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10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其包括夹持杆和握持杆,夹持杆向下设置在握持杆前端,握持杆连接安装有Y型阀门夹持杆,夹持杆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组合形成倒V型结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截面为内凹圆弧形,所述内凹圆弧形的弧度与阀门把手的弧度相同,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夹持内壁上对称连续设有夹持凸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凹圆弧形的夹持杆设计,结合夹持内壁连续设置的夹持凸齿可实现扳手和阀门边缘无缝咬合,操作更稳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尺寸更小,材料更省,操作更省力,咬合更稳妥,相对不易脱扣。可以适用于操作多种型号的阀门,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启闭设备
,更具体地,尤其是涉及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

技术介绍

[0002]在火电厂中都设置有大型机组用于发电供电,在机组的设备中阀门是使用最多的部件之一,但是由于阀门大小不一,并且阀门本身质量较重且在设备中需要承载的压力较大,操作人员无法直接通过握持操作对阀门进行启闭的转动操作,都需要借助不同规格的辅助工具来完成对阀门的启闭操作。
[0003]目前生产维护中主要常用的阀门启闭助辅助工具为F型扳手,F型扳手的开口与握杆组合呈F型,在使用时将开口倾斜卡在阀门外圈把手上,通过向外发力带动阀门转动,但是扳手开口总是与阀门外圈握持杆的宽度存在间隙,最终导致开关阀门时,施加在开口夹持杆的力的方向偏离扳手支点的切线方向,扳手开口和阀门边缘宽度间隙越大,偏离越远,操作越费力,并且开口夹持杆之间的间距固定,以至于一把F扳手只能适用于部分阀门,阀门太大或太小均会导致扳手不适用,在巡检维修时,操作员必须携带多把不同型号的F型扳手,不易携带且增加操作员的负担,而且在高处作业时存在一定的高空坠物风险。
[0004]现有的F型扳手进行改进,将固定间距的开口改为活动式扳手,通过调整对阀门进行夹持启闭操作,改进后虽然适用范围比较固定式F型扳手宽,减轻了携带负重,但是在操作不同阀门时,总是需要多次调整扳手开口大小,活动机构在多次操作调整中或造成磨损,导致调整卡涩及夹持转动时开口松脱的问题,增加了活动调整机构,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
[0005]有鉴于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携带,高通用性高的的阀门扳手来解决现有现有F型阀门扳手在施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F型扳手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操作省力,适用范围广,装拆容易的新型结双头阀门扳手。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包括夹持杆和握持杆,所述夹持杆向下设置在握持杆前端,所述握持杆后端连接安装有Y型阀门夹持杆,所述夹持杆底部设有向内弯曲的防脱卡钩,通过防脱卡钩能够能够起到防止阀门扳手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松脱的问题。
[0009]优选地,所述夹持杆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组合形成倒V型结构,在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中间形成夹持卡口。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截面为内凹圆弧形,所述内凹圆弧形的弧度与阀门把手的弧度相同,实现夹持杆与阀门外圈把手贴合,使夹持杆卡设在阀门外圈把手能保证握持杆始终位于阀门的径向延伸位置且前端部指向阀门圆心。
[0011]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夹持内壁上对称连续设有夹持凸齿,所述夹持凸齿用于咬合固定阀门外圈把手。
[0012]优选地,所述Y型阀门夹持杆前端设有连接杆,所述Y型阀门夹持杆后端设有由夹持臂组成的夹持爪部,所述夹持臂的内壁连续设有卡位凸齿,两个外扩设置的所述夹持臂与连接杆形成Y型结构,所述夹持臂末端部设有卡位弯钩部。
[0013]优选地,所述夹持凸齿包括第一夹持凸齿、第二夹持凸齿和第三夹持齿,所述第一夹持凸齿、第二夹持凸齿和第三夹持齿为阶梯状排列,所述第一夹持凸齿设置在第二夹持凸齿下方,所述第一夹持凸齿用于固定较大宽度的阀门外圈把手,所述第二夹持凸齿用于固定较小宽度的阀门外圈把手,所述第三夹持齿连续设置在第一夹持凸齿的上方和第二夹持凸齿的上方,通过第三夹持齿能够将阀门外圈把手牢固更紧密的夹持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内,同时也能够使用更多宽度的阀门外圈把手。
[0014]优选地,相邻所述夹持凸齿之间设有咬合凹槽,相邻所述卡位凸齿之间卡位凹槽,所述咬合凹槽将阀门把手限制卡设在咬合凹槽内部,所述卡位凹槽将齿轮型阀门凸起部限制卡设在卡位凹槽内部,给阀门扳手带动阀门转动提供更大的助力。
[0015]优选地,所述夹持凸齿和所述卡位凸齿的接触端面为圆弧形,让阀门能够更加容易地卡装到夹持凸齿和卡位凸齿内。
[0016]优选地,所述握持杆后端开有连接导孔,所述连接导孔内侧设有连结部,所述Y型阀门夹持杆的连接杆外壁设有组合部,所述Y型阀门夹持杆通过连接杆安装在连接导孔上,所述组合部与连结部配合。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导孔的连结部为连接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组合部为连接外螺纹,所述连接外螺纹与所述连接内螺纹配合。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导孔的连结部为L型限位槽,所述连接杆的组合部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L型限位槽配合。
[0019]进一步的,所述L型限位槽包括直线引导槽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设置在直线引导槽的一侧,所述固定部进口出设有卡位凸起。
[0020]优选地,所述握持杆中间套设有握持套,通过设置握持套,避免手掌与握持杆刚性接触,解决了在发力转动阀门时,握持杆对手掌集中应力过大的问题,同时在所述握持套前后两侧设有握持凹槽,所述握持凹槽对称设置在握持杆左右两侧,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四个握持凹槽,方便操作人员在发力转动阀门时通过外侧辅助手握持发力,推动阀门的转动。
[0021]优选地,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凸齿的间距设置为3

5cm,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凸齿的间距设置为1

2.5cm,对向设置的所述卡位凸齿之间的最宽间距为4

8cm。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增益效果:
[0023]本技术相较于现有一般的F型扳手和活动扳手,操作同种类型的阀门,本技术设计的尺寸更小,材料更省,质量更轻,更易携带。相对于同尺寸的 F扳手,本技术通过内凹圆弧形的夹持杆设计,可实现扳手和阀门边缘无缝咬合,操作更稳妥,让夹持杆紧密地贴合在阀门外圈把手,保持握持杆在转动的时候始终位于阀门的径向延伸位置且前端部指向阀门圆心,阀门扳手施加在阀门的有效力矩更大,操作更省力,咬合更稳妥,相对不易脱扣。
[0024]本技术采用倒V型结构形成的夹持卡口,在夹持卡口内侧壁设有阶梯状设置的夹持凸齿能够自适应卡设咬合不同型号的阀门外圈把手部,适用范围广,到施工现场操作时只需携带一把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能够对工作区域内的所有不同型号阀门的进行开合操作,有效解决操作不同型号的阀门需频繁更换不同型号的F扳手的问题。
[0025]本技术在后端部增设的Y型阀门夹持杆,能够随时对施工现场不同型号的小型阀门进行快速开合操作,Y型阀门夹持杆部还具有体积小巧,拆装方便,操作容易,结合牢固,可选择规格多,易存放携带的优点。
[0026]本技术在握持杆上套增设握持套,结合两侧的握持凹槽,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本技术的阀门扳手转动开合阀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发力,同时保护操作人员手掌内部免受刚性压力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杆和握持杆,所述夹持杆向下设置在握持杆前端,所述握持杆后端连接安装有Y型阀门夹持杆,所述夹持杆底部设有向内弯曲的防脱卡钩,所述夹持杆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组合形成倒V型结构,在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中间形成夹持卡口,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截面为内凹圆弧形,在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夹持内壁上对称连续设有夹持凸齿,所述Y型阀门夹持杆前端设有连接杆,所述Y型阀门夹持杆后端设有由夹持臂组成的夹持爪部,所述夹持臂的内壁连续设有卡位凸齿,两个外扩设置的所述夹持臂与连接杆形成Y型结构,所述夹持臂末端部设有卡位弯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凸齿包括第一夹持凸齿、第二夹持凸齿和第三夹持齿,所述第一夹持凸齿、第二夹持凸齿和第三夹持齿为阶梯状排列,所述第一夹持凸齿设置在第二夹持凸齿下方,所述第三夹持齿连续设置在第一夹持凸齿的上方和第二夹持凸齿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夹持凸齿之间设有咬合凹槽,相邻所述卡位凸齿之间卡位凹槽,所述咬合凹槽将阀门把手限制卡设在咬合凹槽内部,所述卡位凹槽将齿轮型阀门凸起部限制卡设在卡位凹槽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便携省力双头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凸齿和所述卡位凸齿的接触端面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文蔡国忠张峰黄旭鹏王庆林王楚鸿吕晓航吴茂生陈启擘黄坚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汕头海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