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颗粒物的排放清单及其编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672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颗粒物的排放清单及其编制方法;颗粒物的排放清单的编制步骤如下:(1)确定好颗粒物的排放源并对排放源进行分级,排放源包括土壤扬尘、处理工艺、厂区生产车间向外排放、厂区内特定道路、装卸运输和堆场风蚀;(2)结合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实际情况和排放源分级,计算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内各个主要排放源的颗粒物TSP、P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颗粒物的排放清单及其编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污染物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颗粒物的排放清单及其编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玻璃不但广泛应用于传统的房屋建筑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发展成为科技研发和高新技术所不可缺少的新材料。废玻璃无法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一般的物化方法很难将其分解和处理。而如将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则能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国内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除了传统的人工分选外,还有其他的自动分选和分离技术。
[0003]废旧玻璃回收厂区的处理工艺包括:将未经加工的废旧玻璃由喂料系统进入输送带,由组合型称重系统控制设计的流量,并记录在案。首先,废旧玻璃沿输送带方向通过振动筛把粗大材料从细粉和中等材料中分离出来,这些粗大材料在被破碎之前可进行人工分拣,细粉和中等材料则直接通过破碎机。破碎了的废旧玻璃通过烘干机清洗干净,再进入磁性分离机将铁质材料分拣出来,非磁性金属通过压缩空气吸引进行识别,然后通过光学分选将有色玻璃、无色玻璃进行分选,经过处理的废旧玻璃就变成了可熔化的、纯净的小粒径玻璃。在这些生产环节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物,例如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在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分选、物料破碎、干法清洗、机械/光学分拣、运输、储存等工艺环节均有可能带来一定的颗粒物排放。建立一个废旧玻璃回收厂区的精确颗粒物排放清单,对于了解同类型厂区的污染状况、为颗粒物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地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颗粒物的排放清单及其编制方法。该排放清单编制方法简单、能够精准反映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内的颗粒物排放情况,进而为厂区内颗粒物污染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颗粒物的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根据废旧玻璃回收厂区污染特征、周围生态环境和环境管理实际情况确定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内排放源分级;排放源包括厂区内土壤、处理工艺、厂区内特定道路、厂区内生产车间、装卸运输和堆场;排放源分级如表1所示:
[0008]表1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颗粒物排放源分级体系
[0009][0010][0011]步骤二、结合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实际情况和排放源分级,计算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内各个主要排放源的颗粒物TSP、PM
10
和PM
2.5
年排放量,以及每生产一吨成品玻璃所产生的颗粒物TSP、PM
10
和PM
2.5
即排放系数,编制排放清单;其中:
[0012]①
采用《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中计算公式:
[0013]W
s
=E
s
×
A
s
ꢀꢀ
(2)
[0014]E
s
=D
×
C
×
(1

η)
×
10
‑4ꢀꢀ
(3)
[0015]D=k
×
I
we
×
f
×
L
×
B
ꢀꢀ
(4)
[0016][0017]1)W
s
为土壤扬尘中颗粒物(TSP、PM
10
、PM
2.5
下同)总排放量,t/a。
[0018]2)E
s
为土壤扬尘中颗粒物起尘速率,t/(m2·
a)。
[0019]3)A
s
为土壤扬尘源的面积,m2。
[0020]4)D为颗粒物的起尘因子,t/(104m2·
a)。
[0021]5)C为气候因子,表征气象因素对土壤扬尘的影响。
[0022]6)η为污染控制技术对扬尘的去除效率%,对颗粒物的控制效率见表2。多种措施同时开展的,取控制效率最大值。
[0023]7)k为颗粒物在土壤扬尘中的百分含量,TSP为1、PM
10
为0.30、PM
2.5
为0.05。
[0024]8)I
we
为土壤风蚀指数,参考值见表3。
[0025]9)f为地面粗糙因子,取值为0.5,在近海、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取值为1。
[0026]10)L为无屏蔽宽度因子,即没有明显的阻挡物(如建筑物或者高大的树木)的最大
范围。当无屏蔽宽度≤300米时,L=0.7;当无屏蔽宽度在300米至600米之间时,L=0.85;当无屏蔽宽度≥600米时,L=1.0。11)B为植被覆盖因子,是指裸露土壤面积占总计算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B=裸露土壤面积/总计算面积,地面完全裸露时为1。
[0027]12)为年平均风速,m/s。
[0028]13)PE为桑氏威特降水

蒸发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0029]PE=1.099
×
p/[0.5949+(0.1189
×
T
a
)]ꢀꢀ
(6)
[0030]式中,p为年降水量(mm);T
a
为年平均温度(℃)。
[0031]表2农田风蚀颗粒物控制效率η
[0032]控制措施TSP控制措施PM
10
控制措施PM
2.5
控制措施人造防风屏障75%63%52%农作物覆盖90%90%75%土地覆盖36%30%25%防风林30%25%21%
[0033]表3土壤风蚀指数参考值
[0034][0035]②
排放源为处理工艺时,根据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实际监测数据,确定各个处理工艺排放源并计算各个不同处理工艺排放源颗粒物年排放量W
g
,单位为t/a,具体如下:
[0036]W
g
=(C
工作

C
非工作
)
×
T
工作天数
×
V
g
×
10

12
[0037]其中:W
g
单位为t/a;C
工作
为TSP、PM
10
、PM
2.5
工作时态浓度,单位为μg/m3;C
非工作
为TSP、PM
10
、PM
2.5
非工作时态浓度,单位为μg/m3;T
工作天数
为该厂区工作天数;
[0038]V
g
为特定工艺流程所占空间体积,m3;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废旧玻璃回收厂区颗粒物的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废旧玻璃回收厂区污染特征、周围生态环境和环境管理实际情况确定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内排放源分级;排放源包括厂区内土壤、处理工艺、厂区内特定道路、厂区内生产车间、装卸运输和堆场;排放源分级具体如下:第一级为厂区内土壤时,第二级为农田、荒地、裸露山体、滩涂、干涸河谷、未硬化和未绿化空地,第三级为砂土、壤土、粘土;第一级为厂区内特定道路时,第二级为铺装道路、未铺装道路,第三级为城市道路、公路、工业区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第一级为厂区内生产车间时,第二级为大门、窗户、半露天式;第一级为装卸运输时,第二级为工业原料堆、建筑原料堆、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渣土及垃圾、生活垃圾;第一级为堆场时,第二级为工业原料堆、建筑原料堆、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渣土及垃圾、生活垃圾;步骤二、结合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实际情况和排放源分级,计算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内各个主要排放源的颗粒物TSP、PM
10
和PM
2.5
年排放量,以及每生产一吨成品玻璃所产生的颗粒物TSP、PM
10
和PM
2.5
即排放系数,编制排放清单;其中:

排放源为厂区内土壤时,厂区内土壤排放源中,颗粒物TSP、PM
10
和PM
2.5
的总排放量W
s
为:W
s
=E
s
×
A
s
E
s
=D
×
C
×
(1

η)
×
10
‑4W
s
单位为t/a;E
s
为土壤扬尘中颗粒物起尘速率,单位为t/(m2·
a);A
s
为土壤扬尘源的面积,单位为m2,D为颗粒物的起尘因子,单位为t/(104m2·
a),C为气候因子,表征气象因素对土壤扬尘的影响,η为污染控制技术对扬尘的去除效率,单位为%,多种措施同时开展的,取控制效率最大值;

排放源为处理工艺时,根据废旧玻璃回收厂区实际监测数据,确定各个处理工艺排放源并计算各个不同处理工艺排放源不同颗粒物年排放量W
g
,单位为t/a,具体如下:W
g
=(C
工作

C
非工作
)
×
T
工作天数
×
V
g
×
10

12
其中:W
g
单位为t/a;C
工作
为TSP、PM
10
、PM
2.5
工作时态浓度,单位为μg/m3;C
非工作
为TSP、PM
10
、PM
2.5
非工作时态浓度,单位为μg/m3;T
工作天数
为该厂区工作天数;V
g
为特定工艺流程所占空间体积,m3;

排放源为厂区内特定道路时,道路排放源中不同颗粒物的总排放量W
R
,单位为t/a,采用《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中计算公式:W
R
=E
R
×
L
R
×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雪陈星华唐雨晴张承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