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锡帆专利>正文

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11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包括连接插头、连接盒、内座、电线及接脚等构件,其中连接插头一端的凹槽内可供接脚插入,接脚又可供电线衔接,电线一端为铜线,该连接插头一端可与连接盒的开口嵌接,其特征在于: 一内座可插入插接盒的内槽内,电线贯穿内座一端的贯穿孔,电线伸入内座的凹槽内并下凹,形成插座的导电触脚。(*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尤其是一种连接器的电线仅须伸入内座底端再向下凹折,便可形成插座的触脚,可节省连结器的组装时间及人力的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传统式的电话连接器,如附图说明图1及图2所示,是由插头组10、连接盖20、电线座30及连接盒40等构件组合而成;其中插头组10的前缘设有插接端子501,该插接端子501并与其后缘的电线502衔接,该电线502可插固在电线座30内且与铜线503衔接,铜线503另一端贯穿电线座30后并弯折向上,在电线座30嵌入连接盒40内时,该铜线503可形成连接器插座的导电铜线触脚。然而以上公知技术的电话连接器内部必须要增加一组电线座30,以供若干电线502一根一根的与铜线503衔接后再一根一根的插入电线座30的插孔内,才能与连接盖20和连接盒40组装结合,因而相当耗费人力与工时,又电线座30的插孔大都为上下二排的设计,线位较不易记忆且加工不便,易造成短路,并且该连接器的整体体积为了配合电线座30而无法缩小,因而不符合经济效益。本设计人有鉴于此,基于从事此行多年的经验,精心研究并再三测试改良,如今终于创作出一种新型的电话连接器,可以摒除公知技术的产品的缺点,以增进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易于组装的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提供的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包括连接插头、连接盒、内座、电线及接脚等构件,其中连接插头一端的凹槽内可供接脚插入,接脚又可供电线衔接,电线一端为铜线,该连接插头一端可与连接盒的开口嵌接,其中一内座可插入插接盒的内槽内,内座一端的贯穿孔可供电线贯穿,电线并可伸入内座的凹槽内并下凹,形成插座的导电触脚。本技术所提供的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中内座中央两侧分别具有一倒钩、一侧具一槽孔,内座伸入连接盒内,内座的倒钩可钩在连接盒的钩槽内,其槽孔内钩置连接插头的钩体。本技术所提供的电话连接器克服了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省略设有具有若干插孔的电线座,故电线不须一根一根的插入电线座的插孔内,仅将电线前端的铜线伸入内座的底端,再向下凹折入内座一端的凹槽内,便可形成插座内导电的触脚,因而可节省人工及组装时间,且线路清楚、组装容易,大大降低不合格率,成品体积也缩小了,易于携带,符合经济效益。图6本技术组合的结构图;图7本技术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插头组20连接盖 30电线座40连接盒50插接端子 502电线503铜线 1连接插头11凹槽12凹孔 13钩体 2连接盒21内槽 22钩槽 3内座31贯穿孔32凹槽 33倒钩34槽孔 4电线41铜线5接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中电线4可伸入连接盒2内座3贯穿孔31后,再伸入凹槽32内下凹,因此可省去相当多的人力及时间(公知技术的电话连接器的电线4必须一根一根的插入电线座的插孔内,相当麻烦),其实用功效当无庸置疑,而本技术又从未公诸于市或已见于其他书刊文献,实已符合专利法的法定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1.一种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包括连接插头、连接盒、内座、电线及接脚等构件,其中连接插头一端的凹槽内可供接脚插入,接脚又可供电线衔接,电线一端为铜线,该连接插头一端可与连接盒的开口嵌接,其特征在于一内座可插入插接盒的内槽内,电线贯穿内座一端的贯穿孔,电线伸入内座的凹槽内并下凹,形成插座的导电触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座中央两侧分别具有一倒钩、一侧具一槽孔,内座伸入连接盒内,内座的倒钩钩在连接盒的钩槽内,连接插头的钩体钩置于槽孔内。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电话连接器的改进结构,包括连接插头、连接盒、内座、电线及接脚等构件,其中连接插头一端的凹槽内可供接脚插入,接脚又可供电线衔接,电线一端为铜线,该连接插头一端可与连接盒的开口嵌接,其主要特征在于连接盒的内槽内可插入一内座,该内座内的贯穿孔可供若干电线贯穿,电线贯穿后在内座上并可伸入内座一端的凹槽内,并在凹槽下方凹折,形成插座的导电触脚。本技术克服了公知技术中的缺陷,体积小、结构简单、节省人工及组装时间,且使用安全、可靠。文档编号H01R24/58GK2523075SQ0127977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锡帆 申请人:张锡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帆
申请(专利权)人:张锡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