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68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及连接器。端子包括第一插接体,第一插接体呈筒状,第一插接体具有弹性,第一插接体的内部具有形变空间,第一插接体沿自身周向的两端间隔设置以形成形变口,形变口与形变空间连通;第一插接体具有凸出部,凸出部朝远离形变空间的方向凸出,凸出部与安装孔的孔壁干涉配合。连接器包括上述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端子及连接器,能够提高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及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端子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部分连接器需要安装在电路板上,连接器的端子需要与电路板固定。其中一种较常见的方式为,连接器的端子与电路板插接;端子的其中一端插入电路板上的安装孔中,且端子与该安装孔之间干涉配合,从而使端子牢固地与电路板连接在一起。相应地,这种通过插接的方式与电路板实现固定的端子一般设置为鱼眼端子。然而,对于部分鱼眼端子,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端子,能够增加端子与电路板的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端子的连接器。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子,包括:包括第一插接体,所述第一插接体呈筒状,所述第一插接体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插接体的内部具有形变空间,所述第一插接体沿自身周向的两端间隔设置以形成形变口,所述形变口与所述形变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插接体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远离所述形变空间的方向凸出,所述凸出部能够插入电路板的安装孔中,所述凸出部背对所述形变空间的一侧能够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抵持,以使所述第一插接体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的挤压下收拢。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凸出部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挤压、摩擦等相互作用会阻碍端子离开电路板,从而实现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固定。本技术提供的端子,其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原理类似于传统的鱼眼端子,本技术的端子相当于一种“异型鱼眼端子”。但相对来说,本技术的端子,第一插接体呈筒状,因此凸出部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干涉量较大,端子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稳定性更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出部的包括主变形部和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设置有两个,沿所述第一插接体的轴向,两个所述过渡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变形部的两端,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主变形部的最大半径;沿从所述主变形部至所述过渡部的方向,所述主变形部的端部逐渐收拢。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衔接体和第二插接体,所述第二插接体和所述第一插接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衔接体的两端,所述第二插接体包括:插接筒体,内部具有供插入件插入的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筒体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插接空间连通;弹片,具有弹性,所述弹片与所述插接筒体连接,所述弹片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插接空间中,所述弹片朝向所述插接空间的一侧能够与所述插入件的侧部抵接以阻碍所述插入件运动,所述弹片能够相对于所述插接筒体摆动,以通过所述避让槽进出所述插
接空间。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避让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避让槽沿所述插接筒体的周向分布;所述弹片亦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避让槽中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弹片。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插接体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部分与所述弹片背对所述插接空间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另一部分与所述插接筒体背对所述插接空间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能够阻碍所述弹片朝远离所述插接空间的方向移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筒体具有第一形变缝,所述第一形变缝与所述插接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形变缝沿所述插接筒体的轴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插接筒体的轴向两端的端面。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接体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于所述插接筒体背对所述插接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插接筒体的周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形变缝的两侧。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插接筒体的周向,所述插接筒体的一端具有限位块,所述插接筒体的另一端具有限位槽,所述插接筒体容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的壁面能够与所述限位块抵持,以阻碍所述插接筒体张开。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衔接体弯折设置。
[00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端子。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好。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端子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的端子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的端子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2]图4为第一插接体的主视图;
[0023]图5为第一插接体与电路板的安装孔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24]图6为第二插接体与插入件插接前的状态示意图;
[0025]图7为第二插接体与插入件插接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6]图8为图1中的端子的第二插接体的前端的示意图;
[0027]图9为限位块和限位槽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28]图10为图1中的端子的第二插接体的前端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01

端子,102

插接筒体,103

第二加强筋,104

第一加强筋,105

弹片,106

避让槽,107

插入口,108

衔接体,109

第二插接体,110

第一插接体,111

形变空间,112

形变口,401

插入件,402

插接空间,403

过渡部,404

凸出部,601

第一形变缝,602

第二形变缝,603

限位块,604

限位槽,901

形变孔,1001

电路板,1002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接体,所述第一插接体呈筒状,所述第一插接体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插接体的内部具有形变空间,所述第一插接体沿自身的周向的两端间隔设置以形成形变口,所述形变口与所述形变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插接体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远离所述形变空间的方向凸出,所述凸出部能够插入电路板的安装孔中,所述凸出部背对所述形变空间的一侧能够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抵持,以使所述第一插接体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的挤压下收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体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设置有两个,沿所述第一插接体的轴向,两个所述过渡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凸出部的两端,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凸出部的最大半径;沿从所述凸出部至所述过渡部的方向,所述凸出部的端部逐渐收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衔接体和第二插接体,所述第二插接体和所述第一插接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衔接体的两端,所述第二插接体包括:插接筒体,内部具有供插入件插入的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筒体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插接空间连通;弹片,具有弹性,所述弹片与所述插接筒体连接,所述弹片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插接空间中,所述弹片朝向所述插接空间的一侧能够与所述插入件的侧部抵接以阻碍所述插入件运动,所述弹片能够相对于所述插接筒体摆动,以通过所述避让槽进出所述插接空间。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奇董武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