤维类,它是利用天然的高聚物纤维素作为原料,经化学加工后纺制而成的纤维。其产量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服装、家纺、非织造布等领域应用广泛。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黏胶纤维面料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功能性黏胶纤维包括相变黏胶纤维、抗菌黏胶纤维、负离子黏胶纤维等,其中抗菌黏胶纤维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重视。目前,抗菌黏胶纤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抗菌剂与黏胶混合,通过湿法纺丝制得纤维;另一种是采用后整理法使黏胶纤维获得抗菌效果。
[0004]经文献调查研究表明,关于抗菌面料的制备受到广泛关注,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811608759.2公布了一种含铜离子纤维的长效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优化天然纤维网和抗菌纤维网的原料成分及配比,使制得的面料具有优异的结构强度和抗菌性能。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市场上长效抗菌面料抗菌性能差,抗菌持久力弱的问题。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抗菌面料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对制备技术要求高,且成本大,不易于广泛推广等;而且该方法的抗菌面料原料为木浆纤维、麻纤维以及竹纤维,并不是黏胶纤维。黏胶纤维不同于天然纤维,是一种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的化学人造纤维,将其用于抗菌面料的制备将大大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因此,对现有技术中抗菌面料工艺进行改进,获得抗菌性能高、耐洗涤性优良且成本低廉的黏胶纤维面料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该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具有环保、对人体友好等特点;该面料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首先,从姜黄中提取姜黄素;其次,将其与三偏磷酸钠等配制为整理液;最后,将黏胶纤维面料在整理液中进行抗菌整理,制得抗菌黏胶纤维面料。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S1、姜黄素的提取:将姜黄洗净并捣碎,经乙醇蒸汽蒸馏,蒸馏结束后,收集滤液制得含姜黄素的乙醇溶液。
[0009]优选地,所述姜黄与乙醇蒸汽的用量比为:1g∶(10~20)mL/min。
[0010]优选地,所述乙醇蒸汽蒸馏的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0~60min。
[0011]S2、整理液的配制:将步骤S1制得的含姜黄素的乙醇溶液用自来水稀释,用NaOH 水溶液调控稀释液pH,加入三偏磷酸钠,均匀搅拌,制得整理液。
[0012]优选地,所述自来水量为:100~200倍体积的含姜黄素的乙醇溶液。
[0013]优选地,所述NaOH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7%。
[0014]优选地,所述稀释液pH为10~11。
[0015]优选地,所述三偏磷酸钠的用量为占稀释液质量分数的0.01%~0.02%。
[0016]S3、抗菌整理:将步骤S2中制备得到的整理液倒入浸润反应设备装置中的浸渍槽 (1),浸润反应设备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调控整理液合适的温度;将黏胶纤维面料通过导轮(2)进入浸渍槽(1)反应;反应结束后,将黏胶纤维面料导入中和槽(3),中和槽中含有盐酸溶液;然后通过水洗槽(4)进行水洗,最后,通过干燥箱(5)干燥,收卷装置(6)收集,制得抗菌黏胶纤维面料。
[0017]优选地,所述黏胶纤维面料与整理液用量比为:1g∶(10~20)mL。
[0018]优选地,所述整理液的温度为70~80℃。
[0019]优选地,所述反应时间为30~60秒。
[0020]优选地,所述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0.1~0.2%。
[0021]优选地,所述浸润反应设备装置的主要部件包括:浸渍槽(1)、导轮(2)、中和槽(3)、水洗槽(4)、干燥箱(5)和收卷装置(6)。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反应机理分析:
[0023]姜黄素的分子结构如下所示,由结构式可见,姜黄素分子上含有两个羟基,该羟基通过三偏磷酸钠与黏胶纤维上的羟基缩合,从而实现将姜黄素接枝到黏胶纤维面料。
[0024][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0026](1)本专利技术将姜黄中的有效抗菌成分提取出来,然后将其与黏胶纤维面料反应,使其接枝在黏胶纤维面料上;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有效抗菌成分姜黄素与黏胶纤维面料通过化学键结合,结合非常牢固,多次水洗,其抗菌性能仍然保持不变。
[0027](2)姜黄中的有效抗菌成分属于天然产物,其对环境友好,制备的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具有环保、对人体友好等特点。
[0028](3)本抗菌整理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大规模生产的前景。
[0029](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对大肠杆菌的初始抑菌率达到97.5%以上,经过10次的洗涤后,其仍对大肠杆菌表现很强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95.5%以上;抗菌黏胶纤维面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始抑菌率达到96.5%以上,经过10次的洗涤后,其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很强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94.0%以上。
附图说明
[0030]图1实施例1~3的浸润反应设备装置的示意图(1

浸渍槽;2

导轮;3

中和槽; 4

水洗槽;5

干燥箱;6

收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所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
[0032]实施例1
[003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S1、姜黄素的提取:将1g姜黄洗净并捣碎,经15mL/min乙醇蒸汽蒸馏,蒸馏的温度为110℃,时间为45min;蒸馏结束后,收集滤液制得含姜黄素的乙醇溶液。
[0035]S2、整理液的配制:将步骤S1制得的含姜黄素的乙醇溶液用150倍体积的自来水稀释,用质量浓度为6%NaOH水溶液调控稀释液pH为10.5,加入占稀释液质量分数为 0.015%的三偏磷酸钠,均匀搅拌,制得整理液。
[0036]S3、抗菌整理:将步骤S2中制备得到的整理液倒入浸润反应设备装置中的浸渍槽 (1),浸润反应设备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调控整理液温度为75℃;将黏胶纤维面料通过导轮(2)进入浸渍槽(1)反应;黏胶纤维面料与整理液用量比为:1g∶15mL,反应时间为45秒,反应结束后,将黏胶纤维面料导入中和槽(3),中和槽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15%的盐酸溶液;然后通过水洗槽(4)进行水洗,最后,通过干燥箱(5)干燥,收卷装置(6)收集,制得抗菌黏胶纤维面料。
[0037]实施例2
[0038]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姜黄素的提取:将姜黄洗净并捣碎,经乙醇蒸汽蒸馏,蒸馏结束后,收集滤液制得含姜黄素的乙醇溶液;S2、整理液的配制:将步骤S1制得的含姜黄素的乙醇溶液用自来水稀释,用NaOH水溶液调控稀释液pH,加入三偏磷酸钠,均匀搅拌,制得整理液;S3、抗菌整理:将步骤S2中制备得到的整理液倒入浸润反应设备装置中的浸渍槽(1),调控整理液合适的温度;将黏胶纤维面料通过导轮(2)进入浸渍槽(1)反应;反应结束后,将黏胶纤维面料导入含有盐酸的中和槽(3);然后通过水洗槽(4)进行水洗,最后,通过干燥箱(5)干燥,收卷装置(6)收集,制得抗菌黏胶纤维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姜黄与乙醇蒸汽的用量比为:1g∶(10~20)mL/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乙醇蒸汽蒸馏的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0~6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黏胶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其安张学海蔡亚君彭雄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