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50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0
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包括菌毒灭活舱,菌毒灭活舱顶部设置有舱盖和盖锁,舱盖上设置有滑轮支架和勾结点能够打开舱盖,所述的菌毒灭活舱上设置有抽真空的气阀,惰气进、出气阀,以及与外循环管路经过冷却器、干燥器连接的循环风机,循环风机出口再经过过滤器、加热器,通过进气口循环连通入菌毒灭活舱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正压气体氛围在菌毒灭活舱内对待灭菌的物品进行消毒,提高消毒的穿透能力,惰气可以防止防护用品的氧化,循环干热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整体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其他消毒方式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的特点。高效的特点。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传染性疾病疫情爆发初期,传染病医院的原有物资采购渠道会因为疫情受到阻滞甚至出现短期中断,医院由于病人的激增和防护级别的全面升级,防护用品可能出现大幅短缺。如果有一套可运行的灭菌系统,能够在不损害防护用品防护功能的前提下,快速高效地对传染性菌毒进行灭活,并且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其它的有毒有害物,那就可以有效的循环利用防护用品,缓解防护物资紧缺。
[0003]实际上已有多种可以达到医用级别的常规消毒再生技术广泛应用,如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紫外灭菌、臭氧灭菌、微波灭菌等,用于处理制服、医疗工具和器械。医院常用的可复用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高温高压灭菌、干热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等。最广泛使用的高温高压灭菌和干热灭菌在处理医用防护用品时会对过滤材料造成严重的损伤,以口罩为例,高温会造成口罩变形,高压水汽会造成口罩纤维团聚失去静电;环氧乙烷为易燃易爆剧毒品,需要较长的搁置时间来解析环氧乙烷残留;臭氧、紫外和微波消毒的方式穿透性差,仅适用于表层消毒;因此这些常规技术均不适合在紧急疫情下的医用防护用品再生中使用。通过同类调研选取相关专利,发现:CN203970961所述的防护服消毒柜使用紫外和臭氧消毒,如前文所述其穿透性差难以完全灭活细菌和病毒;CN03265604所述的防护服消毒舱采用消毒液对于防护服消毒,但水溶液会严重破坏熔喷布的纤维结构;CN 209450975描述了可用于毛巾消毒的消毒柜,所使用的高温和氧气环境可能损坏熔喷布的纤维,实际上仅靠热风其穿透性也比较差;CN 209790429仅描述了一种具有空气循环的物品存放柜,没有说明消毒的措施。因此现有技术均不能达到快速安全彻底的医用防护用品灭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保护气循环干热装置及方法,兼顾灭活病原微生物和保护防护用品的完整性两个目标,具有易实现、效率高、穿透性好、无毒害排放的特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包括具有保温层的菌毒灭活舱1,菌毒灭活舱1顶部设置有舱盖3和盖锁2,舱盖3上设置有滑轮支架13和勾结点14,勾结点14经过滑轮支架13连接配重15;
[0007]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上设置抽气阀7、抽气阀7通过抽气管路连接真空过滤器21和真空泵22;
[0008]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内分别设置有惰气进气阀5和惰气放气阀6;
[0009]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上设置有出气口4,出气口4的外循环管路经过冷却器9、干燥器10连接循环风机8的进口,循环风机8的出口再经过过滤器11、加热器12,通过进气口20循环连通入菌毒灭活舱1内。
[0010]所述的冷却器9使用风冷或水冷方式。
[0011]所述的干燥器10采用吸水材料干燥气体。
[0012]所述的过滤器11采用多孔过滤介质过滤气体。
[0013]所述的气体加热器12内置加热电阻丝。
[0014]所述的进气口20在舱内的进气管20

1采用分布式多孔结构。
[0015]所述的出气口4和进气口20对角分布。
[0016]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内设置有活动的置物架23。
[0017]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内壁上设置有低压压力计16、温湿度传感器17、高压压力计18和安全放气阀19。
[0018]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的舱体的侧面、顶面或底面设置有舱门,舱门使用密封圈配合盖锁2的方式密封。
[0019]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通过正压气体氛围提高消毒的穿透能力,惰气保护,可以防止防护用品的氧化,循环干热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整体专利技术相对于其他消毒方式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菌毒灭活舱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介绍。
[0023]参照图1、图2,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包括具有保温层的菌毒灭活舱1及其外部的气体外循环管路。
[0024]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主体为圆柱状,菌毒灭活舱1顶部设置有舱盖3和盖锁2,舱盖3上设置有滑轮支架13和勾结点14,勾结点14经过滑轮支架13连接配重15;可以使用滑轮支架13升降舱盖3;舱体外有保温层用于保持菌毒灭活舱1内温度稳定。
[0025]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上设置抽气阀7,抽气阀7通过抽气管路连接真空过滤器21和真空泵22,用于抽取舱室内的空气。
[0026]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内分别设置有惰气进气阀5和惰气放气阀6。
[0027]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内壁上设置有低压压力计16、温湿度传感器17、高压压力计18和安全放气阀19,低压压力计16,用于测量腔室内的低压气压;温湿度传感器17用于测量舱室内部的温湿度;高压压力计18用于测量舱室内的高压气压;安全放气阀19在压力达到限定值自动排气。
[0028]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内设置有活动的置物架23,置物架23用于放置待消毒物品,置物架23可以从舱体内取出。
[0029]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在舱体的侧面、顶面或底面设置有舱门,舱门使用密封圈配
合盖锁2的方式密封,在正压和负压下均可具有良好气密性。
[0030]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上设置有出气口4,出气口4的外循环管路经过冷却器9、干燥器10连接循环风机8的进口,循环风机8的出口再经过过滤器11、加热器12,最后通过进气口20循环连通入菌毒灭活舱1内。所述的冷却器9、使用风冷或水冷方式降低气体温度;通过冷却器9后到达干燥器10,干燥器10采用吸水材料干燥气体;经过干燥器10以后到达循环风机8,循环风机8可以实现压力差在装置中的气体循环,经过循环风8后到达过滤器11,过滤器11采用多孔过滤介质过滤气体;经过过滤器11后到达气体加热器12,气体加热器12内置加热电阻丝可以加热气体;被加热到特定温度的气体经通过进气口20进入菌毒灭活舱,所述的进气口20在舱内的进气管20

1采用分布式多孔结构,从舱内的分布式多孔吹出。
[0031]所述的冷却器9使用风冷或水冷方式。
[0032]所述的干燥器10采用吸水材料干燥气体。
[0033]所述的过滤器11采用多孔过滤介质过滤气体。
[0034]所述的气体加热器12内置加热电阻丝。
[0035]所述的进气口20在舱内的进气管20

1采用分布式多孔结构。
[0036]所述的出气口4和进气口20对角分布。
[003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保温层的菌毒灭活舱(1),菌毒灭活舱(1)顶部设置有舱盖(3)和盖锁(2),舱盖(3)上设置有滑轮支架(13)和勾结点(14),勾结点(14)经过滑轮支架(13)连接配重(15);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上设置抽气阀(7),抽气阀(7)通过抽气管路连接真空过滤器(21)和真空泵(22);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内分别设置有惰气进气阀(5)和惰气放气阀(6);所述的菌毒灭活舱(1)上设置有出气口(4),出气口(4)的外循环管路经过冷却器(9)、干燥器(10)连接循环风机(8)的进口,循环风机(8)的出口再经过过滤器(11)、加热器(12),通过进气口(20)循环连通入菌毒灭活舱(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9)使用风冷或水冷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器(10)采用吸水材料干燥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防护用品消毒的正压惰气保护循环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智伟张朋诚程晓华刘飞张天琦刘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