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运行监测系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6666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4
本申请涉及一种公路运行监测系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其属于公路监测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多方数据集中到统一的平台;根据获取的多方数据对道路数据进行监测;根据监测信息对公路的流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建立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实时出行信息。本申请具有通过信息化、大数据、地理空间技术等手段对公路数据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多纬度的分析监测,把公路状态进行模型化、指标化、可视化,为公路管理和调度人员提供实时的、准确的、可视化的数据支撑,从而做到全面提升监测水平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运行监测系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公路监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运行监测系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公路运行监测系统是对公路路网畅通情况、运行情况、道路运输情况的实时监测及公路流量的预测。
[0003]针对公路通车里程量大、机动车保有量大从而带来的公路监管压力巨大,群众出行服务需求迫切,需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存储和分析,提高公路监测水平、调度效率、决策准确度。
[0004]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公路覆盖范围大,基础设施差,交通构成复杂,数据还分散于各业务系统,导致对公路流量预测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由于公路覆盖范围大,基础设施差,交通构成复杂,数据还分散于各业务系统,导致对公路流量预测较为困难,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运行监测系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方数据集中到统一的平台,所述多方数据包括交调点数据、气象信息、两客一危车辆定位、道路运输事件、道路施工信息、人员位置、公路路网地理信息和路面视频监控信息;根据获取的多方数据对道路数据进行监测,所述监测内容具体包括对路网畅通情况监测、对公路运行情况监测、对道路运输情况监测、对交通环境监测和对实时视频进行监控;根据监测信息对公路的流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建立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实时出行信息。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信息化、大数据、地理空间技术等手段对公路数据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多纬度的分析监测,把公路状态进行模型化、指标化、可视化,为公路管理和调度人员提供实时的、准确的、可视化的数据支撑,从而做到全面提升监测水平。
[0008]可选的,所述获取多方数据集中到统一的平台具体包括:通过系统对接,获取各个路段车型车辆流量、流速动态数据,实时接入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动态数据;通过调用接口,实时接入各个区县未来的天气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展示各个桥梁、涵洞、路网分布情况,接入公交、出租、GPS数据,随
时掌握车辆分布情况。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打通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链路,并且实现与交通运输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数据资源统一存储、管理、共享。
[0010]可选的,所述根据获取的多方数据对道路数据进行监测具体包括:分析拥堵路段交调点;采集各个车型车辆的流量、流速;建立模型,预测拥堵路段短时车流量、流速发生情况。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交通饱和度来判断道路拥堵,通过建模的方式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拥堵路段,便于用户了解实时路况,选择更好的出行路线。
[0012]可选的,所述根据监测信息对公路的流量进行预测具体包括:通过对交调点的数据采集,计算出路段当前的车辆平均速度,并根据速度值设定拥堵阈值,计算出拥堵时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拥堵道路的车速变化进行时间和空间呈现,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拥堵路段,便于用户了解实时路况,选择更好的出行路线。
[0014]可选的,所述根据监测信息对公路的流量进行预测还包括:对交调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加工,输出文件;通过将原始数据一分为二的方法设置对照组进行比对;将文件逐个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产生神经网络;将神经网络整合进公路运行监测与调度系统,实时获取最新交调点流量流速数据;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获得预测值。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析拥堵路段交调点采集到各个车型车辆的流量、流速,建立模型,预测拥堵路段短时车流量、流速发生情况,便于对数据进行同一处理,对公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
[0016]可选的,所述根据预测结果建立统一信息发布平台还包括:通过GIS随时监视资源的调动情况,跟踪各救援单位任务进程,及时更改救援方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定位事故发生地点,大大提升调度环节的效率及可控度。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运行监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运行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集成层、系统支撑层、核心应用层和用户展示层;所述数据集成层用于接入静动态数据;所述系统支撑层用于为平台提供集成环境;所述核心应用层用于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交通路网大数据进行分析,所述用户展示层用于展示公路的实时运行状况并实现对出行流量的预判。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数据集成层、系统支撑层、核心应用层和用户展示层组成系统,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打通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链路,并且实现与交通运输指
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数据资源统一存储、管理、共享,并结合公路网的模型构建,以交调点流量、流速车数据进行拟合,实现对公路网的流量预测。
[0020]可选的,还包括GRU神经网络模型,所述GRU神经网络模型拥有16个输入参数、1个隐含层包含15个神经元节点以及16个输出参数。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及交调点数据分析,能够清晰呈现道路实况、断面流量情况以及拥堵路段的短期预测。
[002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存储并处理相应的程序,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统一存储、管理、共享。
[0024]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及存储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储存相关的程序,便于更加直观的体现出公路的实时流量情况。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打通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链路,并且实现与交通运输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数据资源统一存储、管理、共享;2.通过信息化、大数据、地理空间技术等手段对公路数据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多纬度的分析监测,把公路状态进行模型化、指标化、可视化,为公路管理和调度人员提供实时的、准确的、可视化的数据支撑,从而做到全面提升监测水平;3.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公路的路径识别和OD识别,挖掘基于公路网的交通出行OD,并结合公路网的模型构建,以交调点流量、流速车数据进行拟合,实现对公路网的流量预测。为公路网的规划、公路拥堵区域识别、公路改扩建、公路应急指挥等提供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公路运行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方数据集中到统一的平台,所述多方数据包括交调点数据、气象信息、两客一危车辆定位、道路运输事件、道路施工信息、人员位置、公路路网地理信息和路面视频监控信息;根据获取的多方数据对道路数据进行监测,所述监测内容具体包括对路网畅通情况监测、对公路运行情况监测、对道路运输情况监测、对交通环境监测和对实时视频进行监控;根据监测信息对公路的流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建立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实时出行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方数据集中到统一的平台具体包括:通过系统对接,获取各个路段车型车辆流量、流速动态数据,实时接入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动态数据;通过调用接口,实时接入各个区县未来的天气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展示各个桥梁、涵洞、路网分布情况,接入公交、出租、GPS数据,随时掌握车辆分布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多方数据对道路数据进行监测具体包括:分析拥堵路段交调点;采集各个车型车辆的流量、流速;建立模型,预测拥堵路段短时车流量、流速发生情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监测信息对公路的流量进行预测具体包括:通过对交调点的数据采集,计算出路段当前的车辆平均速度,并根据速度值设定拥堵阈值,计算出拥堵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路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监测信息对公路的流量进行预测还包括:对交调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加工,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建秋沈志伟张帅王帅金长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能交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