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索驱动并联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航天员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航天员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领域,许多现有技术都公开了其专利技术的训练系统,但仍还缺乏一种高效的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系统用于实际训练。现阶段调试训练系统多使用MATLAB和dSPACE。在不需要实时渲染图像的领域,此方法十分高效。但在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领域,此调试方法复杂,因为航天员需要实时看到渲染出的虚拟任务场景,而且调试人员也需要从实时渲染的虚拟任务场景中看到一些实时数据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模拟真实有效的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系统;并提供科学合理,实用性极强,效果佳的控制方法。
[0004]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机、路由器、单人训练装置及VR头戴式显示器,所述单人训练装置由主控板、固定平台、8个柔索驱动单元、8根柔索、末端执行器组成,所述柔索驱动单元主要包括伺服电机、电机驱动板、拉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编码器;
[0005]①
所述工控机具有网卡,网卡与路由器进行通信,工控机与主控板之间采用WIFI通信,主控板与柔索驱动单元的电机驱动板之间采用CAN通信,一个主控板对应8个伺服电机驱动板和一个六轴力觉传感器,一个伺服电机驱动板对应一个编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机、路由器、单人训练装置及VR头戴式显示器,所述单人训练装置由主控板、固定平台、8个柔索驱动单元、8根柔索、末端执行器组成;
①
所述工控机具有网卡,网卡与路由器进行通信,工控机与主控板之间采用WIFI通信,主控板与柔索驱动单元的电机驱动板之间采用CAN通信,一个主控板对应8个伺服电机驱动板和一个六轴力觉传感器,一个伺服电力驱动板对应一个编码器、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②
所述柔索驱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拉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编码器、伺服电机驱动板,分别固接在固定平台的8个端点以控制平台位置模拟微重力环境;
③
所述末端执行器包括六轴力觉传感器,代表了虚拟任务物体的可握持部分,对应虚拟任务物体的作用位置,
④
工控机的上位机程序能实时渲染出虚拟任务场景画面输送至VR头戴式显示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重力环境模拟作业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板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Type
‑
C供电电路、Type
‑
C下载电路、H桥电路、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编码器接口、压力传感器接口、拉力传感器接口,将Type
‑
C接口接至工控机时,Type
‑
C只给5V及5V以下电源部分供电,此时可由专业上位机调试软件一键下载程序;电流检测模块能够检测流入电机的电流,当电流过高或过低时能够使PWM信号失能,并输出一个高电平至单片机某一引脚,由程序决定电流过高或过低的处理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重力环境作业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人训练装置的主控板,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WIFI模块、触摸屏、CAN通信模块、Type
‑
C下载电路、Type
‑
C供电电路,将Type
‑
C接口接至工控机时,Type
‑
C接口能为整个主控板供电,同时可由专业上位机调试软件一键下载程序;CAN通信有一条CAN总线,单片机通过CAN收发芯片接入CAN总线,9个CAN接口各通过一个CAN收发芯片接入CAN总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微重力环境作业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人训练装置的主控板,具有J
‑
Link/J
‑
Tag下载电路,Type
‑
C下载优先于J
‑
Link/J
‑
Tag下载,所述Type
‑
C下载电路有Type
‑
C接口、USB转TTL电路,从Type
‑
C接口还引出一根信号线用于禁用J
‑
Link/J
‑
Tag下载电路,自动屏蔽J
‑
Link/J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达,肖鑫磊,赵雷,孙志超,李刚,张立勋,薛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