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转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40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转接结构,其是用以转接一储存媒体插槽的一端子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嵌合部,其前缘具有复数个第一端子槽且两侧各凸设一卡勾,而该嵌合部的后缘则设有一开槽; 复数个端子,其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臂部及一第一接触端并可由该开槽置入该嵌合部中,且该臂部可由该第一端子槽中突出,而该第一接触端则可容置于该开槽中; 一定位部,其具有复数个第二端子槽用以容纳该些端子的第一接触端,且其两侧各凹设一与该嵌合部的卡勾卡合的凹槽;以及 复数个中继端子座,是可容置于该些第二端子槽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端子转接结构,尤指一种方便黏合及维修多合一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转接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一般读卡机的结构,通常皆具有多合一的功能,例如可读取SM(Smart Media,简称SM)存储器卡、存储棒存储器卡、SD存储器卡或多媒体存储器卡等三合一或四合一的功能,可提供使用者相当大的便利性。请参照图1(a)及图1(b),其分别绘示现有多合一读卡机的插槽结构的上视图及剖面图。如图所示,现有多合一读卡机的插槽结构至少包括壳体50、复数个第一端子51、复数个第二端子52及复数个第三端子53;当该复数个第一端子51、复数个第二端子52及复数个第三端子53焊接于一基板上后,若发现某一个第一端子51焊接不良时,将没有足够空间进行修复,只有将复数个第二端子52上的焊锡去掉后才能处理第一端子51,如此将非常浪费时间且易破坏第二端子52,诚属美中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合一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转接结构,其可方便黏合及维修多合一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本技术一种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转接结构,其是用以转接一储存媒体插槽的一端子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嵌合部,其前缘具有复数个第一端子槽且两侧各凸设一卡勾,而该嵌合部的后缘则设有一开槽;复数个端子,其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臂部及一第一接触端并可由该开槽置入该嵌合部中,且该臂部可由该第一端子槽中突出,而该第一接触端则可容置于该开槽中;一定位部,其具有复数个第二端子槽用以容纳该些端子的第一接触端,且其两侧各凹设一与该嵌合部的卡勾卡合的凹槽;以及复数个中继端子座,是可容置于该些第二端子槽中。其中该储存媒体可为一SM存储器卡、一存储棒存储器卡、一SD存储器卡、一多媒体存储器卡或一xD存储器卡。其中该些第一端子槽及该些第二端子槽的数量是对应于该些端子的数量。其中该定位部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定位槽及至少一定位片,其中该定位片是可插置于该定位槽中且可黏置于一基板上以固持该定位部。其中该定位槽是呈T型状。其中该定位片进一步具有一弹片及一固持部,当该定位片插置于该定位槽中时,可由该弹片压缩后弹出以卡住并固持于该定位槽中,而该固持部则可黏合于该基板上以进一步固持该定位部。其中该中继端子座进一步具有一黏合部及一接触部,其中该黏合部是黏合于该基板上,而该接触部则与该第一接触端接触。其中该接触部是呈U型状。其中该臂部是呈弯折状且于末端处向下弯折以方便与该端子组形成电性接触。附图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中图1(a)及图1(b)为现有多合一读卡机的插槽结构的上视及剖面图;图2(a)为本技术的多合一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转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的嵌合部10及复数个端子14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端子14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端子座23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端子转接结构与储存媒体插槽结合前的分解示意图;图6(a)及6(b)为本技术的端子转接结构与储存媒体插槽结合后的上视及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端子转接结构与储存媒体插槽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端子转接结构与储存媒体插槽组合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端子转接结构,是用以转接一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组,其包括嵌合部,其前缘具有复数个第一端子槽且两侧各凸设一卡勾,而该嵌合部的后缘则设有一开槽;复数个端子,其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臂部及一第一接触端并可由该开槽置入该嵌合部中,且该臂部可由该第一端子槽中突出,而该第一接触端则可容置于该开槽中;定位部,其具有复数个第二端子槽用以容纳该些端子的第一接触端,且其两侧各凹设一凹槽以便与该嵌合部的卡勾卡合;以及复数个中继端子座,是可容置于该些第二端子槽中;以于组合时,该些第一接触端可与该些中继端子座形成电性接触,并由该些臂部与该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组形成电性接触以存取一储存媒体。请一并参照图2(a),其绘示本技术的多合一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转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端子转接结构1包括嵌合部10;复数个端子14;定位部20以及复数个中继端子座23所组合而成。其中,该嵌合部10是呈长条状,其两侧各具有一卡勾11,而其前缘则凸设有复数个第一端子槽12,后缘则设有一开槽13,其中该复数个第一端子槽12的数量是对应于该插槽结构的一端子组(图未示)的数量;复数个端子14,是可由该开槽13中置入且其数量是对应于该些第一端子槽12,其中,每一个端子12分别具有一臂部141及第一接触端142,该臂部下41是成弯折状且于末端处向下弯折以便由该第一端子槽12中突出后与该端子组接触,而该第一接触端142则向下延伸且可容置于该开槽13中;该定位部20,其两侧各具有一凹槽25以便与该嵌合部10的卡勾11卡合,其上则具有数量对应于该些第一端子槽12的复数个第二端子槽21,用以容纳该些端子14的第一接触端142;复数个中继端子座23,其数量是对应于该些第二端子槽21且可容置于该些第二端子槽21中;以便于组合后,该些第一接触端142将与该些中继端子座23形成电性接触,并由该些臂部141与该储存媒体插槽的端子组形成电性接触以存取一储存媒体(图未示)。其中该储存媒体可以是Smart Media存储器卡、存储棒存储器卡、SD存储器卡、多媒体存储器卡或xD存储器卡等存储卡。请参照图2(b),其绘示本技术的嵌合部10及复数个端子14的后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嵌合部10的卡勾11,复数个第一端子槽12及开槽13的相关位置,而该些端子14则可轻易的由该开槽13的后侧插置于该些第一端子槽12中以便与该定位定位部20卡合。请参照图3,其绘示本技术的端子14的放大示意图。由图3中可清楚的看出本技术的端子14包括一臂部141及第一接触端142,其中,该臂部141是成弯折状且于末端处向下弯折以便由该第一端子槽中突出后与该端子组接触,而该第一接触端142则向下延伸且可容置于该开槽13中。请参照图4,其绘示本技术的端子座23的放大示意图。由图4中可清楚的看出本技术的端子座23包括一黏合部231及一接触部232,其中该黏合部231用以黏合于一基板30(请参照图5)上,用以固持该端子座23,而该接触部232是呈U型状,用以容纳并与该第一接触端142接触。此外,本技术的定位部20上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定位槽22及至少一定位片24,其中该定位槽22是呈T型状,该定位片24进一步具有一弹片241及一固持部242;当该定位片24插置于该定位槽22中时,可由该弹片241压缩后弹出以卡住并固持于该定位槽22中,而该固持部242则可黏合于一基板30上以进一步固持该定位部20。请一并参照图5、图6(a)及图6(b),其分别绘示本技术的端子转接结构与一储存媒体插槽结合前及组合后的上视及侧视示意图。请先参照图5,须先说明的是本技术于组装前已先将复数个端子14嵌入嵌合部10、端子座23及定位片24分别嵌入定位槽21及定位槽22中,于组合时可将储存媒体插槽的复数个第一端子51(因投影角度关是故图未示)及复数个第三端子53焊接于该基板30上,再将定位部20中的端子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华
申请(专利权)人:皇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