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阳角转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38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阴阳角转换结构,包括转角立柱、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板块与所述第一板块相互垂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转角立柱连接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板块嵌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板块嵌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转角立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阴阳角转角处理时需要单独开模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和阴阳角任意切换的优点。构简单和阴阳角任意切换的优点。构简单和阴阳角任意切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阴阳角转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阴阳角转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阴阳角是建筑构造之一,阴角指凹进去的墙角,如顶面与四周墙壁的夹角;阳角指凸出来的墙角,如走道转弯处两堵墙形成的夹角。幕墙阴阳角如果误差较大,一眼就能看出来,影响家居装修的美观度,还会导致橱柜、家具等安装摆放不顺畅,造成空间浪费。阴阳角多呈90度,验收墙面阴阳角时,要求阴阳角要求达到边线与房屋主体相互垂直与平行、墙角保证顺直与方正等效果。
[0003]幕墙工程施工中,对阴阳转角处理需要配备转角立柱、转角压板、转角扣盖等,阴角或阳角各配一套组合系统,通常需要单独备料和开模,极大的浪费时间和费用,拖慢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为了解决阴阳角转角处理时需要单独开模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阴阳角转换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阴阳角转换结构,包括转角立柱、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板块与所述第一板块相互垂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转角立柱连接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板块嵌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板块嵌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转角立柱连接。
[0006]上述阴阳角转换结构,通过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相互垂直,使得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能够形成有夹角,当转角立柱位于内夹角处时,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转角立柱之间配合形成阳角,当转角立柱位于外夹角处时,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转角立柱之间配合形成阴角;通过设置有中间件,便于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实现了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槽与第一板块的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二连接槽,实现了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槽与第二板块的连接;如此,无论运用于阳角还是运用于阴角时,第一连接槽均能够与第一板块嵌合,第二连接槽也均能够与第二板块嵌合,于是,阴阳角转换结构不需要额外开模备料就可以实现阴角和阳角的自由转换,解决了阴阳角转角处理时需要单独开模的问题。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上框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上框部连接的第一下框部;所述第一下框部与所述中间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槽位于所述第一上框部和所述第一下框部之间,所述第一上框部与所述第一下框部为一体成型。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上框部以及与所述第二上框部连接的第二下框部;所述第二下框部与所述中间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位于所述第二上框部和所述第二下框部之间,所述第二上框部与所述第二下框部为一体成型。
[0009]进一步地,当所述转角立柱为阴角立柱时,所述第一上框部和所述第二上框部分别与所述转角立柱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地,当所述转角立柱为阳角立柱时,所述第一下框部和所述第二下框部分别与所述转角立柱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中间件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中间件为一体成型。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两侧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两侧边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两侧边与所述第一板块的设置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两侧边与所述第二板块的设置方向平行。
[0013]进一步地,阴阳角转换结构还包括第一封盖部;所述第一封盖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框部和所述第二上框部连接。
[0014]进一步地,阴阳角转换结构还包括第二封盖部;所述第二封盖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下框部和所述第二下框部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转角立柱的连接为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0016]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阴阳角转换结构运用于阴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阴阳角转换结构运用于阳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阴阳角转换结构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阴阳板;11

第一板块;12

第二板块;2

转角立柱;3

连接组件;31

第一下框部;32

第一上框部;33

第二下框部;34

第二上框部;35

中间件;4

第一封盖部;5

第二封盖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26]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阴阳角转换结构,包括转角立柱2、第一板块11、第二板块12和连接组件3;第二板块12与第一板块11相互垂直;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与转角立柱2连接的中间件35;中间件35连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供第一板块11嵌合的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供第二板块12嵌合的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转角立柱2连接。
[0027]上述阴阳角转换结构,通过第一板块11和第二板块12的相互垂直,使得第一板块11和第二板块12之间能够形成有夹角,当转角立柱2位于内夹角处时,第一板块11、第二板块12和转角立柱2之间配合形成阳角,当转角立柱2位于外夹角处时,第一板块11、第二板块12和转角立柱2之间配合形成阴角;通过设置有中间件35,便于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实现了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阳角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立柱;第一板块;第二板块,所述第二板块与所述第一板块相互垂直;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转角立柱连接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板块嵌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板块嵌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转角立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阳角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上框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上框部连接的第一下框部;所述第一下框部与所述中间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槽位于所述第一上框部和所述第一下框部之间,所述第一上框部与所述第一下框部为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阳角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上框部以及与所述第二上框部连接的第二下框部;所述第二下框部与所述中间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位于所述第二上框部和所述第二下框部之间,所述第二上框部与所述第二下框部为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阳角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角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姜泉李国容李小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