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83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机壳,机壳的前侧设置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为新风装置和/或净化装置;换热处理装置,换热处理装置位于空气处理装置的上方,换热处理装置和机壳之间形成有送风通道,空气处理装置与送风通道的下端相连通且上出风口与送风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换热处理装置设置有上换热出风口和下换热出风口,上换热出风口与上出风口相连通且下换热出风口与下出风口相连通,下换热出风口位于送风通道的一侧。这样布置更加合理,可以充分利用室内空调器宽度方向上的空间,既能提供充足的净化风的风量,又满足制热模式的下出风需求,而且配合下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可以获得较高的热舒适性。热舒适性。热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空调器,用户已从最初的关注温度调节发展到更注重舒适健康的体验,传统室内空调器的冷热风直吹用户,虽然较快的改变室内温度,但部分用户存在易感冒或者关节不舒服等不佳的体验。
[0003]现有技术中,很多室内空调器都整合了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但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的出风未经换热处理,在冬天存在温度过冷的问题,在夏天存在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设置导风件,将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的出风与换热器的出风混合,可以解决寒冬时,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的出风温度低,室内空调器制热后出风温度高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酷暑时,新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的出风温度高,室内空调器制热后出风温度低的问题。
[0004]但是,在室内空调器出混风时,送风通道与换热出风口的分布存在不合理性,从而不能更好地出风,而且换热风无法进行下出风,从而使室内空调器的整体热舒适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室内空调器,该室内空调器可以提供充足的净化风的风量,也可以满足制热模式的下出风需求,而且配合下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可以获得较高的热舒适性。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室内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新风装置和/或净化装置;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换热处理装置,所述换热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换热处理装置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上方,所述换热处理装置和所述机壳之间形成有送风通道,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下端相连通且所述上出风口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换热处理装置设置有上换热出风口和下换热出风口,所述上换热出风口与所述上出风口相连通且所述下换热出风口与所述下出风口相连通,所述下换热出风口位于所述送风通道的一侧。
[0007]根据本技术的室内空调器,通过将下换热出风口设置于送风通道的一侧,这样布置更加合理,可以充分利用室内空调器宽度方向上的空间,既能提供充足的净化风的风量,又满足制热模式的下出风需求,而且配合下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可以获得较高的热舒适性。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送风通道对应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宽度方向中部,所述下换热出风口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送风通道的两侧。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热处理装置包括:换热风道件和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件内,所述换热风道件包括:前风道壳和后风道壳,所述前风道壳设置于所述后风道壳的前侧,所述前风道壳和所述机壳之间形成所述送风通道,所述上换热
出风口和所述下换热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风道壳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风机为多个且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机的上方且与所述上换热出风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下换热出风口相对应。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风机还包括: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所述前风道壳的两侧还设置有侧换热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三风机分别与所述侧换热出风口相对应。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下换热出风口的前下方,所述下换热出风口朝向前下方倾斜出风。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风道壳在所述下换热出风口的下方设置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朝向前下方倾斜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风道壳在所述下换热出风口和所述导风部的周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机壳密封配合。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出风口为一个且与两个所述下换热出风口相对应。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换热出风口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下出风口设置有用于开闭的导风板。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局部爆炸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室内空调器;
[0024]10、机壳;11、上出风口;12、下出风口;13、送风通道;14、导风板;20、换热处理装置;21、上换热出风口;22、下换热出风口;23、换热风道件;24、风机;240、第一风机;241、第二风机;242、第三风机;25、前风道壳;26、后风道壳;27、侧换热出风口;28、导风部;29、密封条;30、空气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6]下面参考图1

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1,该室内空调器1可以为柜式室内空调器1。
[0027]如图1

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1,包括:机壳10、空气处理
装置30、换热器(图中未标出)和换热处理装置20。机壳10可以起到遮挡和保护作用,防止室内空调器1内的部件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换热器可以给室内的空气换热,从而可以实现室内空调器1的制冷和制热功能。换热处理装置20可以对换热后的风进行处理,使换热后的风更好地排到室内。空气处理装置30则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使通入到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新和健康。
[0028]如图1

图3所示,机壳10的前侧设置有上出风口11和下出风口12,换热器设置于机壳10内,这样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风可以通过上出风口11和下出风口12排到室内,从而降低或升高室内的温度。换热处理装置2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换热处理装置20位于换热器的前侧,这样换热器换热后的风经过混风出风口排到室内之前需要先通过换热处理装置20,另外,换热处理装置20和机壳10之间形成有送风通道13,上出风口11与送风通道13的上端相连通,净化后的风可以通过送风通道13通入到上出风口11,从而在上出风口11处与从换热处理装置20排出的换热风进行混风,进而可以使室内空调器1的出风温度更加均匀和适宜,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0029]如图2和图3所示,空气处理装置3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空气处理装置30位于换热处理装置20的下方,这样设置更加合理,上方的换热处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新风装置和/或净化装置;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换热处理装置,所述换热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换热处理装置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上方,所述换热处理装置和所述机壳之间形成有送风通道,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下端相连通且所述上出风口与所述送风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换热处理装置设置有上换热出风口和下换热出风口,所述上换热出风口与所述上出风口相连通且所述下换热出风口与所述下出风口相连通,所述下换热出风口位于所述送风通道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对应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宽度方向中部,所述下换热出风口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送风通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处理装置包括:换热风道件和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件内,所述换热风道件包括:前风道壳和后风道壳,所述前风道壳设置于所述后风道壳的前侧,所述前风道壳和所述机壳之间形成所述送风通道,所述上换热出风口和所述下换热出风口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鹏蒋智群张家栋李小宁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