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一端为敞口结构,另一端封闭;内管一端设有进水结构,另一端设有出水结构;内管设有出水结构的一端穿设外管的敞口结构并套设于外管中;外管设有敞口结构的一端与内管设有进水结构一端的周面密封连接;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流道,外管一端设有若干导流口,流道连通出水结构与导流口,外管上设有导流套管,导流套管上设有与导流口相连通的若干向下倾斜的导流槽。导流套管具有厚度,导流套管上设有多个导流槽,可延长从导流口流进内胆中的进水流动的路径,一方面可以降低水的流速,另一方面对水的流动方向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使流入内胆中的水导向内胆的底层,减少对上层热水的干扰。上层热水的干扰。上层热水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热水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热水器的进水管在进水过程中,流入热水器内胆的水对内胆中的热水具有扰流作用,影响热水的输出率。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2813776U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的进水管,包括堵头及进水管,其中所述进水管包括内管及外管,外管套设在内管外,所述堵头密封的安装在内管及外管的顶端,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留有间隙,在内管的上端设有过渡孔,所述外管底面设有导流口,导流口与间隙相连通。该技术方案中,主水流直接通过外管底面的导流口向下流动,使得出水口离热水层和加热器更远,从而使得流进的冷水对于内胆内部上层的热水扰动最少,增大了热水的输出量,有效提高了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但是,从导流口流出的水对热水器内胆中的热水仍存在一定的扰流作用,影响热水的输出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热水器进水管在进水过程中,进水对热水器中的热水扰流作用大,影响热水输出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一端为敞口结构,另一端封闭;所述内管一端设置有进水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结构;所述内管设有出水结构的一端穿设所述外管的敞口结构并套设于所述外管中;所述外管设有敞口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内管设有进水结构一端的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外管上远离其封闭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导流口,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出水结构与所述导流口,所述外管上远离其封闭的一端的周面上设置有导流套管,所述导流套管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槽,若干所述导流槽分别与若干所述导流口相连通,所述导流槽自导流套管的内侧至导流套管外侧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的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A,夹角A的范围为0
°
<A<90
°
。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导流槽的孔径自内管的进水结构向出水结构的轴向逐步减小。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导流槽的孔径自内管的进水结构向出水结构的轴向等比例逐步减小。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导流槽沿导流套管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导流槽的中心线平行。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电墙,所述防电墙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通过水路连通,所述内管、外管均安装在所述出水端上且所述进水结
构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端上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位于所述流道中。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伸入所述外管中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外管封闭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连接有螺钉结构,所述出水结构靠近所述第一螺纹孔侧。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电墙中连通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水路为迂回水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外管的壁厚有限,进水流经导流口的路径的长度有限,导流效果不明显,通过在外管周面上设置导流套管,导流套管具有厚度,导流套管上设置多个向下倾斜的导流槽,各导流槽与各导流口分别相对应,可以延长从导流口流经内胆中的进水流动的路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水的流速,另一方面对水的流动方向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使流入内胆中的水被导向内胆的底层,远离上层的热水,进一步减少对上层热水的干扰。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热水器进水管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热水器进水管结构中导流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外管;2、内管;3、流道;4、导流口;5、导流套管;6、导流槽;7、防电墙;8、定位台阶;11、螺钉结构;12、水路;21、进水结构;22、出水结构;71、进水端;72、出水端;73、进水口;74、出水口。
[0019]附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水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包括外管1和内管2,外管1一端为敞口结构,另一端封闭;内管2一端设置有进水结构21,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结构22;内管2设有出水结构22的一端穿设外管1的敞口结构并套设于外管1中;外管1设有敞口结构的一端与内管2设有进水结构21一端的周面密封连接;内管2与外管1之间形成有流道3,外管1上远离其封闭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导流口4,流道3连通出水结构22与导流口4;外管1上远离其封闭的一端的周面上设置有导流套管5,导流套管5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槽6,若干导流槽6分别与若干导流口4相连通,导流槽6自导流套管5的内侧至导流套管5外侧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0023]在本实施例中,水从内管2的进水结构21中流入,经内管2的出水结构22流至内管2与外管1之间形成的流道3中,由于外管1上设置的导流口4远离外管1封闭的一端,使得流道
3中的水流经的路径更长,更长的路径对流道3中水的流速起到很大程度的缓冲作用,避免流道3中的水从导流口4流入至热水器中时对内胆中的热水扰流作用大,从而影响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由于外管1的壁厚有限,水流经导流口4的路径的长度有限,导流效果不明显,通过在外管1周面上设置导流套管5,导流套管5具有厚度,导流套管5上设置多个导流槽6,各导流槽6与各导流口4分别相对应,可以延长从导流口4流进内胆中的进水流动的路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水的流速,另一方面对水的流动方向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使流入内胆中的水被导向内胆的底层,远离上层的热水,进一步减少对上层热水的干扰。由于导流槽6向下倾斜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流道3中的水斜向下流入至热水器的内胆中,由于热水的比重相较于冷水的比重轻,热水位于内胆的上层,而从流道3中流入至内胆中的进水位于内胆的下层,减小了进水对内胆上层的热水的扰流作用,避免影响热水的输出率。
[0024]需要说明的是,内管2、外管1可以为塑料或其它绝缘材料。导流口4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形状。还需要说明的是,内管2与外管1的长度越长,可用于设置进水缓冲区空间也越大,使进水有足够空间进行缓冲,减小水的冲击力。内管2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外管(1)一端为敞口结构,另一端封闭;所述内管(2)一端设置有进水结构(21),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结构(22);所述内管(2)设有出水结构(22)的一端穿设所述外管(1)的敞口结构并套设于所述外管(1)中;所述外管(1)设有敞口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内管(2)设有进水结构(21)一端的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内管(2)与所述外管(1)之间形成有流道(3),所述外管(1)上远离其封闭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导流口(4),所述流道(3)连通所述出水结构(22)与所述导流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上远离其封闭的一端的周面上设置有导流套管(5),所述导流套管(5)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槽(6),若干所述导流槽(6)分别与若干所述导流口(4)相连通,所述导流槽(6)自导流套管(5)的内侧至导流套管(5)外侧方向向下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6)的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A,夹角A的范围为0
°
<A<9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槽(6)的孔径自内管(2)的进水结构(21)向出水结构(22)的轴向逐步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槽(6)的孔径自内管(2)的进水结构(21)向出水结构(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颂文,罗江松,伍家雄,黄本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