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55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6
一种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洪墙内部的上下阀体,上下阀体的进水管延伸至防洪墙外侧,并与站外截洪沟连通;上下阀体的出水管延伸至防洪墙内侧;上下阀体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以及位于二者中间的中间腔体,在中间腔体内设置漂浮球体,上阀体连通进水管,下阀体连通出水管,在下腔体与出水管的结合处设置倾斜式密封盖体,倾斜式密封盖体一端铰接在下腔体与出水管的结合处,倾斜式密封盖体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浮球和倾斜式密封盖体双重防雨水回流措施,增加了防倒灌措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自然状态下,倾斜式密封盖体由于自重处于封闭状态,当站内水位高于站外时,盖体打开,雨水留至站外;当站外水位高于站内时,盖体由于自重和水压保持封闭,阻止站外雨水倒灌。水倒灌。水倒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挡水墙单向排水结构,主要适用于变电站防洪墙断面设计。

技术介绍

[0002]2021年7月20日,郑州及其周边地市发生强烈降雨。20日下午,最大1h降雨量达201.9mm,24h降雨量达622.7mm,此次暴雨雨量大,前期降雨时间长,暴雨出现时降雨已持续2d,前期降雨已使土壤饱和,后期暴雨出现时产生的径流量大,造成许多已投运变电站站外积水较高,站内排水不畅,甚至出现围墙倒塌、站外雨水倒灌,导致站内电气设备受损,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对电网运行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为此,电网运检部门,针对易受洪涝水影响的低洼处变电站,开展了围墙改造工作,将围墙下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改造为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可以有效避免站外洪涝水对站内运行设备的不利影响。
[0003]但对于投运时间早,站内排水方式为自流散排或者虽采用强排方式但排水能力有限的变电站来说,原有围墙一般在围墙底部预留有排水孔,以保证站内积水及时排除,排水孔做法一般是在围墙底部开设矩形孔洞,并在站内侧和站外侧设置过滤网,这种排水孔,在站外发生洪涝水,水位高于站内时,会出现站外雨水倒灌的情况。对于这类变电站,由于原有站区排水改造困难,围墙改造成防洪墙后,虽能有效阻挡站外洪水,但站内平时的积水却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因此,需保留原有围墙底部的排水孔,既要保证站外无洪涝或洪涝水位较低的情况下,站内积水能有效排出,又要保证在站外内涝水位较高时,站外洪涝水不至于通过围墙底部的排水孔向站内倒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现有的围墙底部排水孔进行改进,使其在拥有站内向站外的排水能力的同时,又能避免站外的水向站内倒灌,因此提供一种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洪墙内部的上下阀体,上下阀体的进水管延伸至防洪墙外侧,并与站外截洪沟连通;上下阀体的出水管延伸至防洪墙内侧;上下阀体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以及位于二者中间的中间腔体,在中间腔体内设置漂浮球体,上阀体连通进水管,下阀体连通出水管,在下腔体与出水管的结合处设置倾斜式密封盖体,倾斜式密封盖体一端铰接在下腔体与出水管的结合处,倾斜式密封盖体另一端为自由端。
[0006]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卡扣式密封连接。
[0007]进水管入口和出水管出口均设置不锈钢拦渣网。
[0008]上阀体包括与进水管连通的连通管和扩口管,扩口管的管径从连通管处由小变大;中间腔体的内径大于漂浮球体的外径,漂浮球体的外径大于连通管和下阀体的内径,漂浮球体上浮时,被限位在连通管处。
[0009]在连通管和扩口管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胶垫I 。
[0010]中间腔体内固定限位器,漂浮球体位于限位器上方。
[0011]在下阀体空腔下部设置倒角。
[0012]进水管倾斜设置,连通站内侧高度高于连通上下阀体处的高度。
[0013]上下阀体的出水管延伸至防洪墙内侧的站内碎石地坪,站内碎石地坪下部为三七灰土垫层。
[0014]防洪墙为钢筋混凝土挡水墙,防洪墙站内侧的侧壁上设置带刻度的液位计,且从出水管引出一根软管,并将软管固定到液位计旁边。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浮球和倾斜式密封盖体双重防雨水回流措施,增加了防倒灌措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自然状态下,倾斜式密封盖体由于自重处于封闭状态,当站内水位高于站外时,盖体打开,雨水留至站外;当站外水位高于站内时,盖体由于自重和水压保持封闭,阻止站外雨水倒灌,就算当盖体因异物阻挡封盖不严,而产生渗漏,阀体内的浮球也可靠水浮力作用而将排水孔封堵,截断水流;本结构设置密封胶垫,增加了防回流措施的密封性;本结构分上、下阀体两个部分,采用卡扣式密封连接,便于拆卸,方便装入和取出浮球;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不锈钢烂渣网,并在下阀体空腔下部设置倒角,使阀体具备防堵和自清洁功能,有效避免杂物进入阀体和因淤泥沉积而造成的止回功能失效,降低了维护成本;在站内侧设置带刻度的液位计与出水管腔体联通,使得站内运行人员在站外洪水来临时,能够在站内清晰的观察到站外水位情况,便于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站内设备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上下阀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下阀体开启状态,防水墙单向排水结构断面示意图;图4为上下阀体关闭状态,防水墙单向排水结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洪墙1内部的上下阀体2,上下阀体2的进水管3延伸至防洪墙外侧,并与站外截洪沟5连通;上下阀体的出水管4延伸至防洪墙内侧的站内碎石地坪6,站内碎石地坪6下部为三七灰土垫层7。为防止杂物堵塞,在上下阀体的进水管3入口和出水管4出口设置不锈钢拦渣网8。需要说明的是,防洪墙1为钢筋混凝土挡水墙,防洪墙1站内侧的侧壁上设置带刻度的液位计9,且从出水管4
引出一根软管21,并将软管21固定到液位计9旁边,这样,软管21与站外截洪沟5构成连通器,使工作人员在站内就能根据液位计9读出站外截洪沟的水位,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隐患,并提前采取措施。
[0020]如图2所示,上下阀体2包括上阀体10、下阀体11以及位于二者中间的中间腔体12,在中间腔体12内设置漂浮球体13。上阀体10与下阀体11之间卡扣式密封连接,扣合后,中间形成中间腔体12,采用卡扣式密封连接,便于拆卸,方便装入和取出漂浮球体13。其中,上阀体10连通进水管3,下阀体11连通出水管4,进水管3入口和出水管4出口均设置不锈钢拦渣网8。需要说明的是,上阀体10包括与进水管3连通的连通管14和扩口管15,扩口管15的管径从连通管4处由小变大。进一步地,中间腔体12的内径大于漂浮球体13的外径,漂浮球体13的外径大于连通管14和下阀体11的内径,这样,漂浮球体13上浮时,被限位在连通管14处。同时,为避免漂浮球体13上浮时碰伤,在连通管14和扩口管15的连接处设置密封胶垫I 16。
[0021]进一步地,中间腔体12内固定限位器17,漂浮球体13位于限位器17上方。站内水位高,向站外排水时,限位器17避免漂浮球体13随排水冲到出水管4而排出出去。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防洪墙(1)内部的上下阀体(2),上下阀体(2)的进水管(3)延伸至防洪墙外侧,并与站外截洪沟(5)连通;上下阀体的出水管(4)延伸至防洪墙内侧;上下阀体(2)包括上阀体(10)、下阀体(11)以及位于二者中间的中间腔体(12),在中间腔体(12)内设置漂浮球体(13),上阀体(10)连通进水管(3),下阀体(11)连通出水管(4),在下腔体(11)与出水管(4)的结合处设置倾斜式密封盖体(19),倾斜式密封盖体(19)一端铰接在下腔体(11)与出水管(4)的结合处,倾斜式密封盖体(19)另一端为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阀体(10)与下阀体(11)之间卡扣式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管(3)入口和出水管(4)出口均设置不锈钢拦渣网(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洪墙的单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阀体(10)包括与进水管(3)连通的连通管(14)和扩口管(15),扩口管(15)的管径从连通管(4)处由小变大;中间腔体(12)的内径大于漂浮球体(13)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阳陈曦田汉袁东伟刘天韩新刚韩林君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