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30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4
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层板结构流量评估方法计算复杂、耗费时间且难以简化为低维网络结构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双层壁叶片层板冷却结构,将多排气膜孔、冲击孔的流量分配预测问题拆解为局部流量预测和整体流量修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涡轮叶片主流场、分腔/分区方案、冷却结构参数作为输入,几秒内即可完成对结构的流量评估。输出结果为各排气膜孔流量、冲击孔流量、层板内横流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平板模型进行测试,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得了非常优秀的预测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预测层板流量的效率非常高,得到流量分配预测结果仅需几秒钟。结果仅需几秒钟。结果仅需几秒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发动机设计过程中,提高涡轮进口燃气温度是改善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途径。相同发动机尺寸下,涡轮进口燃气温度每提高55℃,推力就能提高10%左右。目前,世界先进军用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燃气温度可以达到1970K,这样的温度是叶片材料无法承受的。且涡轮进口燃气温度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材料耐温程度的增长速度。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先进的冷却结构,来适应不断提高的涡轮前温度。
[0003]目前,国内外对涡轮冷却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是针对层板型涡轮冷却叶片进行设计。根据计算,使用双层壁涡轮叶片可以将冷却效率提高20%~30%,涡轮前温度提高222~333℃。我们要发展高性能的五代机叶片,乃至更先进的下一代叶片,双层壁涡轮叶片都是具有重大潜力的基础结构。
[0004]冷气流量的多少是影响层板结构冷却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使用数值方法对双层壁涡轮叶片进行流量评估的一般方法可以分为CFD计算和流体网络法两种。双层壁涡轮叶片一般结构较为复杂,使用CFD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流体网络法一般计算较快,但内部排布复杂的层板结构往往难以简化为低维网络结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本专利技术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大面积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模型。以解决层板结构流量分配快速预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层板结构流量评估方法计算复杂、耗费时间且难以简化为低维网络结构的问题,提供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0006]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针对双层壁叶片层板冷却结构,将多排气膜孔、冲击孔的流量分配预测问题拆解为局部流量预测和整体流量修正;该预测方法通过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和整体流量修正模块实现;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0007]步骤一、将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叶片分腔/分区方案、冷却结构几何参数作为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的输入;
[0008]步骤二、设定层板结构冷气夹层内无横流,所有气膜/冲击孔的流量取决于局部冷却结构几何参数和层板局部内外压差;
[0009]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将层板结构拆分为若干个局部单元,对于每个局部单元,将气膜孔直径、层板结构内外压差作为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输入,将无横流气膜/冲击孔的流量作为局部流量预测模块的输出;
[0010]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局部流量预测模块输入与输出间的关联;并将输出的无横
流气膜/冲击孔的流量输入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
[0011]步骤三、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将所述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叶片分腔/分区方案、冷却结构几何参数以及无横流气膜/冲击孔的流量作为所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的输入;
[0012]步骤四、所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对步骤三输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层板结构冷气夹层内的流量输运模型,并将所述流量输运模型分为自由横流层和分段修正层;
[0013]在所述自由横流层内将冲击孔流量的一部分数据提取出来,根据冲击孔直径进行加权平均,分配到各个冲击孔;
[0014]在所述分段修正层内根据横流强度和冷气的流动特性对各孔排气膜/冲击孔流量进行进一步修正,输出气膜孔排冷气流量、冲击孔排冷气流量以及层板内不同区域冷气流动方向和强度。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涡轮叶片主流场、分腔/分区方案、冷却结构参数作为输入,几秒内即可完成对结构的流量评估。输出结果为各排气膜孔流量、冲击孔流量、层板内横流情况。
[0016]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目前预测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冷气分配的CFD计算方法,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利用平板模型进行测试,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得了非常优秀的预测效果。
[0018](2)本专利技术预测层板流量的效率非常高,得到流量分配预测结果仅需几秒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原理图;
[0020]图2为冷气夹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层板结构外部压力条件不均匀时的效果图;
[0022]图4为冷气输运模型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该方法针对双层壁叶片层板冷却结构,将多排气膜孔、冲击孔的流量分配预测问题拆解为局部流量预测和整体流量修正两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0024]步骤一、将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叶片分腔/分区方案、冷却结构几何参数作为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的输入。其中涡轮叶片的主流压力场可以通过对无冷却结构实心叶片进行仿真计算得到,而叶片分腔/分区方案由叶片设计人员提供。一般来说,叶片分腔/分区方案需要考虑叶片强度、叶片外表面压力分布等多方面因素,较为复杂。而叶片分腔/分区的具体方案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流量分配预测无影响,因此在这里直接作为已知量输入,不作过多讨论。
[0025]步骤二、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假设层板的冷气夹层内不存在横流,所有气膜/冲击孔的流量只取决于局部冷却结构几何参数和层板局部内外压差。将气膜孔直径、层板结构内外压差等变量作为输入,不考虑层板结构冷气夹层内横流时的气膜/冲击孔的流量作为输出,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局部流量预测模块输入与输出间的关联;并将输出的无横流
气膜/冲击孔的流量输入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
[0026]步骤三、将整体的输入的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叶片分腔/分区方案、冷却结构几何参数与局部流量预测模块的输出的无横流情况下气膜/冲击孔的流量合并,作为整体流量修正模块的输入。
[0027]步骤四、所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操作。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将整体层板结构冷气夹层内的流量输运模型拆分成自由横流层和分段修正层两部分。在自由横流层内将冲击孔流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根据冲击孔直径进行加权平均;在分段修正层内根据横流强度和冷气的流动特性对各孔排气膜/冲击孔流量进行进一步修正。
[0028]当横流在层板间达到的最大强度与当地冲击孔流量大小相当时,对各孔排流量进行进一步修正;具体过程为:
[0029]设定自由横流层内流阻等于0,且自由横流层不影响气膜孔流量;自由横流层的总流量由各排冲击孔流入,流入量取决于当地气膜孔流量和直径比;
[0030]各孔排的流入量累加后获得自由横流层的总流量,设定所述总流量经过各排冲击孔均匀流入,按照当地冲击孔剩余面积均匀分配自由横流层总流量,则实现对自由横流层的修正;根据所述自由横流层输出结果,找到层板内的横流最大位置,并确定分段修正层不同区域的范围。
[0031]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自由横流层内将冲击孔流量的0~90%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其特征是:该预测方法通过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和整体流量修正模块实现;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叶片分腔/分区方案、冷却结构几何参数作为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的输入;步骤二、设定层板结构冷气夹层内无横流,所有气膜/冲击孔的流量取决于局部冷却结构几何参数和层板局部内外压差;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将层板结构拆分为若干个局部单元,对于每个局部单元,将气膜孔直径、层板结构内外压差作为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输入,将无横流气膜/冲击孔的流量作为局部流量预测模块的输出;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局部流量预测模块输入与输出间的关联;并将输出的无横流气膜/冲击孔的流量输入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步骤三、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将所述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叶片分腔/分区方案、冷却结构几何参数以及无横流气膜/冲击孔的流量作为所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的输入;步骤四、所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对步骤三输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层板结构冷气夹层内的流量输运模型,并将所述流量输运模型分为自由横流层和分段修正层;在所述自由横流层内将冲击孔流量的一部分数据提取出来,根据冲击孔直径进行加权平均,分配到各个冲击孔;在所述分段修正层内根据横流强度和冷气的流动特性对各孔排气膜/冲击孔流量进行进一步修正,输出气膜孔排冷气流量、冲击孔排冷气流量以及层板内不同区域冷气流动方向和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通过对无冷却结构实心叶片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所述叶片分腔/分区方案由叶片设计人员提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在所述自由横流层内将冲击孔流量的0~90%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智姚广宇朱剑琴邱璐李地科王燕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