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63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属于农业嫁接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腔两端设有固定橡胶垫块,苗木嫁接的两端枝条通过固定橡胶垫块压紧固定,上壳体的长度方向口部两侧上表面设有插板,上壳体的长度方向口部两侧设有插槽,插板插装设置于插槽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苗木枝条生长变粗后,压迫上壳体和下壳体脱离扣合状态,不会破坏苗木枝条的外表皮。同时,橡皮筋在苗木嫁接成功生长后的时间内会不断风化腐蚀,失去弹性,进而在枝条生长变粗过程中,通过不断挤压上壳体、下壳体和橡皮筋,使得上壳体、下壳体和橡皮筋脱落,无需人工解除,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节省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属于农业嫁接


技术介绍

[0002]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
[0003]嫁接,也就是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的一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
[0004]在目前枝接的嫁接中,将两组枝干嫁接后,由于刚刚嫁接完成,所以嫁接不牢固,嫁接易脱落,不能对两组枝干进行有效固定,嫁接成功率低。另外,在嫁接成功后,固定嫁接部位的装置需要及时清除,防止装置对嫁接部位的生长造成阻碍。
[000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固定两组枝干、提高嫁接成功率、无需拆卸和不阻碍苗木嫁接部位生长的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
[0007]一种优化方案,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腔两端设有固定橡胶垫块,苗木嫁接的两端枝条通过固定橡胶垫块压紧固定,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凹槽B,凹槽B的内腔缠绕有橡皮筋,上壳体的长度方向口部两侧上表面设有插板,所述的上壳体的长度方向口部两侧设有插槽,所述的插板插装设置于插槽内腔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为半圆柱型壳体机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橡胶垫块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A,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的凹槽A扣合成完整的环形凹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的凹槽B扣合成完整的环形凹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壁设有2个固定块,2个固定块设置于相邻的凹槽B之间,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固定块扣合构成柱体结构,固定块中间位置外壁设有凹槽C,橡皮筋的一端缠绕于凹槽A的内腔中,橡皮筋的另一端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固定块的凹槽C的内腔中。
[001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苗木嫁接成功枝条生长变粗后,压迫上壳体和下壳体脱离扣合状态,不会破坏苗木枝条的外表皮。同时,橡皮筋在苗木嫁接成功生长后的时间内会不断风化腐蚀,失去弹性,进而在枝条生长变粗过程中,通过不断挤压上壳体、下壳体和橡皮筋,使得上壳体、下壳
体和橡皮筋脱落,无需人工解除,节省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的下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上壳体,2

下壳体,3

固定橡胶垫块,4

凹槽A,5

凹槽B,6

固定块,7

凹槽C,8

插板,9

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如图1、2和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为半圆柱型壳体机构,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设置,苗木嫁接的部位设置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形成的内腔中。
[0020]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腔两端设有固定橡胶垫块3,所述的固定橡胶垫块3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A4,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对的凹槽A4扣合成完整的环形凹槽,苗木嫁接的两端枝条通过固定橡胶垫块3的凹槽A4压紧固定。
[0021]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外壁设有多个沿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凹槽B5,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对的凹槽B5扣合成完整的环形凹槽,所述的凹槽B5的内腔缠绕有橡皮筋。
[0022]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外壁分别设有2个固定块6,2个所述的固定块6设置于相邻的凹槽B5之间,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固定块6相对设置,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对的固定块6扣合构成柱体结构,所述的固定块6中间位置外壁设有凹槽C7,2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块6的凹槽C7扣合成完整的环形凹槽,所述的橡皮筋的一端缠绕于凹槽A4的内腔中,橡皮筋的另一端设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固定块6的凹槽C7的内腔中。
[0023]所述的上壳体1的长度方向口部两侧上表面设有插板8,所述的上壳体1的长度方向口部两侧设有插槽9,所述的插板8插装设置于插槽9内腔中。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5]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插槽9和插板8扣合于苗木嫁接的部位,使得苗木嫁接的部位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扣合形成的内腔中,橡皮筋的一端紧密缠绕于凹槽B5的内腔中,橡皮筋的另一端套设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固定块6扣合构成柱体结构中,同时橡皮筋的另一端放置于固定块6的凹槽C7中,防止橡皮筋脱落。另外,固定橡胶垫块3的凹槽A4用于固定嫁接苗木的两端枝条,防止苗木嫁接发生位移脱落,造成嫁接失败。苗木嫁接成功,枝条生长变粗后,压迫上壳体1和下壳体2脱离扣合状态,不会破坏苗木枝条的外表皮,同时,橡皮筋在苗木嫁接成功生长后的时间内会不断风化腐蚀,失去弹性,进而在枝条生长变粗过程中,通过不断挤压上壳体1、下壳体2和橡皮筋,使得上壳体1、下壳体2和橡皮筋脱落,无需人工解除,节省劳动力。
[0026]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与下壳体(2)扣合设置,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内腔两端设有固定橡胶垫块(3),苗木嫁接的两端枝条通过固定橡胶垫块(3)压紧固定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外壁设有多个沿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凹槽B(5),凹槽B(5)的内腔缠绕有橡皮筋,上壳体(1)的长度方向口部两侧上表面设有插板(8),所述的上壳体(1)的长度方向口部两侧设有插槽(9),所述的插板(8)插装设置于插槽(9)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为半圆柱型壳体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珊珊国伟滨傅杰吴守亮李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昌邑市欣欣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