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山专利>正文

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77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包括至少二片导电插刃,其上端部设有与其垂直的弯摺延伸体;至少二片金属片,与一导线的芯线连接,其前端部对应导电插刃,分别与其延伸体尾端铆合,呈现可枢转状态;一固定体,由上、下壳组成,下壳相对于导电插刃设有对应的穿孔,上、下壳尾端相对于导电插刃与金属片铆接的X-X轴向的位置设有槽口,导电插刃的延伸体包覆固定在上、下壳间,使导电插刃伸出下壳,使其与固定体垂直;一转动体,由上、下壳体组成,上、下壳体包覆金属片,其前端相对于固定体的槽口位置,设成伸入槽口与之耦合的凸伸体,使转动体与固定体呈枢接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及使用范围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实用性强及使用范围广的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如图3所示,公告第431695号“转向插头结构改良”专利案所揭示的构造,其是由一底座31、一滚轮32、二导电端子33、二固接端子34、一导线35及一上盖36组成;该滚轮32两侧设有导电端子33,并枢接二个固接端子34,该滚轮32可在上盖36与底座31的上、下滚轮孔361、311间翻转。此种插头结构组合后,如图4所示的使用状态。由于具有多个插孔的室内插座37的插孔371,大都是以横式排列,因此前述插头3插入后,虽然可以左右两侧偏转,使其不会垂直凸伸在插座37上,但,当其向相邻侧插孔372方向转动时,其整个外壳及导线35会遮盖到邻侧插孔372。故在使用上仍存在未尽完善之处。再者,这种以滚轮32构成的枢转结构,其正、负导电端子33与滚轮32水平同方向,因此无法延伸运用在具有地极的三极插头上,或其他国际规格,故不具有国际性。而三极插座已成为市场主流,且已有相关法律规定,将来的插孔都必须是三极插孔。由此可见,这种插头3的实用性及使用范围,无疑受到限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二片导电插刃,其上端部设有一体成型与其垂直的弯摺延伸体,该延伸体尾端呈站立状对齐且其上所设铆合孔在同一X-X轴线上;至少二片金属片,与一导线的芯线连接,其前端部对应所述的导电插刃,分别用铆钉与其延伸体尾端铆合,呈现可枢转状态;一固定体,由上壳及下壳组成,其中,下壳相对于导电插刃设有对应的穿孔,上、下壳尾端相对于导电插刃与金属片铆接的X-X轴向的位置设有槽口,利用上、下壳体结合时将导电插刃的延伸体包覆固定在上、下壳间,使导电插刃伸出下壳,使其与固定体垂直;一转动体,由上、下壳体组成,该上、下壳体包覆金属片,其前端相对于固定体的槽口位置,设成伸入槽口与之耦合的凸伸体,使转动体与固定体呈枢接状,而位于同一平面贴靠在插座,或向上转摺与固定体概呈L形的垂直形态。前述的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其中固定体前方设有一凸缘体。前述的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其中转动体两侧设有凹弧面或形成抵靠面。前述的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其还在固定体上设有一地极插刃,地极插刃设有一与其垂直的弯摺延伸体,该延伸体的尾端,亦呈站立状在同一X-X轴线上与设在转动体的第三金属片铆合枢接。前述的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其中固定体与转动体间还包括有一个定位扣件,该定位扣件为冂形体,两底端设有向内对应的枢转端可枢套在转动体二侧的枢转孔,且定位扣件的前缘是在转动体与固定体同平面时可扣持在一设于固定体表面的前斜凹沟上,并在转动体向上弯摺时,使前缘勾扣在固定体前方的凸缘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配合各型插座的插孔规格形状或预定角度而设置,并以同轴线枢接可转向的转动体使其水平时降低高度不占空间,而转摺时具有垂直插头的特性,方便将插头取出,且可适用于二极或三极的结构,并可依插头形状排列形态,设置成能与之接合导电的最佳位置或角度,具有实用性强及使用范围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插头立体示意图。图2是现有贴壁式插头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公告第431695号插头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插头组合后的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电插刃与金属片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7A是图7所示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B是图7所示衍生的另一可行实施例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可行实施例的转摺侧视图。图9是图8所示9-9线断面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10-10线断面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调整体向上转摺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另一可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13-13线断面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15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8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转摺扣合后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5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插头包括有至少二片的导电插刃41、42,其分别为正、负电极,其上端部分别形成与插刃本体弯摺垂直的延伸体411、421,各延伸体411、421的长度,是依其导电插刃41、42所在位置而不同,令其尾端呈站立状对齐且其上所设铆合孔412、422在同一X-X轴线上,如图7所示。至少二片金属片51、52,是用以连接一导线5 4的芯线,其前端部对应前述的导电插刃41、42,分别利用铆钉511、521与其延伸体411、421尾端铆合,呈现可枢转的状态。一固定体6,由上壳6a及下壳6b组成,其中下壳6b相对于导电插刃41、42设有对应的穿孔61、62,又上、下壳6a、6b尾端相对于导电插刃41、42与金属片51、52铆接的(X-X轴向)位置设有槽口63,利用上、下壳结合时将导电插刃的延伸体411、421包覆固定在上、下壳6a、6b间,并使导电插刃41、42伸出下壳6b,使其与固定体6呈垂直状,如图8所示。一转动体7,是由上、下壳7a、7b组成,用以将金属片51、52包覆,其前端相对于固定体6的槽口63位置,设成能伸入槽口63与之耦合的凸伸体71,使转动体7能够与固定体6呈枢接状,而位于同一平面(如图10所示)贴靠在插座37,或向上转摺与固定体6概呈L形(如图11所示)的垂直形态。请再回到图7并配合图7A所示,本技术的特征是利用导电插刃41、42上端一体成型弯摺成垂直状的延伸体411、421,虽然各延伸体411、421的形状及长度不同,但其延伸至预定位置则相同,并呈站立状可以同X-X轴线枢接金属片51、52,亦即以X-X轴线为中心的枢接处的外部区域I,无论是导电插刃41、42的位置或其延伸体411、421的形状,都可以依实际需求加以改变设置,而此一改变并不影响枢接处的枢转功能。基于以上结构特征,本技术可如图7B所示,将导电插刃设成三刃的形态,即包括有地极插刃43,该地极插刃43亦设有延伸体431至预定位置,并以X-X同轴与第三金属片53铆合枢接。所以,枢接处外部任一导电插刃或延伸体可以依不同型式规格的插座孔来配设,以扩大使用范围,此为现有旋转式插头结构所无法完成的。且,由于各延伸体411、421、或431,是与导电插刃41、42或43呈弯摺垂直状,而此一弯摺部即可直接固定各导电插刃,致使导电插刃勿须另外使用固定件,使组装方便且整体高度降低。另,如图7所示,金属片51、52的尾端513、523,能够以焊接或铆接方式与导线54的芯线结合固定。借助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利用固定体6的上、下壳将与导电插刃41、42呈垂直站立状的延伸体411、421包覆。上、下壳6a、6b由绝缘塑料制成,并可借由高频熔接等加工方式,使其结合,因此固定体6仅较延伸体411、421的高度413、423略厚,而呈现一薄形体,各延伸体411、421尾端同轴线(X-X方向)铆合枢接可转摺的金属片51、53及包覆金属片的转动体7,形成可与固定体6呈同一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配合各型插孔规格的水平垂直两用插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二片导电插刃,其上端部设有一体成型与其垂直的弯摺延伸体,该延伸体尾端呈站立状对齐且其上所设铆合孔在同一X-X轴线上;至少二片金属片,与一导线的芯线连接,其前端部对应所 述的导电插刃,分别用铆钉与其延伸体尾端铆合,呈现可枢转状态;一固定体,由上壳及下壳组成,其中,下壳相对于导电插刃设有对应的穿孔,上、下壳尾端相对于导电插刃与金属片铆接的X-X轴向的位置设有槽口,导电插刃的延伸体包覆固定在上、下壳间,使导 电插刃伸出下壳,使其与固定体垂直;一转动体,由上、下壳体组成,该上、下壳体包覆金属片,其前端相对于固定体的槽口位置,设成伸入槽口与之耦合的凸伸体,使转动体与固定体呈枢接状,而位于同一平面贴靠在插座,或向上转摺与固定体概呈L形的垂直形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