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浪涌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40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浪涌保护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浪涌保护方法,浪涌保护电路包括:浪涌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判断是否存在浪涌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模块,分别耦接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当所述检测信号提示存在浪涌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关断,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导通。通过设置浪涌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能在浪涌发生时保护电子电路的器件和/或线路不被损毁,提高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提高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提高电子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浪涌保护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浪涌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浪涌保护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浪涌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电路的安全性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尤其在发生浪涌时,电子电路控制线路中的元件或线路可能因为承受较大的能量而损坏,而任何元件或者线路的损坏都可能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设立浪涌保护电路结构。
[0003]如何在浪涌发生时,有效的防止器件或者线路的毁损,提高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浪涌导致电子电路器件和/或线路的损毁,电子电路可靠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浪涌保护电路、源极驱动电路以及浪涌保护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浪涌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浪涌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判断是否存在浪涌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模块,分别耦接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当所述检测信号提示存在浪涌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关断,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导通。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上述浪涌保护电路、所述第一功率管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浪涌保护方法,应用于驱动电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述保护方法包括:接收一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判断是否存在浪涌并输出检测信号;如果所述检测信号提示存在浪涌,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关断,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管导通。
[0008]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浪涌保护电路,通过设置浪涌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能在浪涌发生时保护电子电路的器件和/或线路不被损毁,提高电子电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9]在下面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0010]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
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专利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材料或方法。
[0014]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应当理解,当称“元件”“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0015]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此等元件不应受此等术语限制。此等术语乃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元件可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启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者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以该浪涌保护电路应用于源极驱动电路为例进行阐述,该源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该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串联连接,第一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二功率管的漏极并形成中间节点A,该中间节点A点还耦接一电源VCC,正常工作时,该第一功率管Q1可以是常开的,也可以受控制信号控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第二功率管Q2关断时,驱动电路进入退磁阶段,在第二功率管关断的瞬间,也就是退磁阶段的起始阶段,第二功率管的漏极耦合第一功率管漏极的震荡,利用该震荡给上述电源VCC充电,该电源VCC用于给该驱动电路供电,该电源VCC连接供电单元,在开机启动时,由供电单元给电源VCC充电且给内部电路供电,通常供电单元包括外置供电模块或者JFET供电模块,等电路上电以后,在退磁阶段的起始阶段通过第二功率管Q2的漏极给电源VCC充的电基本足以给驱动电路供电,不再需要供电单元给电源VCC供电,可以极大的降低功耗。该电源VCC和中间节点A点之间还连接一防倒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防倒流装置为二极管,防止电源的能量流入中间节点A。
[0017]当浪涌发生时,如果把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同时关断,尤其是浪涌的能量比较高时,比如雷击产生的浪涌发生时,则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都被击穿后可承受该浪涌的能量,通常第一功率管Q1为耐高压的功率二极管,第二功率管Q2的耐高压性能没有第一功率管Q1耐高压性能强,所以此时中间节点A点的能量较高,第二功率管Q2以及其耦接的电源VCC,尤其是电源VCC里面的线路很容易被损坏。如果将第二功率管Q2更换为更耐高压的功率管则增加了器件的成本。所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了浪涌检测模块以及相应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耦接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当判断发生浪涌时,比如振铃波等产生的浪涌,也可以是电压比较高的浪涌,比如为雷击浪涌时,该浪涌检测模块输出的检测信号会提示控制模块将第一功率管Q1关断,以及第二功率管Q2导通,这样该中间节点A的能量降低,能够有效的解决第二功率管Q2以及电源VCC由于承受较大能量导致损毁的问题,且不需要额外增加器件以及成本。
[0018]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该浪涌检测模块101接收输入电压,在本实施例中,该输入
电压为母线电压Vbus,浪涌检测模块101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判断是否存在浪涌并输出检测信号,当输入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判断存在浪涌,继而采取保护措施。浪涌保护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102,分别耦接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接收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当所述检测信号提示存在浪涌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Q1关断,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Q2导通。
[0019]具体的,该浪涌检测模块101包括采样单元和比较单元,采样单元接收上述输入电压,输出采样信号,该采样信号表征输入电压的大小,比较单元接收采样信号和阈值电压Vref,阈值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浪涌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判断是否存在浪涌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模块,分别耦接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当所述检测信号提示存在浪涌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关断,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功率管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当所述输入电压高于一参考值时判断存在浪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电路,所述浪涌检测模块包括:采样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以及输出一采样信号,所述采样信号表征所述输入电压的大小;比较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采样信号和阈值电压,当所述采样信号的电压高于所述阈值电压时,判断存在浪涌,所述阈值电压和所述参考电压相适应且预先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电路,其中,所述采样单元包括采样电阻、缓冲器和采样电容,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采样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入端,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电容的一端并输出所述采样信号,所述采样电容的另一端接地。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电路,所述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接收所述采样信号,所述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收所述阈值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检测信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逻辑模块,所述逻辑模块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和PWM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P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杰范敏敏闾建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