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复合式锚杆格构生态护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94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复合式锚杆格构生态护坡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S00、施工准备;S10、滑移平台布设;S20、拦水框梁与支撑护脚施工;S30、植生袋体堆砌;S40、界面压浆管与养护喷水管铺设;S50、分隔横梁浇筑;S60、平台连板与浆固排水沟施工;S70、注浆连接体施工。如此完成生态护坡的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植生袋体的稳定性、减小施工难度。减小施工难度。减小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坡复合式锚杆格构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边坡复合式锚杆格构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边坡防护工程中,常需解决边坡绿化效果改善的问题。在边坡生态护坡施工时,如何改善边坡锚杆支护质量、提高生态袋布设质量、改善边坡稳固性,一直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0003]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基于长条植生袋的护坡复绿结构,包括斜面坡体、第一锚桩,斜面坡体上沿坡面向下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个长条植生袋,长条植生袋通过挤压捆扎成若干条植生袋分体,在长条植生袋的挤压捆扎处的外部沿斜面向下方向一侧设有防护挡板,防护挡板的一端延伸至植生袋分体底部,第一锚桩的底端穿过植生袋分体以及植生袋分体底部的防护挡板。该技术通过防护挡板对植生袋进行限定,增强了植生袋支护结构与边坡之间的牵引力;但该技术难以对植生袋进行区格控制,未能改善植生袋护坡的受力性能。
[0004]鉴于此,为提升边坡生态护坡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提高边坡稳定性、提升现场施工效率、降低绿化养护难度的边坡复合式锚杆格构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边坡复合式锚杆格构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边坡复合式锚杆格构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00、施工准备:进行边坡土体的开挖和坡面修整,挖设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的布设槽道,在坡面上打设锚固螺杆,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0008]S10、滑移平台布设:在边坡土体上部的边坡马道和边坡土体下部的边坡马道上分别铺设第一槽梁和第二槽梁;分别通过撑板连接隼将上部撑板安装在第一槽梁上以及将下部撑板安装在第二槽梁上;在相对的上部撑板与下部撑板之间设置斜向撑梁,并通过平台滑板使滑移平台与撑梁滑槽连接;在平台滑板的顶端设置与滑移拉索连接的拉索连板,并使滑移拉索的另一端与上部撑板上的拉索卷拉机连接;
[0009]S20、拦水框梁与支撑护脚施工:分别在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的布设槽道两侧的边坡土体上设置撑架底板和撑架立柱,并在镜像相对的两个撑架立柱的顶端焊接撑架横梁;在连接锚筋的顶端焊接内置锚定板,并使连接锚筋的底端插入边坡土体内,通过锚固注浆体将连接锚筋与边坡土体连接;分别布设直线模板和折线模板,并通过对拉螺杆将直线模板与折线模板连接牢固;在撑架横梁的下表面分别设置压板控位体、反力撑梁及料槽吊索,并在料槽吊索的底端设置回收料槽,在回收料槽与反力撑梁之间设置弹性控位体;分别进
行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并在已浇筑混凝土的顶面设置找平压板,通过压板控位体对找平压板施加下压力,同步通过回收料槽回收余浆;
[0010]S30、植生袋体堆砌:在镜像相对的两道拦水框梁之间设置校位撑梁,并在校位撑梁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滚轮撑架、撑梁连板、竖向校位体及反压撑板,并使稳定连接筋经撑梁连板上的预留孔洞插入到螺杆连接孔内;通过移位滚轮使滚轮撑架与拦水框梁连接;自下向上堆砌植生袋体,每层植生袋体堆砌完成后,先将整形压板设于植生袋体的上表面,再同步通过竖向校位体和横向校位体对整形压板施加顶压力,将膜袋连板下表面的连板栓钉和连板锚筋分别压入植生袋体和边坡土体内;在植生袋体与拦水框梁相接处设置横断面呈“L”形的袋体压板,并通过锚固筋体和锚固注浆体将袋体压板与拦水框梁连接牢固;
[0011]S40、界面压浆管与养护喷水管铺设:在植生袋体与边坡土体的间隙内分别铺设界面压浆管和养护喷水管,并使界面压浆管和养护喷水管沿植生袋体的高度方向间隔铺设;通过限位箍筋和箍筋栓钉将界面压浆管与边坡土体连接牢固;在养护喷水管的外周设置养护蓄水体;
[0012]S50、分隔横梁浇筑:在边坡土体与锚固螺杆对应的部位浇筑分隔横梁,并在分隔横梁上预设植生袋布设槽;在植生袋布设槽内填充横梁植生袋;在植生袋布设槽的底板和侧壁上均设置连通连管;
[0013]S60、平台连板与浆固排水沟施工:在支撑护脚与植生袋体的间隙设置浆固排水沟;在边坡马道上支模浇筑平台连板,并在平台连板上分别设置与边坡土体和植生袋体连接的板底稳固筋;
[0014]S70、注浆连接体施工:通过压浆设备向界面压浆管内压浆,在界面压浆管的外周形成注浆连接体。
[0015]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在边坡马道上分别铺设第一槽梁和第二槽梁,并在上部撑板与下部撑板之间设置斜向撑梁,滑移平台可在滑移拉索作用下沿斜向撑梁滑移;同时斜向撑梁可在外部牵引设备作用下沿第一槽梁和第二槽梁移动,降低了滑移平台移动定位的难度。
[0017]2、本专利技术分别在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内设置了内置锚定板,并在内置锚定板与边坡土体之间设置了连接锚筋和锚固注浆体,可有效提升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的稳定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压板控位体及找平压板对灌注混凝土施加下压力,并可通过回收料槽同步回收余料,降低了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顶面平整度控制的难度。
[0018]3、本专利技术在校位撑梁的下表面设置了竖向校位体和反压撑板,并使校位撑梁通过移位滚轮沿拦水框梁移动,解决了校位撑梁移动的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可通过竖向校位体和横向校位体对整形压板及植生袋体施加顶压力,并将膜袋连板下表面的连板栓钉和连板锚筋分别压入植生袋体和边坡土体内,实现了植生袋体的外观修整和连接稳定,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0019]4、本专利技术在边坡土体与锚固螺杆对应的部位浇筑分隔横梁,实现了植生袋体的区格化固定;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分隔横梁上预设植生袋布设槽,并在植生袋布设槽的底板和侧壁上设置连通连管,实现了分隔横梁部位的同步绿化。
[0020]5、本专利技术在植生袋体与边坡土体的间隙分别铺设界面压浆管和养护喷水管,并在养护喷水管的外周设置养护蓄水体,在界面压浆管的外周形成注浆连接体,实现了植生袋
体的注浆稳定,降低了植生袋体绿化养护的难度。
[0021]6、本专利技术在支撑护脚与植生袋体的间隙设置浆固排水沟,提升了植生袋体排水施工的效率,增强了植生袋体与支撑护脚的连接强度;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平台连板上分别设置与边坡土体和植生袋体连接的板底稳固筋,实现了植生袋体的顶部稳定。
[0022]进一步地,步骤S10中,在第一槽梁和第二槽梁上分别设置横断面呈倒“T”形的撑板滑槽;在斜向撑梁上分别设置横断面呈倒“T”形的撑梁滑槽;上部撑板和下部撑板下表面分别焊接横断面呈倒“T”形的撑板连接隼。安装方便。
[0023]进一步地,第一槽梁、第二槽梁、上部撑板、下部撑板及斜向撑梁均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技术成熟。
[0024]进一步地,步骤S20中,所述折线模板横断面呈台阶形,并在折线模板上设置排浆槽口;所述弹性控位体采用弹簧,两端分别与反力撑梁和回收料槽焊接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料槽与料槽吊索通过吊索连接环连接,在回收料槽的侧壁上设置与排浆槽口连接的料槽连接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边坡复合式锚杆格构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0、施工准备:进行边坡土体的开挖和坡面修整,挖设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的布设槽道,在坡面上打设锚固螺杆,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S10、滑移平台布设:在边坡土体上部的边坡马道和边坡土体下部的边坡马道上分别铺设第一槽梁和第二槽梁;分别通过撑板连接隼将上部撑板安装在第一槽梁上以及将下部撑板安装在第二槽梁上;在相对的上部撑板与下部撑板之间设置斜向撑梁,并通过平台滑板使滑移平台与撑梁滑槽连接;在平台滑板的顶端设置与滑移拉索连接的拉索连板,并使滑移拉索的另一端与上部撑板上的拉索卷拉机连接;S20、拦水框梁与支撑护脚施工:分别在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的布设槽道两侧的边坡土体上设置撑架底板和撑架立柱,并在镜像相对的两个撑架立柱的顶端焊接撑架横梁;在连接锚筋的顶端焊接内置锚定板,并使连接锚筋的底端插入边坡土体内,通过锚固注浆体将连接锚筋与边坡土体连接;分别布设直线模板和折线模板,并通过对拉螺杆将直线模板与折线模板连接牢固;在撑架横梁的下表面分别设置压板控位体、反力撑梁及料槽吊索,并在料槽吊索的底端设置回收料槽,在回收料槽与反力撑梁之间设置弹性控位体;分别进行拦水框梁和支撑护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并在已浇筑混凝土的顶面设置找平压板,通过压板控位体对找平压板施加下压力,同步通过回收料槽回收余浆;S30、植生袋体堆砌:在镜像相对的两道拦水框梁之间设置校位撑梁,并在校位撑梁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滚轮撑架、撑梁连板、竖向校位体及反压撑板,并使稳定连接筋经撑梁连板上的预留孔洞插入到螺杆连接孔内;通过移位滚轮使滚轮撑架与拦水框梁连接;自下向上堆砌植生袋体,每层植生袋体堆砌完成后,先将整形压板设于植生袋体的上表面,再同步通过竖向校位体和横向校位体对整形压板施加顶压力,将膜袋连板下表面的连板栓钉和连板锚筋分别压入植生袋体和边坡土体内;在植生袋体与拦水框梁相接处设置横断面呈“L”形的袋体压板,并通过锚固筋体和锚固注浆体将袋体压板与拦水框梁连接牢固;S40、界面压浆管与养护喷水管铺设:在植生袋体与边坡土体的间隙内分别铺设界面压浆管和养护喷水管,并使界面压浆管和养护喷水管沿植生袋体的高度方向间隔铺设;通过限位箍筋和箍筋栓钉将界面压浆管与边坡土体连接牢固;在养护喷水管的外周设置养护蓄水体;S50、分隔横梁浇筑:在边坡土体与锚固螺杆对应的部位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亚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