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黄芩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74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酒黄芩生产工艺,所述方法具体如下:鲜黄芩制备,挑选鲜黄芩,并进行表面风干,接着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厚度为3~5mm的切片;切片浸润,切片蒸制,切片烘干,停掉蒸汽加热盘管和独立加热盘管,接着,先打开释压阀,对高压封闭釜进行释压,接着打开外排阀,将超出外排管顶部的黄酒进行外排;接着,关闭外排阀,打开电热管和独立加热盘管,其中,电热管温度高于独立加热盘管温度,且独立加热盘管温度不超过9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酒黄芩生产工艺,采用黄酒全程浸泡、蒸制和烘干,得到的酒黄芩外部和内部均被黄酒包络,能够很好地对黄芩进行改性,并最大化保存甙类有效成分。并最大化保存甙类有效成分。并最大化保存甙类有效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黄芩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酒黄芩生产工艺,属于酒黄芩炮制


技术介绍

[0002]酒黄芩的具体要求为:取黄芩片,照酒炙法(附录IID:酒炙取净药材,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黄酒10Kg)炒干;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53856.5,公开了一种酒黄芩的制备方法,其方案是:取黄芩切片,蒸制,干燥,得黄芩片,再在黄芩片中加其重量十分之一的黄酒,密闭闷润,于120~140℃炒8~12min,出锅,放凉,密封包装,即得酒黄芩饮片,上述方案是先得到黄芩饮片,再黄芩饮片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向黄芩饮片内加入黄酒并炒制得到,由于黄芩饮片内部已经一次硬化,黄酒无法深入到黄芩饮片内部,酒黄芩的炮制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酒黄芩生产工艺,采用黄酒全程浸泡、蒸制和烘干,得到的酒黄芩外部和内部均被黄酒包络,能够很好地对黄芩进行改性,并最大化保存甙类有效成分。
[0004]本专利技术的酒黄芩生产工艺,所述方法具体如下:鲜黄芩制备,挑选鲜黄芩,并进行表面风干,接着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厚度为3~5mm的切片;通过加工厚切片,便于后一步高效浸润和烘干包络,能够很好地解决薄片的粉化和黄酒易炒制蒸发而无法包络问题;切片浸润,将切片泡入到浸泡器中,黄酒需浸没切片;切片浸没时间不少于24h;所述浸泡器包括浸泡釜,所述浸泡釜顶面外部设置有定位耳;所述浸泡釜顶面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底面设置有与定位耳插合的定位销;所述压盖顶面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压盖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部活动穿过滤网板;所述滤网板顶部设置有挂柱;所述挂柱活动穿过压盖,并通过限位螺母定位;搅拌电机间隔2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时间不低于10min;通过将切片浸泡到浸泡器中,并阶段性进行搅拌,切片充分吸附黄酒,黄酒进入到切片内部,通过滤网板能够将切片压到黄酒中,避免切片外浮;切片蒸制,将完成浸润的切片从浸泡釜中取出,无需沥干,直接送入蒸制容器内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不小于20min;所述蒸制容器包括高压封闭釜,所述高压封闭釜顶部设置有封闭釜盖,所述高压封闭釜内侧设置有蒸网;所述蒸网底面设置有电热管;所述高压封闭釜内侧底部设置有独立加热盘管;所述高压封闭釜内侧于蒸网下方注有黄酒;所述高压封闭釜底部通过外排管和外排阀连接到回收罐;所述外排管顶部超出高压封闭釜内侧底部不小于5cm;所述回收罐通过释压阀连接到高压封闭釜顶部;蒸制时,从高压封闭釜顶部加入黄酒,并打开电热管和独立加热盘管;切片蒸制时,将切片送至蒸网,打开电热管和独立加热盘管,通过高温高压对切片进行熟化,熟化时,由于切片浸润吸入黄酒,且高压封闭釜内侧注有黄酒,利用高温加热,黄酒开始挥发,挥发到空气中酒精会是容器内的空气压强增
大,迫使挥发的酒精液化,最终达到一个挥发与液化的平衡,挥发的同时液化,液化的同时挥发;从而使切片在饱和酒精状态下被蒸制熟化,由于蒸馏前经过黄酒浸润过程,因此,无法蒸馏挥发的有效成分保留在切片内,容易蒸发的成分通过高压液化重新回到切片内,从而保证切片药性转温效果;切片烘干,停掉蒸汽加热盘管和独立加热盘管,接着,先打开释压阀,对高压封闭釜进行释压,接着打开外排阀,将超出外排管顶部的黄酒进行外排;接着,关闭外排阀,打开电热管和独立加热盘管,其中,电热管温度高于独立加热盘管温度,且独立加热盘管温度不超过90℃,切片完成熟化后,关闭电热管和独立加热盘管,气体重新液化回落,接着,打开释压阀和外排阀,多余的黄酒被外排到回收罐,接着,打开电热管和独立加热盘管,电热管对熟化的饮片进行热烘干,热烘干过程中,通过底部的独立加热盘管持续加热,从而向烘干的切片持续通过热蒸补充蒸发有效成分,保存甙类有效成分。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切片熟化,在鲜黄芩制备得到切片;并进行一次蒸馏,蒸馏时间不少于20min;接着,将切片冷却后,按照切片、玉米或小麦淀粉、发酵菌和红糖重量比例为100:3~5:0.5~1:2~5进行发酵,发酵温度35~38℃,发酵时间24~36h;发酵后的切片送入到浸泡器中,浸泡器内的黄酒需经过细筛过滤,完成浸泡后,通过细筛进行固液分离后,送入到蒸制容器内,黄芩在炮制前,先经过一次熟化和发酵,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酶的分解作用将切片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为产朊假丝酵母、干酪乳杆菌和/或粪肠球菌。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切片烘干时,电热管温度不低于200℃,切片烘干时间不低于30min。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酒黄芩生产工艺,采用黄酒全程浸泡、蒸制和烘干,得到的酒黄芩外部和内部均被黄酒包络,能够很好地对黄芩进行改性,并最大化保存甙类有效成分。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浸泡器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蒸制容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酒黄芩生产工艺,所述方法具体如下:鲜黄芩制备,挑选鲜黄芩,并进行表面风干,接着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厚度为3~5mm的切片;通过加工厚切片,便于后一步高效浸润和烘干包络,能够很好地解决薄片的粉化和黄酒易炒制蒸发而无法包络问题;切片浸润,将切片泡入到浸泡器中,黄酒需浸没切片;切片浸没时间不少于24h;所述浸泡器包括浸泡釜1,所述浸泡釜1顶面外部设置有定位耳2;所述浸泡釜1顶面设置有压盖3;所述压盖3底面设置有与定位耳插合的定位销4;所述压盖3顶面固定有搅拌电机5,所述压盖3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搅拌桨6;所述搅拌桨6上部活动穿过滤网板7;所述滤网板7顶部设置有挂柱8;所述挂柱8活动穿过压盖3,并通过限位螺母9定位;搅拌电机间隔2h搅拌
一次,每次搅拌时间不低于10min;通过将切片浸泡到浸泡器中,并阶段性进行搅拌,切片充分吸附黄酒,黄酒进入到切片内部,通过滤网板能够将切片压到黄酒中,避免切片外浮;切片蒸制,将完成浸润的切片从浸泡釜中取出,无需沥干,直接送入蒸制容器内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不小于20min;所述蒸制容器包括高压封闭釜11,所述高压封闭釜11顶部设置有封闭釜盖12,所述高压封闭釜11内侧设置有蒸网13;所述蒸网13底面设置有电热管14;所述高压封闭釜11内侧底部设置有独立加热盘管15;所述高压封闭釜11内侧于蒸网下方注有黄酒;所述高压封闭釜11底部通过外排管16和外排阀17连接到回收罐18;所述外排管16顶部超出高压封闭釜11内侧底部不小于5cm;所述回收罐18通过释压阀19连接到高压封闭釜11顶部;蒸制时,从高压封闭釜顶部加入黄酒,并打开电热管和独立加热盘管;切片蒸制时,将切片送至蒸网,打开电热管和独立加热盘管,通过高温高压对切片进行熟化,熟化时,由于切片浸润吸入黄酒,且高压封闭釜内侧注有黄酒,利用高温加热,黄酒开始挥发,挥发到空气中酒精会是容器内的空气压强增大,迫使挥发的酒精液化,最终达到一个挥发与液化的平衡,挥发的同时液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黄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鲜黄芩制备,挑选鲜黄芩,并进行表面风干,接着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厚度为3~5mm的切片;切片浸润,将切片泡入到浸泡器中,黄酒需浸没切片;切片浸没时间不少于24h;所述浸泡器包括浸泡釜,所述浸泡釜顶面外部设置有定位耳;所述浸泡釜顶面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底面设置有与定位耳插合的定位销;所述压盖顶面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压盖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部活动穿过滤网板;所述滤网板顶部设置有挂柱;所述挂柱活动穿过压盖,并通过限位螺母定位;搅拌电机间隔2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时间不低于10min;切片蒸制,将完成浸润的切片从浸泡釜中取出,无需沥干,直接送入蒸制容器内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不小于20min;所述蒸制容器包括高压封闭釜,所述高压封闭釜顶部设置有封闭釜盖,所述高压封闭釜内侧设置有蒸网;所述蒸网底面设置有电热管;所述高压封闭釜内侧底部设置有独立加热盘管;所述高压封闭釜内侧于蒸网下方注有黄酒;所述高压封闭釜底部通过外排管和外排阀连接到回收罐;所述外排管顶部超出高压封闭釜内侧底部不小于5cm;所述回收罐通过释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衡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池翔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