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86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瓦楞纸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包括上瓦辊、下瓦辊、糊轮、压力辊和张紧辊,里纸与瓦纸在压力辊与上瓦辊之间粘合,其特征在于,张紧辊的输入侧设置有位于里纸下方的水槽,水槽中设置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托辊,托辊的侧面与里纸的底面配合,里纸的上方且在与水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刮板组件,刮板组件与托辊一一对应,刮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具有两个喷水输出端并且反向喷往里纸的顶面。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纸板含水率、防爆线性能好且有利于提高纸板粘合效果,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瓦楞纸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瓦楞纸板是由面纸、里纸、芯纸和加工成波形瓦楞的瓦楞纸通过粘合而成。根据商品包装的需求,瓦楞纸板可以加工成单面瓦楞纸板、三层瓦楞纸板、五层、七层、十一层等瓦楞纸板。单面瓦楞纸板一般用作商品包装的贴衬保护层或制作轻便的卡格、垫板以保护商品在贮存的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或冲撞,三层和五层瓦楞纸板在制作瓦楞纸箱中是常用的。随着环保的需要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瓦楞纸板制作的商品包装,有逐渐取代木箱包装的趋势。瓦机系统是用来生产瓦楞纸的主要设备,其主要包括压面、糊纸和合板等功能。
[0003]目前,在瓦机系统生产瓦楞纸的输送线中,由于纸张含水率低与韧性差会出现爆线的情况,直接影响瓦纸和里纸的粘合质量,而且也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线的生产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瓦机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纸板含水率、防爆线性能好且有利于提高纸板粘合效果的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包括相对分布的上瓦辊和下瓦辊,所述上瓦辊的一侧设置有糊轮,所述上瓦辊的另一相对侧设置有压力辊,所述下瓦辊、上瓦辊和压力辊用来输送瓦纸,所述压力辊的一侧设置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和压力辊用来输送里纸,所述里纸与瓦纸在压力辊与上瓦辊之间粘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的输入侧设置有位于里纸下方的水槽,所述水槽中设置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托辊,所述托辊的侧面与里纸的底面配合,所述里纸的上方且在与水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刮板组件,所述刮板组件与托辊一一对应,所述刮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具有两个喷水输出端并且反向喷往里纸的顶面。
[0006]作为优选,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多节水平管,所述水平管之间设置有接水头,所述接水头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包括与接水头连接的大头端和朝下的小头端,所述小头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包括两个呈八字形分布的喷嘴,所述喷嘴上设置有扁平的喷口,两个喷口倾斜朝向里纸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喷出热水。
[0007]作为优选,所述刮板组件包括立刮板,所述立刮板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弧形刮板,所述弧形刮板的底部设置有刮头,所述刮头包括呈V形分布的前刮面和后刮面。
[0008]作为优选,所述前刮面的面宽大于后刮面的面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糊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传动配合的控浆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利用喷水组件可以高效对里纸表面进行加水;通过设置托辊不仅构成对里纸的支撑,同时还向刮板组件提供向上的反力,令刮板组件能够对二者之间经过的里纸进行有效的控湿。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纸板含水率、防爆线性能好且有利于提高纸板粘合效果,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刮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喷水组件的主视图;
[0016]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喷水组件的侧视图;
[0017]以上各图中,1、上瓦辊;2、下瓦辊;3、糊轮;4、压力辊;5、瓦纸;6、里纸;7、控浆辊;8、水槽;9、托辊;10、刮板组件;101、立刮板;102、弧形刮板;103、刮头;1031、前刮面;1032、后刮面;11、喷水组件;111、水平管;112、接水头;113、锥形管;114、喷头;1141、喷嘴;1142、喷口;12、张紧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包括相对分布的上瓦辊1和下瓦辊2,上瓦辊1的一侧设置有糊轮,上瓦辊1的另一相对侧设置有压力辊4,下瓦辊2、上瓦辊1和压力辊4用来输送瓦纸5,压力辊4的一侧设置有张紧辊12,张紧辊12和压力辊4用来输送里纸6,里纸6与瓦纸5在压力辊4与上瓦辊1之间粘合。其中,下瓦辊2、上瓦辊1、糊轮、压力辊4和张紧辊12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张紧辊12的输入侧设置有位于里纸6下方的水槽8,水槽8中设置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托辊9,托辊9的侧面与里纸6的底面配合,里纸6的上方且在与水槽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刮板组件10,刮板组件10与托辊9一一对应,刮板组件10之间设置有喷水组件11,喷水组件11具有两个喷水输出端并且反向喷往里纸6的顶面。
[0021]在本装置中,喷水组件11与其两侧的刮板组件10配合,如其两个喷水输出端可以
对里纸6表面进行加水,水分在水槽8上方的里纸6进行快速渗透,刮板组件10对各自附近的里纸6进行控湿,部分水分直接被刮板组件10遮挡而再次回到里纸6上;通过设置托辊9不仅构成对里纸6的支撑,同时还向刮板组件10提供向上的反力,令刮板组件10能够对二者之间经过的里纸6进行有效的控湿。这样的话,本装置采用一套喷水组件11和两套刮板组件10以及托辊9提供了高效的加湿控湿性能,有利于提高纸板含水率以及防爆线性,进而提高纸板粘合效果,提高瓦楞纸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本装置中喷水组件11喷出的水主要是热水,这样的话,采用热水加湿与刮板控湿的方法相比采用蒸汽方法控湿则有效节约了所需要的蒸汽。
[0022]为了提高喷水组件11的喷水效率,本技术提供的喷水组件11包括多节水平管111,水平管111之间设置有接水头112,接水头112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锥形管113,锥形管113包括与接水头112连接的大头端和朝下的小头端,小头端设置有喷头114,喷头114包括两个呈八字形分布的喷嘴1141,喷嘴1141上设置有扁平的喷口1142,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包括相对分布的上瓦辊和下瓦辊,所述上瓦辊的一侧设置有糊轮,所述上瓦辊的另一相对侧设置有压力辊,所述下瓦辊、上瓦辊和压力辊用来输送瓦纸,所述压力辊的一侧设置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和压力辊用来输送里纸,所述里纸与瓦纸在压力辊与上瓦辊之间粘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的输入侧设置有位于里纸下方的水槽,所述水槽中设置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托辊,所述托辊的侧面与里纸的底面配合,所述里纸的上方且在与水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刮板组件,所述刮板组件与托辊一一对应,所述刮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具有两个喷水输出端并且反向喷往里纸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瓦机系统的上水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多节水平管,所述水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朋周景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鑫林纸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