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阚轩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66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涉及手术刀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手术刀在手术过程中容易遮挡视线,造成鼻内粘膜的误操作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刀柄和刀片,刀柄包括连接柄,连接柄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工作柄,连接柄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手持柄,工作柄的延伸方向与手持柄的延伸方向相反,工作柄、连接柄和手持柄均为柱体结构,工作柄、连接柄和手持柄呈Z字形结构,所述刀片的刀刃包括左侧刀刃和右侧刀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下鼻甲粘膜下骨质部分切除术过程中操作不遮挡视野,更利于切开粘膜后上下滑动,暴露下鼻甲骨质。暴露下鼻甲骨质。暴露下鼻甲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刀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

技术介绍

[0002]下鼻甲肥大是因各种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下鼻甲粘膜、鼻甲骨肥大或粘膜下组织增生肥厚,进而出现以鼻腔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内病变,从解剖角度来说由于鼻腔阻塞造成气道狭窄,会引起患者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还常伴有流涕、耳鸣、头痛、精神萎靡、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表现,未及时治疗,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治疗患者下鼻甲肥大的情况,我们需要做下鼻甲粘膜下骨质部分切除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护粘膜完整性,避免患者因手术出现鼻干,过度通气的症状。
[0003]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通常使用常规的7号刀柄和15号刀片,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鼻内镜配合手术操作,但由于鼻腔内空间较小,鼻内镜还需要占据一部分空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并且由于下鼻甲位于鼻腔外侧壁本身有一定弧度,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遮挡视野,就更增加了手术难度,采用常规直柄刀则不能很顺利的切开鼻甲粘膜,还会造成粘膜误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在下鼻甲粘膜下骨质部分切除术过程中操作不遮挡视野,更利于切开粘膜后上下滑动,暴露下鼻甲骨质。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包括连接柄,连接柄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工作柄,连接柄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手持柄,工作柄的延伸方向与手持柄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工作柄、连接柄和手持柄均为柱体结构,所述工作柄、连接柄和手持柄呈Z字形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柄的纵截面面积沿向外延伸方向逐渐减小。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柄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卡台,所述卡台的延伸方向与工作柄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卡台的延伸方向向上时,所述手持柄位于工作柄的左侧或右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柄的中轴线与手持柄的中轴线之间呈一角度。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刀片,所述刀片一侧为向外突出的刀刃,所述刀刃由左侧刀刃和右侧刀刃构成,所述左侧刀刃和右侧刀刃大小结构相同,并以手术刀片中轴线镜像对称。
[0011]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刀刃包括依次连接的弧形刃和直线刃,所述弧形向外突出。
[0012]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刀刃的弧形刃顶端与右侧刀刃的弧形刃顶端连接形成刀尖,左侧刀刃的直线刃与右侧刀刃的直线刃平行。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刃的弧度从刀尖至直线刃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4]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具有如下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的手术刀的刀柄呈N字形,工作柄和手持柄的相对位置存在偏移,在手术过程中不会遮挡视线,提高手术质量。
[0016]2、本专利技术的手术工作柄的前端较窄,刀片固定在工作柄的前端进行手术,不会占用鼻腔中的过多空间,能够与鼻内镜配合避免造成鼻内粘膜的误损伤。
[0017]3、本专利技术中的刀片为双刃刀片,更利于切开粘膜后上下滑动,暴露下鼻甲骨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刀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刀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刀柄的右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卡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刀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包括刀柄和刀片,所述刀柄包括连接柄2,连接柄2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工作柄1,连接柄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手持柄3,工作柄1的延伸方向与手持柄3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工作柄1、连接柄2和手持柄3呈Z字形结构。
[0026]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手术刀柄完全改变原有手术刀的结构,将手术刀柄分成工作柄1、连接柄2和手持柄3三个部分,所示工作柄1与连接柄2之前的夹角为钝角,连接柄2与手持柄3之间的夹角也为钝角,通过连接柄2,使工作柄1与手持柄3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避让距离,在手术过程中手持柄3的位置不会对工作柄1造成阻挡影响,并且,连接柄2与工作柄1之间的钝角角度结构和连接柄2与手持柄3之间的钝角角度结构,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持柄3的转动使连接柄2与患者接触而妨碍鼻内骨质部分切除操作。
[002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工作柄1、连接柄2和手持柄3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使用过程稳定性更高,但对于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病情时,工作柄1和和手持柄3之间的偏移位置可能会需要变化,所以为了方便调整,工作柄1、连接柄2和手持柄3也可以为可拆卸结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榫卯、螺丝等方式固定连接。
[0028]如图2所示,为了适应不同手术操作者的操作,所述工作柄1的中轴线与手持柄3的中轴线之间呈一角度,角度范围为0
°‑
30
°
,以适应不同的鼻内腔环境和不同的操作医生习
惯。
[002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柄1、连接柄2和手持柄3均为具有一宽度和厚度的柱体结构,所述柱体可以为圆柱体或棱柱体;为了适应鼻腔内的狭小环境,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柄1的纵截面面积沿向外延伸方向逐渐减小,连接柄2的纵截面面积由工作柄1至手持柄3的方向逐渐增大,如图1和2所示,工作柄1采用前端狭窄的结构,当其前端安装了刀片后,可以适应鼻腔内的狭窄的手术环境,但位于鼻腔外部的连接柄2和手持柄3需要则需要兼顾坚固性和稳定性的需要,所以连接柄2的纵截面面积逐渐增大,而手持柄3的纵截面面积无需太大变化,以操作者舒适和便于操作为标准。
[0030]所述工作柄1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卡台4,用以安装手术刀片,所述卡台4的延伸方向与工作柄1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所述卡台4的周向边缘设有环形卡槽4

1,用以安装固定手术刀片,所述环形卡槽4

1所在平面与所述卡台4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用以针对不同的鼻内腔环境进行灵活选择,减少操作者的手腕摆动幅度,提高手术的精度,本实施例中,环形卡槽4

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所述刀柄包括连接柄,连接柄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工作柄,连接柄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手持柄,工作柄的延伸方向与手持柄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工作柄、连接柄和手持柄均为柱体结构,所述工作柄、连接柄和手持柄呈Z字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柄的纵截面面积沿向外延伸方向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柄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卡台,所述卡台的延伸方向与工作柄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台的延伸方向向上时,所述手持柄位于工作柄的左侧或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轩
申请(专利权)人:阚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