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56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包括外盆体和内盆体,所述内盆体的外壁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内盆体的内壁连通,所述吸水管内设置有石棉绳,所述外盆体包括集水腔和蓄水腔,所述集水腔和蓄水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和蓄水腔之间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内盆体放置在移动平台上方,并通过移动平台可在集水腔和蓄水腔之间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内盆体外设置吸水管,可适量吸收集水腔内的水,多余的水可通过下压内盆体,流入蓄水箱内存储,待需要水分时,也可在次下压内盆体,使吸水管吸水为土壤供水,从而保证浇水适度,节约用水。节约用水。节约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


[0001]本技术涉及树脂应用
,具体的涉及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

技术介绍

[0002]花盆是一种用于种花用的器皿,一般为口大底小的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花卉生产者或养花人士可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花盆的特点选用花盆,这些花盆根据制作材料、样式、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同时,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过花盆种花卉是常见的栽培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盆景装点家庭、美化生活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或者说是家庭和办公室的“新状态”。
[0003]现有的花盆的底部通常开有排水孔,且在花盆底部设置有接水托盘。这种花盆的透气性差,导致花卉的根系难以呼吸到足够的氧气;且浇在花盆内的水通过排水孔排出,虽然能将过多的水分排出以防止烂根,但是水分不断通过排水孔渗漏后导致花盆内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少,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包括外盆体和内盆体,所述内盆体的外壁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内盆体的内壁连通,所述吸水管内设置有石棉绳,所述外盆体包括集水腔和蓄水腔,所述集水腔和蓄水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和蓄水腔之间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内盆体放置在移动平台上方,并通过移动平台可在集水腔和蓄水腔之间轴向移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管远离内盆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吸水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盆体的内壁与吸水管对应的位置上圆周阵列设置有与吸水管连通的直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集水腔设置在蓄水腔上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水腔内设置有环形抵接板,所述环形抵接板的内径与内盆体的上端口径相同,所述吸水管的上端面可与环形抵接板的下端面旋转抵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抵接板的内环壁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供吸水管轴向进出的弧形缺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缺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吸水管的口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平台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板、下板和弹性件,所述上板的直径与所述通槽口径相同,所述下板与分隔板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下板连接,另一端与蓄水腔的底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盆体由树脂材料制成,所述内盆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0015]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包括内盆体和外盆体,内盆体设置在外盆体内,用以承装土壤和林木,外盆体内设置集水腔和蓄水腔,往集水腔内注水使内盆体外壁设置的吸水管能全面将水吸入土壤内,保证土壤湿度,待土壤吸收的水分充足后,便可通过下压内盆体,将集水腔内的多余的水集中流入蓄水腔内存储,不会使内盆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避免出现烂根现象,当土壤水分不足时,可再次下压内盆体,通过移动平台使内盆体进入蓄水腔内吸水,土壤湿度适中后,便可使内盆体回到集水腔内,这样既能保证浇水适度和土壤湿度的均一性,又能节省一定的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的爆炸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内盆体在集水腔内的截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内盆体在蓄水腔内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包括外盆体1和内盆体2,所述内盆体2的外壁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吸水管3,所述吸水管3与内盆体2的内壁连通,所述吸水管3内设置有石棉绳,所述外盆体1包括集水腔11和蓄水腔12,所述集水腔11和蓄水腔1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和蓄水腔12之间设置有移动平台5,所述内盆体2放置在移动平台5上方,并通过移动平台5可在集水腔11和蓄水腔12之间轴向移动,初始状态时,内盆体2通过移动平台5放置在集水腔11内,往集水腔11内注水,吸水管3内的石棉绳可吸水为内盆体2内的土壤提供水分,待土壤水分充足后,就可下压内盆体2,通槽与集水腔11导通,水从集水腔11内流入蓄水腔12内储槽,避免内盆体2在集水腔11内长时间被水浸泡,而造成烂根现象,当土壤缺水时,便可再次下压内盆体2,使内盆体2进入蓄水腔12内吸水,待土壤水分适中后,又将内盆体2上升至集水腔11内,这样既能够适量浇水,不会造成浇水量过多或过少而影响林木的生长,又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浇水过程中带来的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起到节水的效果。
[0022]所述吸水管3远离内盆体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吸水孔31,所述内盆体2的内壁与吸水管3对应的位置上圆周阵列设置有与吸水管3连通的直槽6,吸水孔31可使集水腔11内的水流入吸水管内被石棉条吸收并通过直槽6被土壤吸收,使土壤不会随着水流被带出,也能
确保土壤保持湿度,且吸水管3圆周阵列分布,全方位的使充足的水分进入到土壤内,相较于传统的从花盆体底部设置吸水棉条,本技术能更全面的使水分进入到土壤,不会使土壤湿度不均,影响林木生长。
[0023]所述集水腔11设置在蓄水腔12上方,集水腔11内的水满足内盆体1的水分需求后,可通过通槽流入蓄水腔12内存储,所述集水腔11内设置有环形抵接板7,所述环形抵接板7的内径与内盆体2的上端口径相同,方便内盆体2在外盆体1内移动,所述吸水管3的上端面可与环形抵接板7的下端面旋转抵接,所述环形抵接板7的内环壁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供吸水管3轴向进出的弧形缺口8,所述弧形缺口8的口径大于所述吸水管3的口径,下压内盆体2进入蓄水腔12内吸水时,吸水管3从弧形缺口8下移至环形抵接板7的底部,此时转动内盆体2,使吸水管3与环形抵接板7的下端面抵接,即吸水管3抵接在相邻弧形缺口8之间,此时,内盆体1的下半部就可固定在蓄水腔12内吸水,不用一直用手按住内盆体2,更加方便,待土壤所需水分充足后,就可转动内盆体2,使其被移动平台1带回集水腔11内,避免长时间浸泡水影响林木生长。
[0024]所述移动平台5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板51、下板52和弹性件5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盆体和内盆体,所述内盆体的外壁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内盆体的内壁连通,所述吸水管内设置有石棉绳,所述外盆体包括集水腔和蓄水腔,所述集水腔和蓄水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和蓄水腔之间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内盆体放置在移动平台上方,并通过移动平台可在集水腔和蓄水腔之间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远离内盆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吸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盆体的内壁与吸水管对应的位置上圆周阵列设置有与吸水管连通的直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设置在蓄水腔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节水型树脂景观林木养殖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内设置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厚魁
申请(专利权)人:德化县迪森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