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数个导电端子及一扣持装置,该扣持装置由线材或板材弯折成型,具有一弹性定位部及一扣持部,该弹性定位部具有两个间隔开且端部弯折的自由端,两自由端的弯折端部的相对端分别延伸出具有连续形体的扣持部,该扣持部具有肩部及导引面;其一体弯折成型使弹性定位部具有一压挤弹性,组装时直接压挤两自由端扣合于电连接器的既定位置。(*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具有用线材或板材直接弯折成型扣持装置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上普通设有用于与电路板扣合的扣持装置,以强化电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定位效果。现有电连接器的扣持装置依制作方式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车制加工,另一类以冲压成型。其中该车制加工的扣持装置1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基座10,由该基座10向上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轴座11,向下设有扣持脚12,制造上首先以连续车制法将扣持装置1的整体轮廓车出,再以钻孔、镂孔、攻牙、削铣等技术,将轴座11与扣持脚12加工成型,因此,制造步骤非常繁琐,特别是对这种小组件以繁琐的步骤进行加工,不但很困难,且要使扣持脚12具有较好扣持弹性也不容易。该冲压成型的扣持装置2图2所示,其以板材直接冲压而成,具有一衔接部20及一叉脚部21,该扣持装置2在制造上以冲压方式一次冲压成型虽然便捷,但是所产生的废料多,且会在扣持装置2的叉脚部21侧面形成锋利的面,当插拔于电路板上时,对电路板的插孔破坏很大,很难有效定位。除上述现有扣持装置外,相关的申请可参考日本技术平4-38671、平-38672、平4-55775、昭61-99971,及美国专利第5,147,220、4,721,473、5,004,430、5,085,589、4,842,552、5,044,988号,以及台湾专利申请第78209509、81201057号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与电连接器直接扣合定位的扣持装置,且定位效果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具有插接面与焊接面及端子收容室;数个导电端子,收容在所述端子收容室内,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及一扣持装置,扣合在所述绝缘壳体上,具有一弹性定位部及一扣持部,所述弹性定位部具有两个间隔开的且端部弯折的自由端,所述扣持部为由所述两自由端弯折端部的相对端分别延伸构成的一连续形体,且具有肩部及导引面。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扣持装置具有良好的扣持弹性和良好的扣持定位效果,且扣持装置制造简便,无须模具和特殊装配工具,由线材或板材直接弯折成型,降低成本。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车制成型电连接器扣持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冲压成型电连接器扣持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使用的扣持装置的正视图;图4A、4B为本技术使用的扣持装置组装于电连接器绝缘壳体上的示意图;图5A、5B为本技术使用的扣持装置组装于电连接器并扣持定位在电路板上的平面示意图。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使用的扣持装置3的正视图,制做该扣持装置的线材先经过压花处理,使表面粗糙增加摩擦,再经弹簧成型机折弯成型制成具有一弹性定位部30及一扣持部31的扣持装置3,其中该弹性定位部30包括保持一适当间距的两自由端301、302,各自的端部3011、3021以九十度弯折,两自由端301、302的弯折端部的相对端分别延伸构成具有连续形体的该扣持部31;该扣持部31具有肩部310及导引面311,由该肩部310与导引面311组成一倒三角形轮廓,且两导引面311的交接处形成一颈部;在肩部310上方向外凸设有一压力缓冲部32,该缓冲部32可承受扣持时的压力,同时可强化弯折端部3011、3021与肩部310间的强度,防止意外的变形。请参阅图4A、4B所示,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40,具有插接面、焊接面及端子收容室;数个导电端子,收容在该端子收容室内,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一扣持装置3,组装在该绝缘壳体40上的扣合槽401内(图中仅示出绝缘壳体40的一侧),如图4A所示,该扣合槽401具有扣合面4011及收容空间4012,其中该扣合面4011可供该弹性定位部30两自由端301、302的弯折端部3011、3021抵扣,而该收容空间4012可将扣持装置3的一部分收容,由于本技术为一体弯折的成型体,能使弹性定位部30具有一压挤弹性,即组装时直接压挤弹性定位部30的两自由端301、302(如图4A),使两自由端301、302的间距缩小(此时为储能状态),从而可探入绝缘壳体40的扣合槽401,在定位后解除压挤动作(如图4B),自由端301、302的弯折端部3011、3021藉储存的能量向两侧抵扣在扣合面4011上,同时使缓冲部32抵止在收容空间4012的凹部40213处。组装后欲与电路板扣持时,请参阅图5A,藉该扣持部31的导引面311的倾斜引导,可顺利地探入电路板5的插孔50中,此时,由于电路板5的插孔50的孔径较小,将迫使两导引面311往中央压挤,被挤压的程度虽不致使两弯折端部3011、3021脱出扣合槽401,但可使弹性定位部30的两自由端301、302相对缩近呈储能状态(见图5A中的右侧剖视图)。当扣持部31插置到该肩部310扣定在电路板5的插孔50后,两自由端301、302释放储能实现良好的扣持定位(见图5B中的右侧剖视图)。综上所述,本技术所使用的扣持装置一体弯折成一端具有导引扣合封闭端及另一端具有压挤弹性的定位端,其不但组装方便容易、扣持定位效果好,且制造上无需模具与其它特殊工具,可用线材(或板材)一体弯折成型,降低制造成本,经济效益好。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具有的插接面与焊接面及端子收容室;数个导电端子,收容在所述端子收容室内,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及一扣持装置,扣合在所述绝缘壳体上,具有一弹性定位部及一扣持部,所述弹性定位部具有两个间隔开的且端部弯折的自由端,所述扣持部为由所述两自由端弯折端部的相对端分别延伸构成的一连续形体,且具有肩部及导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上的两侧设有扣合槽,所述扣合槽具有供所述扣持装置两自由端弯折端部抵扣的扣合面及收容所述扣持装置一部分的收容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上方设有一承受扣持压力的压力缓冲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部为在所述肩部上方形成的外凸弧形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与所述导引面所形成的轮廓为一倒三角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部自由端的弯折端部呈水平且长度超过所述扣持部的肩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部及扣持部的面上具有用于增加摩擦的压花。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数个导电端子及一扣持装置,该扣持装置由线材或板材弯折成型,具有一弹性定位部及一扣持部,该弹性定位部具有两个间隔开且端部弯折的自由端,两自由端的弯折端部的相对端分别延伸出具有连续形体的扣持部,该扣持部具有肩部及导引面;其一体弯折成型使弹性定位部具有一压挤弹性,组装时直接压挤两自由端扣合于电连接器的既定位置。文档编号H01R13/74GK2308178SQ9722231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江振鑫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具有的插接面与焊接面及端子收容室;数个导电端子,收容在所述端子收容室内,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及一扣持装置,扣合在所述绝缘壳体上,具有一弹性定位部及一扣持部,所述弹性定位部具有两个间隔开的且端部弯折的自由端,所述扣持部为由所述两自由端弯折端部的相对端分别延伸构成的一连续形体,且具有肩部及导引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振鑫,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