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3198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包含聚氧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性引诱剂,尤其是一种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甘薯小象甲,又名甘薯蚁象、甘薯小象鼻虫,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的重要害虫。薯块被害后,呈蜂窝状,变为黑色或黑褐色,并诱发病害,造成腐烂,导致甘薯减产15%~20%,严重时可达30%~50%,甚至绝产。
[0003]甘薯小象甲具有生命力强、繁殖快、繁殖系数高、成虫存活期长、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为害隐蔽等特点。目前,针对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更多还是以化学防治为手段,此种方式容易产生害虫“3R”问题,且甚至出现食用甘薯中毒等恶性事件,给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重大困扰。甘薯质量安全是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核心;甘薯小象甲的绿色防控事关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因此,找出一种确实可行的绿色防治方法刻不容缓。
[0004]昆虫性信息素是由雌虫产生用以吸引雄虫的性外激素。在农业生产中,在田间放置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吸引雄虫,不但可以观测害虫的发生情况,而且可以进行诱杀防治,以其高效廉价、害虫不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安全、保护非靶标生物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产。
[0005]专利申请CN108496968A公开了一种甘薯小象甲引诱剂,其组分按照质量分数计为,(Z)
‑3‑
十二碳烯
‑1‑
基(E)
‑2‑
丁烯酸酯32

58%,丁酸乙酯10

38%,顺

11<br/>‑
十二碳烯酸甲酯10

25%,顺
‑3‑
己烯乙酸酯5

15%,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1%,上述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该方案的引诱剂组分以性引诱剂为主,在诱捕效果上不稳定,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包含性引诱剂、气味化合物、助剂和缓释载体;其中,性引诱剂、气味化合物配合,加上助剂和缓释载体的作用,对甘薯小象甲具有很好引诱效果,可用于甘薯小象甲的监测与防治。
[0007]与上述专利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通过两亲脂分子和性引诱剂以及植物挥发物形成纳米胶系统,实现性引诱剂和植物挥发物的有机组合,制备出具有缓释效果好,引诱能力强的新型引诱剂。其中,两亲脂分子是指聚氧乙烯(PEO)

聚氧丙烯(PPO),植物挥发物是指柠檬烯和壬醛。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提供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性引诱剂以及所述气味化合物,合成具有表面活性的嵌段共聚物,在水中溶解并形成纳米胶束,制得甘薯小象纳米引诱剂原液,再向纳米引诱剂原液添加所述助剂,得到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其中,四氢呋喃和水的作用是促使两亲脂分子和性引诱剂以及植物挥发物形成均匀的纳米胶束,二者在引诱甘薯小象甲上的效果可以忽略,也可以采用合适的分离措施去除部分或者全部的四氢呋喃和水。
[0009]具体方案如下:
[0010]一种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包含性引诱剂、气味化合物和助剂;
[0011]其中,所述的性引诱剂为(Z)
‑3‑
十二碳烯
‑1‑
基(E)
‑2‑
丁烯酸酯,所述气味化合物为苯甲醇、罗勒烯、柠檬烯、乙酸苯甲酯、壬醛、β

石竹烯、葎草烯、法尼烯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气味化合物为柠檬烯和壬醛的混合物;
[0013]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还包含辅助溶剂,所述辅助溶剂为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液,优选地,四氢呋喃和水的质量比为1

3:3

10。
[0014]任选的,所述性引诱剂与所述气味化合物的比例为0.2

6mg:0.3

6ml。
[0015]进一步的,柠檬烯和壬醛的重量比为(1

3):(1

4),优选为3:1。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助剂为溶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为天然植物油、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二氯甲烷或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0018]任选的,所述光稳定剂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紫外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9]任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E、TBHQ、BHT或BHA中的至少一种。
[0020]进一步的,将聚氧乙烯(PEO)

聚氧丙烯(PPO),(Z)
‑3‑
十二碳烯
‑1‑
基(E)
‑2‑
丁烯酸酯以及所述气味化合物添加到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合成具有表面活性的嵌段共聚物,在混合溶液中溶解并形成纳米胶束,制得甘薯小象甲纳米引诱剂原液,再向纳米引诱剂原液添加所述助剂,得到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
[0021]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甘薯小象甲诱芯,包含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还包括缓释载体,所述缓释载体为橡胶塞、聚乙烯缓释袋、聚氯乙烯缓释袋、聚氯乙烯管中任意一种或联合共同构成缓释载体。
[0022]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所述甘薯小象甲诱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氧乙烯(PEO)

聚氧丙烯(PPO),(Z)
‑3‑
十二碳烯
‑1‑
基(E)
‑2‑
丁烯酸酯以及所述气味化合物添加到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合成具有表面活性的嵌段共聚物,在混合溶液中溶解并形成纳米胶束,制得甘薯小象甲纳米引诱剂原液,再向纳米引诱剂原液添加所述助剂,装入所述缓释载体当中,得到甘薯小象甲诱芯。
[0023]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和/或所述甘薯小象甲诱芯在监测、防治甘薯小象甲上的应用。
[0024]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诱捕器,包含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和/或者所述甘薯小象甲诱芯。
[0025]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通过性引诱剂、气味化合物、助剂配合,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
[0027]进一步地,将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与缓释载体配合,可以延长药效的发挥时间,提高诱捕效果。
[0028]再则,通过将包含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的诱芯与桶型诱捕器结合,具有最佳的诱捕效果。
[0029]总之,本专利技术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诱芯和诱捕器,可以高
效诱捕甘薯小象甲,有效地防治甘薯小象甲虫害,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包含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性引诱剂、气味化合物和助剂;其中,所述的性引诱剂为(Z)
‑3‑
十二碳烯
‑1‑
基(E)
‑2‑
丁烯酸酯,所述气味化合物为苯甲醇、罗勒烯、柠檬烯、乙酸苯甲酯、壬醛、β

石竹烯、葎草烯、法尼烯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化合物为柠檬烯和壬醛的混合物;任选的,所述性引诱剂与所述气味化合物的比例为0.2

6mg:0.3

6ml;任选的,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还包含辅助溶剂,所述辅助溶剂为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柠檬烯和壬醛的重量比为(1

3):(1

4),优选为3:1。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溶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甘薯小象甲性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天然植物油、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二氯甲烷或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任选的,所述光稳定剂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紫外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任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E、TBHQ、BHT或BHA中的至少一种。6.权利要求1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化亮关雄彭建新郭白洁蔡丽君陈梅芳高剑龙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