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连接天线结构的至少两个相互错开设置的辐射器装置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371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来建立两个相互错开放置的辐射结构(5)的导电连接的连接装置,具有一内导体及一外导体连接,尤其是到两个错开设置的辐射结构(5)具有不同的导线长度,以产生不同的相位,从而产生可预选的下斜角和/或尤其是产生对于至少两个连接的辐射结构(5)的一体的阻抗和/或功率匹配,其特征为:具有以下进一步的特征:    -此连接装置(19)包括一壳体结构(19′),所述壳体结构构成一外导体(19″),    -所述壳体结构具有一底面(19a)、带有两个相互面对面的纵侧壁(19b)和尤其是两个在端面一侧的相互面对面设置的横侧壁(19c)的环围侧壁,    -在由环围侧壁构成的安装空腔(27)内设有一内导体支架(29),    -有一内导体(33)装在所述内导体支架(29)内,和    -所述内导体(33)相对于壳体结构和/或内导体支架(29)电隔离和/或绝缘。(*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来连接天线结构的至少两上相互错开设置的辐射器装置的连接装置。特别是用于移动无线电通讯装置的基站的天线阵列通常包括一垂直布置的反射结构,其中设有许多沿垂直方向重叠地错开设置的辐射器装置。这里涉及单极化的辐射结构或通常涉及双极化的辐射结构,它们以相互错开90°的极性发出射线。其次可以是以单频带或多频带接收射线的天线结构,为此设有与相应频带相匹配的辐射结构。在这方面参照例如按DE19823749A1的已公开的天线结构。最后在特别是用于移动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天线结构时有时还希望能够调整或预选一定的辐射角度。为了改变所谓的下斜角例如可以采用移相结构,如按WO01/13459A1所知。通过调整移相元件造成传播时间的改变,从而产生相位移,由此可以调整下降角。但是如上所述,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各一对相互重叠设置的辐射器装置应该以虽然是可预选的,但是预先确定地调整好的下斜角运行。也可以例如通过由所述WO01/13459A1已知的移相结构不仅分别供给一单独的而且例如一对相邻的垂直地相互重叠设置的辐射器,这时这对辐射器以相互相对地固定调整好的相位,从而以一固定压印好的在这两个辐射器元件之间相对作用的下斜角运行。如果还通过所述的移相器例如控制这种类型的具有不同相位角的辐射器对,那么可以调到一大的或稍大的下斜角,但是这里始终保持相对的相位错移,从而预先固定调整好一相互不同的下降角。这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即通向辐射器对的一个辐射器的同轴电缆做得比通向辐射器对的另一个辐射器的同轴电缆略长,由此通过传播时间的变化产生所希望的相对相位偏移。此外这种类型的可用不同相位供给的辐射结构对的连接可用带状导体技术(Streifenleitungstechnik)实现。其中还常常应该进行一定的变换,为此需要一阻抗变换装置。这种阻抗变换装置同样也可以借助于带状导线技术或在采用印刷电路板或同轴电缆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实现。如果通过同轴电缆供电,那么例如可以通过采用两个相互串联的具有不同内导体直径的同轴电缆段实现所希望的阻抗变换。在采用冲制的偶极子辐射器比较简单地构建的天线结构中,将电功率分配到两个相互错开地设置在反射板前的例如偶极子辐射器形式的辐射器上也可以通过一长的冲制的传输导线来实现,此传输导线具有一中间导线段,它例如具有较窄的宽度。由此可以进行变换和阻抗转换。这样通过预选待连接的亦即待焊接的同轴电缆内导体的馈入点可以对于两个辐射结构的可预选的相位偏移,从而还有可预选的下降角进行固定和永久的调定。由EP0826250B1已知上述的实现(方法)。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至少各一对相互错开设置的辐射器装置的改进的供电和连接装置,它可广泛用于各种天线类型,其中对于外界影响例如杂散场应该尽可能不敏感。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根据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来实现。本专利技术优良的结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按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使得可以与各一对相互错开设置的辐射器装置直接连接,并且这可以用费用低廉的实施形式实现。其中两个辐射器元件例如两个偶极子结构形式的辐射器元件可以在考虑阻抗、功率和/或相位匹配的情况下连接。电气性能优先仅仅通过外导体的改变(特别是横截面的改变)和/或仅仅通过电介质的改变(特别是横截面改变)实现。这开辟了这样的可能性,即,采用没有直径突变的内导体,这证明是特别经济的。按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可以与使用的反射器或反射器类型无关地应用。尤其是如果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用铸造技术实现,则会是有利的。这也有利于经济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按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模块对于外界影响特别是杂散场是不敏感的。它可以不依赖于反射器类型使用。这里它提供了一种与各个辐射器特别是偶极子辐射器的直接连接。最后作为特别的优点必须强调,该连接装置是做成一体的,而且具有一个最终可整体操作的带有一体的内导体的外导体壳体。尤其是由此也避免了互调问题(Intermodulationsprobleme),互调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缺陷是经常出现的,并且很难把握。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整个外导体结构用铸造技术实现,其中内导体技术通过装入一最好设计得无直径突变的内导体或内导线进行。通过采用相应的塑料支架,也就是普通的不导电元件,装入的内导体与外导体结构电隔离。在一优选设置在连接装置中部区域内的连接部位上可以通过同轴电缆进行供电。按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优选作为双结构实现,最好对称于一沿纵向分布的垂直对称平面,而且具有两个最好在中心面对面的连接部位,尤其是用于两个同轴电缆的连接部位。由此可以给两对辐射结构供电,它们例如作为双极化辐射结构起作用,并从那里出发对于两个极性中的每一个通过一单独的内导体进行相应的供电。外导体结构是为两个内导体而设的,其中两个内导体最好通过一纵向分布的与外导体结构导电连接的垂直筋相互屏蔽。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设置成可独立操作的、任意使用以及可装在反射器上的构件。在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实施形式中,外导体结构也可以制成原本作为反射结构一部分的一体的功能部分,尤其是在反射器的背向辐射结构的一侧上。在这种类型的实施形式中,只须在连接装置的构成反射器一个功能部分的外导体结构中再加入一个内导体结构,并且这样构成的功能部分通过装上一盖板封闭。因为在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中不管内导体还是外导体壳体最终都做成一体的并可整体地操作,也不出现互调问题,这特别是在移动无线电通讯技术中有重要的意义。本专利技术其他的优点、细节和特征由下面借助于附图表示的实施例得到。其中具体表示附图说明图1一带一反射器和八个相互重叠设置的按十字偶极子的类型制作的辐射器装置的天线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2一用来在采用各一个按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一对辐射结构的连接装置的情况下借助于一双相位偏移装置调整不同的下斜角的示意图;图3一带有两个错开设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供电的反射器的示意垂直剖视图;图4按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连同装在上面的盖板的示意透视图;图5相应于图4的卸下盖板后的视图;图6沿图4中的V-V线的横剖视图;图7沿图4中的VI-VI线的另一个横剖视图;图8来自图5的关于同轴供电电缆在连接装置上的接头的局部放大图;图9带一与反射器连成一体的连接部分的反射器的略有改变的简要底视透视图;图10按图9的实施例的相应横剖视。图1中表示一带一反射器3的天线结构1的示意图,而且在所示实施例中具有八个垂直方向错开地重叠设置的辐射结构5。在所示实施例中辐射结构5由双极化的辐射结构例如以十字形辐射结构的形式组成。但是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偶极子辐射结构,例如以根据公开文献WO00/39894A1的正方形偶极子,所谓的矢量偶极子的形式,或者例如以早就公知的斑点辐射器(Patchstrahler)的形式。在这方面参照技术人员熟知的、可以用于类似应用目的的辐射结构。辐射结构5的极化可分别通过例如一电网按图2供电,它对于每个极性包括一供电输入端7,并在所示实施例中包括一双相位偏移组件9,如基本上由WO 01/13459A1所知。在这方面参照这份公开文献以及在这份文献中讨论的现有技术,并用作本专利申请的内容。这里供电输入端7通过一指针形的调整元件11与搭接两个带状导体段13和15的相位偏移组件9连接。根据调整元件11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曼弗雷德·斯托尔里安德烈亚斯·沙耶尔
申请(专利权)人: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