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24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座椅的发泡体上且与所述发泡体的型面配合的面套裁片,其还包括一无纺布裁片和用于与发泡体吊紧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无纺布裁片位于所述面套裁片面向所述发泡体的型面的内表面上且所述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的那一侧通过明线吊紧线与所述面套裁片缝制在一起,并在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的那一侧的边缘留出一缝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缝头缝制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两种明线吊紧的缝制,能解决明线吊紧对位难,对位不准的问题,提升缝纫效率。当明线吊紧线为曲线时,优势尤其突出,无需新增缝纫设备,无需开发新零件,通过常规无纺布来实现缝制对位,提高缝制效率。提高缝制效率。提高缝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线吊紧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明线吊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座椅越来越多的选择内凹造型,内凹造型往往需要增加明显吊紧来实现,而明线吊紧大多为直线或接近直线,曲线的明线吊紧由于存在吊紧件缝制难,对位不准的问题,在前期造型时大多会被建议改成直线。参见图1,图1为明线吊紧缝制过程受力分析图,当表层面料a和垫布b送入时,送布牙1对垫布b往前的牵引力为F1,表层面料a对垫布b往前的摩擦力为F2,桌面对垫布b往后的摩擦力为F3,垫布b对表层面料a往后的摩擦力为F2

,桌面对表层面料a往后的摩擦力为F4,送布牙1对表层面料a往前的牵引力为F5,人手对表层面料的摩擦力为F6。
[0003]结合参见图2和图3,图2和图3为直线段与曲线段的明线吊紧关系图。对于直线段的缝制,由于垫布b和表层面料a所有的受力都是沿着该直线方向,因此在缝制的过程中,垫布b基本上不会偏离方向。表层面料底部的吊紧结构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吊紧结构无法缝准。但是对于曲线的明线吊紧,由于在缝制的过程中,裁片的受力方向不断变化,同时垫布b和表层面料a的受力方向也是时刻变化的,表层面料a靠手工来控制整个缝制按照明线轨迹方向运动,受力沿着曲线切线方向,而垫布b仅靠表层面料a对垫布b的摩擦力来转变方向,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可控的,不能保证垫布b的受力在曲线切线上,因此在缝制的过程中垫布b容易发生偏移。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研发了一种明线吊紧的缝纫结构,能解决曲线段的明线吊紧缝制对位难,对位不准的问题,提升缝纫效率。
[0004]目前,有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3167820U公开了一种绗缝条件下的面套与发泡吊紧结构,该专利在绗缝的同时在面套底部压缝一片裁片,在裁片上包缝刺毛布,通过在发泡凹面区域开槽加刺毛条,实现发泡和面套的刺毛条粘扣的方式实现闭合。但该专利依然只能适用于直线或略微弧线的造型,无法实现曲线变化明显的造型。且该专利手工缝时,依然难对准位置。用模板机器缝时,由于裁片窄,难限位,缝制易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明线吊紧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座椅的发泡体上且与所述发泡体的型面配合的面套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无纺布裁片和用于与所述发泡体吊紧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无纺布裁片位于所述面套裁片面向所述发泡体的型面的内表面上且所述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的那一侧通过明线吊紧线与所述面套裁片缝制在一起,并在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的那一侧的边缘留出一缝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缝头缝制在一起。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缝头缝制在一起的时间是在所
述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的那一侧通过明线吊紧线与所述面套裁片缝制在一起的时间之后。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明线吊紧线为单针绗缝线。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明线吊紧线呈直线延伸或者呈曲线延伸。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明线吊紧线的缝制位置按照所述发泡体的型面造型在所述面套裁片预先勾勒出。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裁片的形状与由所述明线吊紧线和所述明线吊紧线的两端点至所述面套裁片的边缘的两条垂直线以及面套裁片的边缘围成的封闭轮廓相适配并预留出所述缝头尺寸。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面套裁片的边缘为最临近所述明线吊紧线的边缘。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裁片除所述无纺布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那一侧的其余至少一侧通过拼缝线缝制在一起。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裁片采用如下步骤截取而成:
[0016]1)按照座椅的发泡体的型面,在面套裁片需要进行吊紧位置,预先勾勒定义出明线吊紧线的形状和位置;
[0017]2)以面套裁片上所定义出的明线吊紧线的两端点至面套裁片的最临近明线吊紧线的边缘做两条垂直线;
[0018]3)取明线吊紧线和两条垂直线以及面套裁片最临近明线吊紧线的边缘组成的封闭轮廓;
[0019]4)依据步骤3)所取得的封闭轮廓并向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放出缝头的尺寸,即可形成吊紧结构的无纺布裁片。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明线吊紧结构的缝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21]1)将无纺布裁片紧贴在面套裁片的面向发泡体的型面的内表面上并使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去掉缝头的位置对准面套裁片上所定义出的明线吊紧线的位置,同时将无纺布裁片相对于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的另一侧边缘与面套裁片最临近明线吊紧线的边缘对齐;
[0022]2)然后采用单针绗缝线在面套裁片上所定义出的明线吊紧线的位置缝制明线吊紧线,明线吊紧线同时将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去掉缝头的位置与面套裁片缝制起来,明线吊紧线缝制好以后,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正好露出一道均匀的缝头;
[0023]3)在缝头上通过拼缝线拼缝连接件,即可完成所述明线吊紧结构的缝制工作。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明线吊紧结构的缝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25]1)将无纺布裁片紧贴在面套裁片的面向发泡体的型面的内表面上并使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去掉缝头的位置对准面套裁片上所定义出的明线吊紧线的位置;
[0026]2)将无纺布裁片相对于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的另一侧边缘与面套裁片最临近明线吊紧线的边缘对齐后,缝一道预缝线,使得无纺布裁片的边缘与面套裁片的边缘缝制起来;
[0027]3)然后采用单针绗缝线在面套裁片上所定义出的明线吊紧线的位置缝制明线吊紧线,明线吊紧线同时将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去掉缝头的位置与面套裁片缝制起来,明线吊紧线缝制好以后,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正好露出一道均匀的缝头;
[0028]4)在缝头上通过拼缝线拼缝连接件,即可所述明线吊紧结构的缝制工作。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刺毛条或PWP吊紧条。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泡体的表型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刺毛条或PWP吊紧条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刺毛条或PWP吊紧条粘接的粘扣带或吊紧钢丝。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两种明线吊紧的缝制,能解决明线吊紧缝制对位难,对位不准的问题,提升缝纫效率。当明线吊紧线为曲线时,优势尤其突出,无需新增缝纫设备,无需开发新零件,通过常规无纺布来实现缝制对位,提高缝制效率。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座椅的发泡体上且与所述发泡体的型面配合的面套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无纺布裁片和用于与所述发泡体吊紧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无纺布裁片位于所述面套裁片面向所述发泡体的型面的内表面上且所述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的那一侧通过明线吊紧线与所述面套裁片缝制在一起,并在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的那一侧的边缘留出一缝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缝头缝制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缝头缝制在一起的时间是在所述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的那一侧通过明线吊紧线与所述面套裁片缝制在一起的时间之后。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线吊紧线为单针绗缝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线吊紧线呈直线延伸或者呈曲线延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线吊紧线的缝制位置按照所述发泡体的型面造型在所述面套裁片预先勾勒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裁片的形状与由所述明线吊紧线和所述明线吊紧线的两端点至所述面套裁片的边缘的两条垂直线以及面套裁片的边缘围成的封闭轮廓相适配并预留出所述缝头尺寸。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套裁片的边缘为最临近所述明线吊紧线的边缘。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裁片除所述无纺布准备缝制所述连接件那一侧的其余至少一侧通过拼缝线缝制在一起。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线吊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裁片采用如下步骤截取而成:步骤1)、按照座椅的发泡体的型面,在面套裁片需要进行吊紧位置,预先勾勒定义出明线吊紧线的形状和位置;步骤2)、以面套裁片上所定义出的明线吊紧线的两端点至面套裁片的最临近明线吊紧线的边缘做两条垂直线;步骤3)、取明线吊紧线和两条垂直线以及面套裁片最临近明线吊紧线的边缘组成的封闭轮廓;步骤4)、依据步骤3)所取得的封闭轮廓并向无纺布裁片准备缝制连接件的那一侧放出缝头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辉郑梦林陈婧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