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插入力的端子构造包括相互对接的公端子和母端子。母端子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分别具有第一及第二弹性接触部,公端子具有倾斜的头部,该倾斜头部连接着二相对凸出的凸部,将公端子的倾斜头部插入母端子的第一与第二弹性接触部之间的空间,并驱使公端子的二相对凸出的凸部分别在母端子的第一及第二弹性接触部上摩擦擦动而使公端子与母端子相接触。通过以上方式达到既减小端子间的插入力,又保证端子间的可靠电性连接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尤其揭示了一种具有低插入力、高接触正向力的公端子与母端子的对接端子构造。金属端子应用于电连接器工业中用于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此前已有多种具有单个或两个弹性臂的母端子供作制成连接器以用于与如插针形、片状及卡缘接触垫片等形态的公端子对接。当端子在最终对接位置时,其中的一个端子必须向另一个端子施加充分大的压力以产生最小的接触正向力,进而实现两者间充分的电性连接。然而,在插入与拔出过程中,该压力将产生摩擦性拖曳,故公端子必须具有充分的力量来克服插入时由母端子产生的磨擦力才能插入母端子中。此外,端子的插入力必须具有抬升分力以作为抬升或分开母端子而使公端子能插入其中的所需力量,同时要求插入过程中母端子引起的水平摩擦分力能清扫摩擦公端子。于是,在包括具有高数目母端子的连接器与其所对接具相应高数目的公端子的对接连接器在内的多电路系统排配中,每对端子结合时相关的个别插接力将累加从而使对接的公、母连接器所需的总体插入力非常大。较早具有减小端子间插入力特征的电端子结构设计一般包括对母端子构造的改良。美国专利第4,175,821号即揭示了一种具有二相对弹性臂形接触件的母端子,其中该二弹性臂的接触部在纵长方向上轴向错开。当公端子插入母端子的二弹性臂之间时,在与第二弹性臂接触并将其顶开之前,公端子将先与第一弹性臂接触并将其顶开,结果因公端子在一段时间内仅顶开一根而不是同时顶开两根弹性臂,从而使得插入力达到一较小的值。该专利的设计有一些缺点,例如母端子仅适合用来配接现有的方形针状公端子,公端子具有相对较短且斜切的顶部,此公端子的顶部常常是粗加工表面,其会擦过母端子有预先金属镀层的接触部分,如此反复对接将导致端子磨损,在长期使用下会造成端子配置上不可靠的电接触。然而加厚接触区域的金属镀层将导致不希望的成本上升。美国专利第4,607,907号揭示了另一种经过改进的低插入力母端子。该专利的母端子为通过冲压及弯延成型制成的端子,该端子具有一向后延伸的盒状构造,且自盒状构造伸出自由端为接触部的弹性悬臂。与前述专利的接触部相似,此弹性悬臂的接触部也在纵长方向上轴向错开,但额外的此种配置将造成接触部长度超过插入部分总长度的一半,从而导致其所能容许的弹性率较小。母端子更进一步在弹性悬臂间具有水平间距,使端子的接触部分能被水平地分隔开,如此将能以较低成本的制程在接触部分镀上贵重金属。该母端子具有较低峰值的插入力的理由与前述专利是相同的,即在插入时公端子仅一次顶开一个弹性悬臂。此接触部的出色设计容许被使用的弹性臂有较低的弹性率,故每一弹性悬臂的硬度随之降低,从而使端子插入时顶开弹性悬臂所需的插入力亦随之降低。然而该专利之设计亦存在一些缺点,与上文中提及的母端子相同,公端子插入时其粗糙切边与弹性悬臂的贵重金属镀层相摩擦并将其磨损,在重复操作后通常不能得到长期的电性连接可靠性。而母端子在冲压成型后还要再经过会产生很多的废金属板的过程加以弯折成型。而且,由于这种母端子是先通过冲压成型提供盒状部和相对的弹性悬臂结构,然后再弯折成型的,故不能间隔地连在一条料带上并使其中心线间距配置从而在一次冲压程序下完成插入连接器本体内的装配,反而必须在成型之后将其重新定位在有间距的位置上以供其插入本体内,而这需要额外的制造与组装步骤。美国专利第4,740,180号揭示了另一种具有低插入力并包括公端子与母端子的对接端子构造。其中公端子为一纵长导体,其至少具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表面,并包括有连着一个向前延伸的导入部的最未端接触部,这个导入部具有相对于最未端接触部逐渐扭折的截面。母端子至少包括一个带有用于与公端子的表面配合接触的接触部的弹性臂。在公端子自初始位置插入到使母端子的接触部位于公端子的最未端接触部之上的最终位置的过程中,母端子的弹性臂的接触部滑过并抵接在公端子导入部的表面且该表面将使弹性臂的接触部逐渐变形偏移。当公端子插入母端子时,母端子弹性臂的接触部与公端子表面间的正向力逐步上升直至公端子达到最终对接位置。这种对接构造对于允许充分的插入长度以供接触用的端子得以分成扭折导入部和最未端接触部的大尺寸连接器而言将有良好功效。然而,此构造不符合结构紧密的要求,为配合连接器产业的小尺寸趋势需限制接触端子的长度。美国专利第5,290,181号揭示了另一种特征为侧移对称分叉梁的低插入力公端子构造,这种叉开的公端子虽因分叉梁的弹性而能降低插入力,然而这种分叉梁有易于永久变形的倾向,换言之,长期使用后分叉梁易于失去弹性,在反复插入或拔出使用后,公端子相对于其配合的母端子的插入力会变得越来越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低插入力对接端子构造,该构造具有公端子与母端子,且当二端子相互对接抵靠在一起时能在保持端子间具有相对较短的插接长度的前提下提供较低的插入力,并可在彼此长期的插入或拔出使用后仍保持低插入力的对接关系。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低插入力端子的对接构造包括相互对接的公端子与母端子。母端子包括藉插入式射出成型于绝缘本体内且彼此相互叉开的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分别具有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前表面的第一及第二弹性接触部,且第一臂部具有延伸出绝缘本体之后表面的尾部。公端子具有倾斜的头部,该倾斜头部连接着二相对凸出的凸部,而这两个凸部又连在与倾斜头部共面的倾斜部上。二端子对接时先将公端子的倾斜头部插入母端子的第一与第二弹性接触部之间的空间,然后驱使公端子的二相对凸出的凸部分别在母端子的第一与第二弹性接触部上磨擦擦动而使公端子得以与母端子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端子构造不仅能够在保证较短的插接长度的前提下提供较低的插入力,而且可在彼此长期的插入或拔出使用后仍保持端子间的低插入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低插入力端子构造中的母端子两臂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低插入力端子构造中母端子两臂部通过插入式射出成型组装入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母端子的一臂部移去尾部后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低插入力端子构造中公端子与母端子准备相互连接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的公端子与母端子已经相互对接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低插入力端子构造的母端子1包括第一臂部11与第二臂部12。第一臂部11包括尾部130、与尾部130相连接的干涉部15及与干涉部15相连的弹性接触部13。弹性接触部13在其中部向上弯折,而在大多数其它部分弯折成平直状,最终形成稍微向上弯曲的接触尖端131。相似地,第二臂部12包括尾部140、与尾部140相连接的干涉部16以及与干涉部16相连的弹性接触部14。弹性接触部14在其中部向下弯折,而在大多数其它部分弯折成平直状,最终形成稍微向下弯曲的接触尖端141。在尾部140与干涉部16之间设有一深槽10,以便于在后续组装过程中能使尾部140从第二臂部12上拆下(容后详述)。如图2所示,第一臂部11与第二臂部12通过插入式射出成型组装入绝缘本体18内,并通过干涉部15、16的作用固持于绝缘本体18中,同时使尾部130、140以及弹性接触部13、14伸出于绝缘本体18外且弹性接触部13、14保持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插入力端子构造,用于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母端子和公端子,其中母端子包括通过插入式射出成型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第一及第二臂部分别具有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前表面且相互叉开的第一及第二弹性接触部,公端子具有在其自由末端形成倾斜头部的倾斜部,其特征是:母端子的第一及第二弹性接触部中的一个为具电性连接功能的主接触部,另一个为仅具机械支撑功能的辅助支撑部,主接触部与辅助接触部的前部在相反的方向上垂直偏斜从而形成对角倾斜构造,公端子的倾斜头部连接着二个相对于倾斜部的相反垂直方向凸出的凸部,公端子与母端子对接时,公端子的倾斜头部首先沿相对于母端子的相反对角方向移入母端子的第一弹性接触部与第二弹性接触部之间的空间,然后驱使公端子的两个相对凸出的凸部分别擦接母端子的第一弹性接触部和第二弹性接触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顿骆,柯锐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