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线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21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线坠,包括坠头,坠头上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基块,基块外侧包括反光套,反光套外侧装有灯环,基块外侧设有透明保护壳,基块下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装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用于对灯环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线坠在使用时能够发光,灯光在透明保护壳向四周扩散,在反光套的作用下增强发光效果,在夜间施工时,施工人员很容易就能发现,不会意外与其发生碰撞。会意外与其发生碰撞。会意外与其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线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线坠。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用线坠,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用来测量所建造的墙体角度是否垂直的测量工具,现有的线坠包括吊线和坠体,其中坠体一般主要是由金属铸成的圆锥体物体,现有技术中的线坠在夜间使用时不容易被发现,夜间施工时,施工人员可能会与线坠发生碰撞,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线坠。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施工线坠,包括坠头,坠头上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基块,基块外侧包括反光套,反光套外侧装有灯环,基块外侧设有透明保护壳,基块下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装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用于对灯环进行供电。
[0006]优选地,凹槽内侧底部设有导向孔,凹槽内滑动连接滑板,滑板一侧固定连接吊杆,吊杆从导向孔内穿过且能够沿导向孔往复滑动,在凹槽内侧底部与滑板之间固定连接弹簧。
[0007]优选地,凹槽一侧设有穿线孔,蓄电池组通过导线与灯环相连。
[0008]优选地,导线上装有接触式开关,接触式开关固定在凹槽内侧底部,滑板一侧固定连接顶杆,顶杆与接触式开关相对设置。
[0009]优选地,吊杆一端固定连接吊环。
[00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线坠在使用时能够发光,灯光在透明保护壳向四周扩散,在反光套的作用下增强发光效果,在夜间施工时,施工人员很容易就能发现,不会意外与其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线坠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线坠,包括坠头1,坠头1下端为锥形结构,坠头1上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基块2,基块2一侧设有螺纹孔,坠头1一侧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沉孔11,螺钉从沉孔11内穿过并在螺纹孔内螺纹连接。基块2下侧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装有蓄电池组,凹槽21内侧底部设有导向孔,凹槽21内滑动连接滑板4,滑板4一侧固定连接吊杆5,吊杆5从导向孔内穿过且能够沿导向孔往复滑动,在凹槽21内侧底部与滑板4之间固定连接弹簧6。吊杆5一端固定连接吊环51。
[0016]基块2外侧包括反光套22,反光套22外侧装有灯环23,基块2外侧设有透明保护壳3,透明保护壳3采用水晶玻璃罩,水晶玻璃罩能够增加光线的折射率,使得灯光能够朝不同的方向散射,透明保护壳3中心处设有让位孔,吊杆5从让位孔内穿过,蓄电池组用于对灯环23进行供电。凹槽21一侧设有穿线孔24,蓄电池组通过导线与灯环23相连,线上装有接触式开关8,接触式开关8固定在凹槽21内侧底部,滑板4一侧固定连接顶杆7,顶杆7与接触式开关8相对设置。
[0017]在使用时,吊绳栓在吊环51上,在坠头1与基块2的重力作用下,滑板4在凹槽内滑动,使得顶杆7与接触式开关8接触,使得接触式开关8接处于闭合状态,灯环23通电发光,灯光在透明保护壳3向四周扩散,在反光套22的作用下增强发光效果,反光套22采用锡纸制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线坠,其特征在于:包括坠头(1),坠头(1)上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有基块(2),所述基块(2)外侧包括反光套(22),所述反光套(22)外侧装有灯环(23),所述基块(2)外侧设有透明保护壳(3),所述基块(2)下侧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装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用于对灯环(23)进行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线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内侧底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凹槽(21)内滑动连接滑板(4),所述滑板(4)一侧固定连接吊杆(5),所述吊杆(5)从所述导向孔内穿过且能够沿导向孔往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黄宏和黄泽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林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