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训练柔韧性的器材,包括固定板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板底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拉伸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自动拉伸机构包括电机,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器材技术领域。该训练柔韧性的器材,人员站立在放置架上,通过操控电机使得螺纹杆转动可实现放置架的左右移动,实现腿部的拉伸训练,通过控制电机转动速度可避免造成肌肉拉伤的问题,手可扶持在支撑杆上起到稳定的作用,该器材大大提高了人员的训练效率。该器材大大提高了人员的训练效率。该器材大大提高了人员的训练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训练柔韧性的器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器材
,具体为一种训练柔韧性的器材。
技术介绍
[0002]运动器材是竞技体育比赛和健身锻炼所使用的各种器械、装备及用品的总称,体育器材与体育运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运动项目的多样化使体育器材的种类、规格等都得到发展,同样,质量优良、性能稳定、安全运动,不但可以保证竞技比赛在公正和激烈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还为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0003]运动器材主要有3种分类方法:依据体育运动的项目分类这是将所有与同一运动项目有关的器材和装备等归为一类的方法,如田径器材、举重器材、冰雪器材等,依据体育器材的性质分类一般可分为指定器材、自备器材、场地器材和其他器材等4类,指定器材类是竞赛双方共同使用的,为避免产生分歧而需事前加以指定器材的牌号(商标)、生产厂家及规格型号;自备器材类是运动员自己使用的器材,如球拍、帆船和赛艇、船桨、运动服装、护具、鞋帽等;场地器材类是指竞赛和训练场馆的设施装备器材用具,如各种球门、球架、挡板、计时记分装备、裁判用具等等;其他器材主要指非竞赛使用的器材,一般是体能训练、健身活动、体育游艺用器材,依据体育器材的用途分类分为竞技体育器材、国防军事体育器材、中国民间体育器材、健身健美体疗康复器材、儿童体育游艺器材、伤残人竞技器材、辅助性器材等。
[0004]目前在对髋部柔韧性的训练中常常采用压腿或劈叉的方式,但是初次练习者往往掌握不好拉伸力度,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效果适得其反,影响髋部的训练效果,未能有针对髋部的训练器材,同时现有器材的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合搬运,在不使用时难以快速进行收纳,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训练柔韧性的器材,解决了初次练习者往往掌握不好拉伸力度,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影响髋部的训练效果,未能有针对髋部的训练器材,同时器材在不使用时难以快速进行收纳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训练柔韧性的器材,包括固定板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板底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拉伸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0009]所述自动拉伸机构包括电机,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板、支撑板和固定槽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延伸至固定槽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槽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
且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放置架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所述放置架另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钩面,所述第二绑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绒面。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槽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壁的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放置架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活动块与连接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与安装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套筒。
[0012]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0013]优选的,所述套筒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支撑杆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紧固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4]优选的,左侧所述支撑板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右侧所述支撑板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插板。
[0015]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贯穿至矩形槽外部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矩形槽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转动板外部的拉杆。
[0016]优选的,所述插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训练柔韧性的器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训练柔韧性的器材,通过自动拉伸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板、支撑板和固定槽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螺纹杆延伸至固定槽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槽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放置架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放置架另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钩面,第二绑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绒面,支撑板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槽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壁的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放置架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活动块与连接杆的表面滑动连接,人员站立在放置架上,通过操控电机使得螺纹杆转动可实现放置架的左右移动,实现腿部的拉伸训练,通过控制电机转动速度可避免造成肌肉拉伤的问题,手可扶持在支撑杆上起到稳定的作用,该器材大大提高了人员的训练效率。
[0020](2)、该训练柔韧性的器材,通过左侧支撑板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右侧支撑板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插板,转动板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贯穿至矩形槽外部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位于矩形槽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位于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转动板外部的拉杆,插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可实现对该器材进行方便收纳,减少占位面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两个支撑板收纳时的结构状态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动块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套筒和滑动杆结构的立体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中:1、固定板;2、支撑板;3、安装板;4、自动拉伸机构;41、电机;42、安装槽;43、固定槽;44、螺纹杆;45、滑动块;46、放置架;47、凹槽;48、第一绑带;49、第二绑带;410、魔术贴钩面;411、魔术贴钩面;412、滑槽;413、连接杆;5、活动槽;6、套筒;7、滑动杆;8、支撑杆;9、紧固螺栓;10、转动板;11、插板;12、矩形槽;13、缓冲弹簧;14、卡块;15、拉杆;1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柔韧性的器材,包括固定板(1)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板(1)底部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拉伸机构(4),两个所述支撑板(2)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自动拉伸机构(4)包括电机(41),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42),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43),所述电机(41)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4),所述螺纹杆(44)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板(3)、支撑板(2)和固定槽(43)并延伸至固定槽(43)的内部,所述螺纹杆(44)延伸至固定槽(43)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槽(43)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45),且滑动块(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架(46),所述放置架(46)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7),所述放置架(46)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48),所述放置架(46)另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49),所述第一绑带(4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钩面(410),所述第二绑带(4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绒面(4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柔韧性的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槽(43)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412),且滑槽(412)内壁的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13),所述放置架(46)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活动块与连接杆(413)的表面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筱,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