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30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体,包括插头和插座绝缘壳体、数个端子、金属定位件及金属屏蔽构件,其绝缘壳体均包括插接端、焊接端,其插接端处有数个端子收容槽,金属定位件设于插头绝缘壳体处,其插座绝缘体还包括周边连接的遮盖面和侧面,金属屏蔽构件设于其遮盖面,其侧边有侧覆部,该侧覆部可弯折并包覆于插座绝缘壳体,相对于插座绝缘壳体的焊接面及插接端分别有与电路板焊接的焊接件及与金属定位件导接的接触件。(*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屏蔽及接地效果良好,又能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体。板对板电连接器用于提供电路板之间的互相连接,如图6和图7所示的已知彼此接合的板对板电插座、插头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1、屏蔽片12、定位片13及数个端子14(仅示出一根),该绝缘壳体11呈一长体状,具有一插接面18及焊接面19,绝缘壳体11于插接面18处设有中央插槽111及其两侧设有用以收纳数个端子14并贯通于焊接面19的数个端子收容槽112,另外,绝缘壳体11于该中央插槽111的两外侧设有鸠尾嵌槽113用以收容屏蔽片12,绝缘壳体11于焊接面19两端设有嵌座15,该嵌座15还设有第一、二嵌槽151、152用以收容定位片13。该屏蔽片12为金属铁片,其上设有凸片121及透空的冂状凸片122,用以嵌置于绝缘壳体11的鸠尾嵌槽113处,而将屏蔽片12定位于绝缘壳体11两端的嵌座15间,另外,冂状凸片122向中央插槽111方向的面上设有凸点123,当与对接的插头连接器2对接时,用以与插头连接器2上的接地端子214形成电接触。该定位片13为略呈L状的金属铁片,其上设有第一、二嵌端131、132,用以嵌置于绝缘壳体11嵌座15的第一、二嵌槽151、152处,该定位片13可焊接于在电路板上(未图示)以加强插座连接器1在电路板上的定位效果。数个端子14设置于绝缘壳体11的端子收容槽112处,在屏蔽片12嵌置于绝缘壳体11的遮盖面后,将数个端子14弯折成九十度可供与电路板焊接。该插头连接器2包括绝缘壳体21、数个端子22及数个接地端子214(仅示出一根),该绝缘壳体21上设有中央凸肋211,用以与插座连接器1的中央插座111相对接,中央凸肋211的近距离处及较远距离处设有相通的数个端子收容槽212及接地端子收容槽213,用以分别收纳数个端子22及数个接地端子214(仅示出一根),并使数个接地端子214与各相对应的数个端子22相导接,绝缘壳体21长轴向的两端设有嵌座23,用以嵌设一金属定位片24,该金属定位片24可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当插座连接器1与插头连接器2对接后,插座、插头连接器1、2的数个端子14、22相互接触而形成电导接,并且插头连接器2的接地端子214接触插座连接器1屏蔽片12的凸点123。上述已知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由于插座、插头连接器1、2的金属定位片13、24无法接触,致使板对板电连接器在高频工作环境下所产生的各种磁波噪声干扰不易迅速接地排除,造成信号传输不良。还有,插座连接器1藉金属定位片13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金属屏蔽片12与金属定位片13未能导接,这样不但增加零件成本及延长制造过程,而且金属屏蔽片13与电路板各焊接端间也相应地容易接触不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迅速接地功能的电连接器组合体,两个电连接器对接后能有效排除各种信号的干扰,确保传输信号的质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与电路板焊接且导通效果确实而良好的屏蔽构件的电连接器组合体,两个电连接器对接后,能将整体电连接器组合包覆,并将四周电磁干扰信号吸收而经屏蔽构件传至电路板的接地线路。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屏蔽构件,该屏蔽构件具有能与电路板焊接并导通的结构设计及与对接的电连接器焊接并与定位件导接的功能,以减少构件成本、减化组装过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体,它包括一插头绝缘壳体,其包括插接端及焊接端,所述插头绝缘壳体的插接端处设有数个端子收容槽;数个端子,设于所述插头绝缘壳体的数个端子收容槽;金属定位件,设于所述插头绝缘壳体的侧端,并焊接在电路板上;及一插座绝缘壳体,包括插接端、焊接端及周边相连接的遮盖面和侧面,所述插座绝缘壳体的插接端处设有数个端子收容槽;数个端子,设于插座绝缘壳体的数个端子收容槽;金属屏蔽构件,设于所述插座绝缘壳体的遮盖面,其侧边具有侧覆部,所述侧覆部可弯折并包覆于所述插座绝缘部的侧面,其相对于所述插座绝缘壳体的焊接端处延伸设有焊接件,所述焊接件沿所述插座绝缘壳体焊接端的焊接面方向有弯折并与电路板焊接,所述侧覆部相对于插座绝缘壳体的插接端处延伸设有接触件,并藉该接触件与所述插头绝缘壳体上的金属定位件相导接。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屏蔽构件的包覆侧片能将绝缘壳体的侧边包覆,形成一完整包覆接地回路,吸收周围噪声并使其经屏蔽构件传至电路板的接地释放线路,以使电连接器组合体在高频环境下也能确保良好的传输质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插头、插座连接器对接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插头、插座连接器对接后的局部立体图;图6为已知板对板插头、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已知板对板插头、插座连接器对接后的立体图。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其中,插座连接器3包括一绝缘壳体30、金属屏蔽片4及数个端子5(仅示出一根);该绝缘壳体30呈一长条状,具有一插接面31、焊接面32及其外围相邻的遮盖面33、侧面34,绝缘壳体30于插接面31处设有中央插槽35及其两侧用以收纳数个端子5而贯通到焊接面32的数个端子收容槽300,另外,绝缘壳体30于该屏蔽面33接近于插接面31处设有鸠尾嵌槽36,其接近侧面34处设有嵌槽37,用以收容金属屏蔽片4(后详述)。该金属屏蔽片4相对于绝缘壳体30的插接面31处设有凸片41及透空的冂状凸片42,相对于绝缘壳体3的侧面34处设有侧嵌端43,并藉该凸片41及侧嵌端43分别嵌设于绝缘壳体30的鸠尾嵌槽36及嵌槽37(请参阅图1),将金属屏蔽片4定位于绝缘壳体30的遮盖面33上,该冂状凸片42向中央插槽35方向的表面上设有凸点421,当与对接的插头连接器6对接时,用以与插头连接器6上的接地端子63形成电接触(后详述),金属屏蔽片4相对于绝缘壳体30的焊接面32处设有数个勾件45,该数个勾件45可勾结于对应的端子收容槽300并与对应的数个接地端子50(后详述)相导接,另外,沿金属屏蔽片4两侧延伸设有侧覆片44,该侧覆片44弯折后可屏蔽包覆于绝缘壳体30的侧面34,其侧覆片包括沿绝缘壳体30的焊接面32方向延伸的焊接片441及沿插接面方向延伸的接触片442,其中该焊接片441沿相对于绝缘壳体30焊接面32方向弯折九十度后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并与电路板的接地线路相导接,该接触片442为一悬空的弹片,其端边设有翘起的接触端443,用以与对接的插头连接器6的金属定位片7相触接(后详述)。数个端子5设置于绝缘壳体30的数个端子收容槽300处,其包括一部分接地而另一部分与金属屏蔽片数个勾件45相导接的数个接地端子50,在金属屏蔽片4嵌置于绝缘壳体30的遮盖面33后,再将数个端子5弯折成九十度后与电路板焊接。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插头连接器6包括绝缘壳体60、金属定位片7及数个端子8;该绝缘壳体6具有一插接面61及焊接面69,该插接面61处设有一中央凸肋62,用以插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插头绝缘壳体,包括插接端及焊接端,所述插头绝缘壳体的插接端处设有数个端子收容槽;数个端子,设于所述插头绝缘壳体的数个端子收容槽;金属定位件,设于所述插头绝缘壳体的侧端,并焊接在电路板上;及一插座绝缘壳体,包括插接端、焊接端及周边相连接的遮盖面和侧面,所述插座绝缘壳体的插接端处设有数个端子收容槽;数个端子,设于插座绝缘壳体的数个端子收容槽;金属屏蔽构件,设于所述插座绝缘壳体的遮盖面,其侧边具有侧覆部,所述侧覆部可弯折并包覆于所述插座绝缘部的侧面,其相对于所述插座绝缘壳体的焊接端处延伸设有焊接件,所述焊接件沿所述插座绝缘壳体焊接端的焊接面方向有弯折并与电路板焊接,所述侧覆部相对于插座绝缘壳体的插接端处延伸设有接触件,并藉该接触件与所述插头绝缘壳体上的金属定位件相导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有明吴明川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