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81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在移动平台上表面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连接电机;在移动平台上表面设有通孔,其长度方向垂直于电机的轴线方向;在通孔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内侧通过转轴连接转板,两个转板的转轴与电机的轴线同轴,在两个转板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定位板,定位板的转轴与转板的转轴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远离电机的通孔末端设有两根平行且延伸到通孔内的竖直滑轨,两根竖直滑轨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滑块;连杆的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滑动轴承连接定位板;待测线缆与滑块连接。该试验台能够对高压封闭式熔断器进、出引线进行震荡试验,并能够改变频率和幅值,从而完善试验数据,使疲劳试验数据更加准确。使疲劳试验数据更加准确。使疲劳试验数据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属于疲劳测试试验设备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输变电载具通常测试高压封闭式熔断器进、出引线的拉伸能力和绕线的弹性能力,对于高压封闭式熔断器进、出引线的震荡试验并没有设备进行检测,不符合检测要求。目前,高压封闭式熔断器引线震荡试验为设备型式试验、到货抽检试验中必做试验项目,是检测高压封闭式熔断器进出线疲劳性能的直接方法。由于国内还没有开展相关试验的专用设备,试验检测并没有有效的把控设备质量,急需设计完整的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解决高压封闭式熔断器进、出引线的震荡试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该试验台能够对高压封闭式熔断器进、出引线进行震荡试验,并能够改变频率和幅值,从而完善试验数据,使疲劳试验数据更加准确。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在移动平台上表面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连接电机;在移动平台上表面设有通孔,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电机的轴线方向;在通孔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内侧通过转轴连接转板,两个转板的转轴与电机的轴线同轴,在两个转板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定位板,定位板的转轴与转板的转轴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远离电机的通孔末端设有两根平行且延伸到通孔内的竖直滑轨,两根竖直滑轨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滑块;连杆的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滑动轴承连接定位板;待测线缆与滑块连接。
[0005]所述的移动平台上设有线缆定位器,线缆的一端连接线缆定位器,在移动平台上设有定滑轮,线缆的另一端穿过滑块和定滑轮后连接配重块。
[0006]所述的转板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结构。
[0007]该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采用了电机、转板和连杆结构,使转板在偏心状态下旋转,带动滑块进行摆动运动,从而实现了滑块上连接的线缆进行震荡试验。
[0008]将电缆两端定位在线缆定位器和配重块上,保证线缆两端同时受力。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的立体图。
[0010]图2为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0011]图3为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的俯视图。
[0012]图4为转板的伸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在移动平台1上表面设有电机座2,电机座2上连接电机3;在移动平台1上表面设有通孔,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电机3的轴线方向;在通孔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5,轴承座5的内侧通过转轴连接转板6,两个转板6的转轴与电机3的轴线同轴,在两个转板6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定位板7,定位板7的转轴与转板6的转轴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远离电机3的通孔末端设有两根平行且延伸到通孔内的竖直滑轨8,两根竖直滑轨8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滑块9;连杆4的一端连接滑块9,另一端通过滑动轴承9连接定位板7;待测线缆10与滑块9连接。当电机3转动后,转板6跟随转动,由于定位板7与转板6转轴连接,与连杆4滑动轴承13连接,故转板6转动后,连杆不仅带动滑块9上下动作,而且通过滑动轴承13与定位板7之间具有相对的滑动关系,滑块上下摆动后,实现了线缆的震荡动作。
[0014]所述的移动平台1上设有线缆定位器11,线缆10的一端连接线缆定位器11,在移动平台1上设有定滑轮12,线缆10的另一端穿过滑块9和定滑轮12后连接配重块,线缆10在两端具有拉力的作用下,进行震荡试验。
[0015]如图4所示,所述的转板6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结构,其长度设定不同,测试的摆动幅度也不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载具纵向运动疲劳测试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在移动平台(1)上表面设有电机座(2),电机座(2)上连接电机(3);在移动平台(1)上表面设有通孔,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电机(3)的轴线方向;在通孔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5),轴承座(5)的内侧通过转轴连接转板(6),两个转板(6)的转轴与电机(3)的轴线同轴,在两个转板(6)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定位板(7),定位板(7)的转轴与转板(6)的转轴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远离电机(3)的通孔末端设有两根平行且延伸到通孔内的竖直滑轨(8),两根竖直滑轨(8)之间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鸣李冰伊文龙刘钧迪程辉李惺宇金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