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5485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涉及雨水调蓄技术领域。包括雨水汇总管、雨水截污挂篮、雨水弃流过滤、雨水过滤器、模块式雨水调蓄池、雨水提升井及浊度仪,所述雨水汇总管。该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在依次经过雨水截污挂篮、雨水弃流过滤及雨水过滤器后,进入模块式雨水调蓄池储存,储存时通过过滤填料和反渗透RO膜进行净化过滤,因反渗透RO膜的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雨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并在浊度仪的作用下测定浊度水样,及时了解水质情况,方便后续的再利用。方便后续的再利用。方便后续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调蓄
,具体为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雨水多发季节时,由于很多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会造成城市内涝,危害城市交通和低洼地势群众生命安全,同时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社区中的低层住户,内涝会对他们的影响最为严重,所以社区一般会设立雨水调蓄池,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主要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留池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
[0003]根据流入调节蓄水池的功能,池内的雨水主要是道路等的排水,雨水在降落过程中,空气中的溶解性气体,溶解或悬浮状固体,重金属及细菌等会进入其中,因此需要水质分析、处理再利用,若直接使用会造成后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汇总管、雨水截污挂篮、雨水弃流过滤、雨水过滤器、模块式雨水调蓄池、雨水提升井及浊度仪,所述雨水汇总管连接雨水截污挂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安全分流井,所述雨水截污挂篮通过管路连接雨水弃流过滤,且雨水弃流过滤上连接排污管,所述雨水弃流过滤通过管路连接雨水过滤器,且雨水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模块式雨水调蓄池,所述雨水提升井设置于模块式雨水调蓄池中,所述浊度仪位于地表上,其检测头位于模块式雨水调蓄池中。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水砖,透水砖中段采用下凹式铺设。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汇总管,当雨水下渗饱和后形成的地表径流通过预埋于地块的支管收集进入雨水管网,最终实现地块雨水的管网收集与排放;
[0008]所述雨水截污挂篮,应用在雨水初期过滤环节,主要用于对垃圾进行拦截,同时可以储存垃圾,起到一个初期过滤的效果,从而使后期的水处理和收集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有效。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分流井用于在雨水超过收集系统的警戒水位时,为防止多余雨水影响后续设备正常使用而开发的分流设备。
[0010]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弃流过滤,应用在雨水弃流排污环节,主要用于排出降雨前期污染严重的雨水,同时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
[0011]所述雨水过滤器,一般安装在截污、弃流过滤之后,其利用雨水重力流动的特点,将雨水中的垃圾物和水自动分离开来,从而得到更加干净的雨水。
[0012]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式雨水调蓄池,内置有过滤填料和反渗透RO膜池,体骨架采用PP模块组合,每块单体尺寸为1000*500*400mm,层间采用支撑板互插连接,所有构筑物单元
均在地面以下;
[0013]所述雨水提升井,用于提升雨水达到一定的高度,具有一定的能满足重力自流要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浊度仪,根据光学散射测量原理设计而成,用于测量雨水中不溶性颗粒物质所产生的光的散射或衰减程度,并能定量表征这些悬浮物质含量的仪器,用于模块式雨水调蓄池的浊度检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在依次经过雨水截污挂篮、雨水弃流过滤及雨水过滤器后,进入模块式雨水调蓄池储存,储存时通过过滤填料和反渗透RO膜进行净化过滤,因反渗透RO膜的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雨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并在浊度仪的作用下测定浊度水样,及时了解水质情况,方便后续的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模块式雨水调蓄池局部剖视图。
[0019]图中:1、雨水汇总管;2、雨水截污挂篮;3、雨水弃流过滤;4、雨水过滤器;5、模块式雨水调蓄池;6、雨水提升井;7、浊度仪;8、过滤填料; 9、反渗透RO膜;10、透水砖;11、安全分流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汇总管1、雨水截污挂篮2、雨水弃流过滤3、雨水过滤器4、模块式雨水调蓄池5、雨水提升井6及浊度仪7,在依次经过雨水截污挂篮2、雨水弃流过滤3及雨水过滤器4后,进入模块式雨水调蓄池5储存,储存时通过过滤填料8和反渗透RO膜9进行净化过滤,因反渗透RO膜9的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雨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并在浊度仪7的作用下测定浊度水样,及时了解水质情况,方便后续的再利用;
[0022]所述雨水汇总管1,当雨水下渗饱和后形成的地表径流通过预埋于地块的支管收集进入雨水管网,最终实现地块雨水的管网收集与排放;
[0023]所述雨水截污挂篮2,应用在雨水初期过滤环节,主要用于对垃圾进行拦截,同时可以储存垃圾,起到一个初期过滤的效果,从而使后期的水处理和收集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有效;
[0024]所述雨水弃流过滤3,应用在雨水弃流排污环节,主要用于排出降雨前期污染严重
的雨水,同时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
[0025]所述雨水过滤器4,一般安装在截污、弃流过滤之后,其利用雨水重力流动的特点,将雨水中的垃圾物和水自动分离开来,从而得到更加干净的雨水;
[0026]所述模块式雨水调蓄池5,内置有过滤填料8和反渗透RO膜9池,体骨架采用PP模块组合,每块单体尺寸为1000*500*400mm,层间采用支撑板互插连接,所有构筑物单元均在地面以下;
[0027]所述雨水提升井6,用于提升雨水达到一定的高度,具有一定的能满足重力自流要求;
[0028]所述浊度仪7,根据光学散射测量原理设计而成,用于测量雨水中不溶性颗粒物质所产生的光的散射或衰减程度,并能定量表征这些悬浮物质含量的仪器,用于模块式雨水调蓄池5的浊度检测。
[0029]具体的,还包括透水砖10,透水砖10中段采用下凹式铺设。
[0030]本实施方案中,透水砖10属于绿色环保新型建材,原材料多采用水泥、砂、矿渣、粉煤灰等环保材料为主高压成形,不可为高温烧制,整砖为一次性压缩而成,不得分层压制,形成上下一致不分层的同质砖,表面无龟裂、脱层现象,耐磨性好,挤压后不出现表面脱落,适合更高的负重使用环境,透水性好、防滑功能强。
[0031]具体的,所述雨水汇总管1连接雨水截污挂篮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安全分流井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汇总管(1)、雨水截污挂篮(2)、雨水弃流过滤(3)、雨水过滤器(4)、模块式雨水调蓄池(5)、雨水提升井(6)及浊度仪(7),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汇总管(1)连接雨水截污挂篮(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安全分流井(11),所述雨水截污挂篮(2)通过管路连接雨水弃流过滤(3),且雨水弃流过滤(3)上连接排污管,所述雨水弃流过滤(3)通过管路连接雨水过滤器(4),且雨水过滤器(4)通过管路连接模块式雨水调蓄池(5),所述雨水提升井(6)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勇汪丽云吕久翠刘明宸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朵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