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配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306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配线箱,包括光纤配线箱本体和支撑架,光纤配线箱本体底端两侧设置有若干滑轮,支撑架包括底座、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背侧架,底座固定于地面上,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分别固定于底座两侧,背侧架固定于底座的背侧,底座的四个顶角上端固定设置有气缸,四个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基板,基板与地面保持平行,基板的上端面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轮相适配,光纤配线箱本体通过若干滑轮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光纤配线箱本体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接线孔,光纤配线箱本体的底端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二接线孔,基板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三接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光纤配电箱的稳定性和线缆安装便捷性。了光纤配电箱的稳定性和线缆安装便捷性。了光纤配电箱的稳定性和线缆安装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配线箱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配线箱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配线箱。

技术介绍

[0002]光纤配线箱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配线箱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也适用于光纤接入网中的光纤终端点采用。光纤配线箱具有光缆的引入、固定及开剥保护、光纤的熔接及保护、尾纤的储存、跳纤的储存及管理、光纤的固定连接及交叉连接等功能;同时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安装光分路器、波分复用器等增值模块单元。光纤配线箱还可用于配线间和设备间光缆的端接、使用和管理。目前,现有的光纤配线箱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发生倾倒,导致光纤线路出现问题;同时现有的光纤配线箱的光纤线缆接口很多在光纤配线箱的上端和下端,相关人员进行线缆接线和安装的时候需要根据光纤配电箱的离地高度进行调整,当光纤配电箱的光纤线缆接口过高或过低的时候接线和安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配线箱,用于提升光纤配电箱的稳定性,同时提升光纤配电箱的线缆安装便捷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配线箱,包括光纤配线箱本体和支撑架,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底端左右两侧可转动地设置有若干滑轮,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的底座、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背侧架,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一侧架和所述第二侧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背侧架固定于所述底座的背侧,所述底座的四个顶角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杆竖直朝上的气缸,四个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与地面保持平行,所述基板的上端面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轮相适配,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通过若干所述滑轮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
[0005]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接线孔,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的底端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二接线孔,所述基板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三接线孔,当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滑动至与所述背侧架相抵时,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架、所述第二侧架和所述背侧架上,所述第二接线口与所述第三接线口在竖直方向上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背侧架包括一体式设计的第一顶杆和两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顶杆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朝向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朝向背侧架一面的两端均匀设置有若干扣接槽口,所述卡扣与所述扣接槽口相适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架包括一体式设计的第二顶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顶杆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朝向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一侧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朝向第
一侧架一面的两端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螺孔,当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滑动至与所述背侧架相抵时,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架包括一体式设计的第三顶杆和两个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顶杆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朝向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一侧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三螺孔,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朝向第二侧架一面的两端均匀开设有若干第四螺孔,当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滑动至与所述背侧架相抵时,所述第三螺孔与所述第四螺孔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栓。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对第一加强架、一对第二加强架和一对第三加强架,所述第一加强架、所述第二加强架和所述第三加强架的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加强架的直角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三加强架的直角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背离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的一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散热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的内侧壁上贴合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覆盖若干所述散热通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将光纤配线箱本体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架上,实现了对光纤配线箱本体的有效支撑,提升了光纤配线箱本体的稳定性,避免光纤配线箱本体倾倒;同时在基板下端设置四个气缸,使得四个气缸能够推动基板上的光纤配线箱本体上下移动,方便了相关人员对光纤配线箱本体上端及下端的接线孔内进行接线及安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光纤配线箱本体;11、第一接线孔;10、散热通孔;21、底座;22、第一侧架;221、第一顶杆;222、第一支撑杆;223、卡扣;23、第二侧架;231、第二顶杆;232、第二支撑杆;24、背侧架;241、第三顶杆;242、第三支撑杆;3、滑轮;4、气缸;5、基板;51、滑槽;52、第三接线孔;6、第一加强架;7、第二加强架;8、第三加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光纤配线箱,包括光纤配线箱本体1 和支撑架,光纤配线箱本体1底端左右两侧可转动地设置有若干滑轮3,支撑架包括矩形的底座21、第一侧架22、第二侧架23和背侧架24,底座21固定于地面上,第一侧架22和第二侧架23分别固定于底座21的两侧,背侧架24固定于底座21的背侧,底座21的四个顶角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杆竖直朝上的气缸4,四个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基板5,基板5与地面保持平行,基板5的上端面的两侧开设有滑槽51,滑槽51与滑轮3相适配,光纤配线箱本体1通过若干滑轮3滑
动连接于滑槽51内;
[0019]光纤配线箱本体1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接线孔11,光纤配线箱本体 1的底端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二接线孔(图中未示出),基板5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三接线孔52,当光纤配线箱本体1滑动至与背侧架24相抵时,光纤配线箱本体1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侧架22、第二侧架23和背侧架24上,第二接线口与第三接线口在竖直方向上重合。
[0020]在本实施例中,从第一接线孔11和第二接线孔接入的线缆均为12芯线。光纤配线箱本体1内部设置有12芯线熔纤盘,用于将光缆引进12芯熔纤盘,并熔接,最后封装在内。
[0021]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光纤配线箱本体1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架上,实现了对光纤配线箱本体1的有效支撑,提升了光纤配线箱本体1的稳定性,避免光纤配线箱本体1倾倒;同时在基板5下端设置四个气缸4,使得四个气缸4能够推动基板5 上的光纤配线箱本体1上下移动,方便了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配线箱本体和支撑架,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底端左右两侧可转动地设置有若干滑轮,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的底座、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背侧架,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一侧架和所述第二侧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背侧架固定于所述底座的背侧,所述底座的四个顶角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杆竖直朝上的气缸,四个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与地面保持平行,所述基板的上端面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轮相适配,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通过若干所述滑轮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接线孔,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的底端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二接线孔,所述基板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一第三接线孔,当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滑动至与所述背侧架相抵时,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架、所述第二侧架和所述背侧架上,所述第二接线口与所述第三接线口在竖直方向上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架包括一体式设计的第一顶杆和两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顶杆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朝向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光纤配线箱本体朝向背侧架一面的两端均匀设置有若干扣接槽口,所述卡扣与所述扣接槽口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包括一体式设计的第二顶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迈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