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224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烟气污染物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所述吸收塔第一入口用于通入烟气,所述吸收塔第一出口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吸收塔第二入口与所述一级第一吸收式热泵第一出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与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与所述再生塔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与所述再生塔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再生塔第二入口与所述煮沸器出口连接,所述再生塔第二出口与所述煮沸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二入口用于热源进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回收二氧化碳捕集时实现余热回收利用,节能环保的目的,降低二氧化碳捕集的能耗。二氧化碳捕集的能耗。二氧化碳捕集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污染物净化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我国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为了减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需要不断的发展新技术以解决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伴随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我国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0%,而现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燃煤电站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8%,再考虑部分供热及工艺用热的燃煤热源,针对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对我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0003]国内应用较成熟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主要是燃烧后捕集方法,它比较适合于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造升级,可处理的烟气量大。根据捕集效果及工艺复杂程度,化学吸收法是燃烧后捕集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方法。它通过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再通过逆转反应实现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吸收剂再生。这种技术工艺成熟可靠,提取的二氧化碳纯度高。工艺中的富液需要被加热,贫液需要被冷却,高温再生气需要被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吸收剂的再生需要大量的蒸汽,所以存在耗能较高的问题,经济性不是太高,现有技术暂时未解决此问题,这导致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推广起来存在一定的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能在回收二氧化碳捕集时实现余热回收利用,节能环保的目的,降低二氧化碳捕集的能耗。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包括吸收塔、贫富液换热器、再生塔、煮沸器和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0006]所述吸收塔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下部;吸收塔第二入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下部;吸收塔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下部;
[0007]所述贫富液换热器包括: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上部;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设置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下部;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下部;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设置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上部;
[0008]所述再生塔包括:再生塔第一入口,设置于所述再生塔的下部;再生塔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再生塔的上部;再生塔第二入口,设置于所述再生塔的上部;再生塔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再生塔的下部;
[0009]所述煮沸器包括:煮沸器出口和煮沸器入口;
[0010]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包括: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入口、一级第一类
吸收式热泵第一出口和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二入口;
[0011]所述吸收塔第一入口用于通入烟气,所述吸收塔第一出口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吸收塔第二入口与所述一级第一吸收式热泵第一出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与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与所述再生塔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与所述再生塔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再生塔第二入口与所述煮沸器出口连接,所述再生塔第二出口与所述煮沸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二入口用于热源进入。
[0012]优选地,所述再生塔还包括再生塔第三出口,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还包括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入口和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出口,所述再生塔第三出口与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入口连接,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出口用于排放再生气。
[0013]优选地,所述一级一类吸收式热泵还包括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四入口和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四出口,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四入口用于热网回水,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四出口用于热网供水。
[0014]优选地,还包括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所述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包括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入口、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出口和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二入口,所述吸收塔还包括吸收塔第二出口,所述吸收塔第二出口与所述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出口连接到所述吸收塔第一出口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二入口用于热源进入。
[0015]优选地,所述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还包括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入口和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出口,所述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入口用于热网回水,所述二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出口用于热网供水。
[0016]优选地,还包括高温烟气换热器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与所述再生塔第一入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高温烟气换热器用于回收进入所述吸收塔前的高温烟气热量,并将高温烟气热量传递到所述换热器用于将此部分热量加热需要被升温的富液。
[0017]优选地,所述热源为蒸汽、燃气和高温热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优选地,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出口连接有二氧化碳捕集装置。
[0019]优选地,所述煮沸器连接有供水管。
[0020]优选地,所述吸收塔顶部连接有烟囱,所述烟囱用于排放被处理的烟气。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将烟气余热利用和二氧化碳捕集结合在一起,利用烟气中的高温热量加热进入再生塔的富液,以减少再生塔的蒸汽耗量,利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冷却进入吸收塔的贫液和再生塔出口的再生气,既满足二氧化碳捕集,又回收了烟气余热,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将烟气的热量作为废热源通入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经过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将热量传递给有用热需求的介质。将热量进行统一规划,实现一体化系统的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

吸收塔、101

吸收塔第一入口、102

吸收塔第二入口、111

吸收塔第一出口、112

吸收塔第二出口、2

贫富液换热器、211

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201

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212

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202

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3

再生塔、301

再生塔第一入口、311

再生塔第一出口、302

再生塔第二入口、312

再生塔第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贫富液换热器、再生塔、煮沸器和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所述吸收塔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吸收塔第二入口和吸收塔第一出口;所述贫富液换热器包括: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和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所述再生塔包括:再生塔第一入口、再生塔第一出口、再生塔第二入口和再生塔第二出口;所述煮沸器包括:煮沸器出口和煮沸器入口;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包括: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入口、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出口和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二入口;所述吸收塔第一入口用于通入烟气,所述吸收塔第一出口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吸收塔第二入口与所述一级第一吸收式热泵第一出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与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与所述再生塔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与所述再生塔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再生塔第二入口与所述煮沸器出口连接,所述再生塔第二出口与所述煮沸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二入口用于热源进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还包括再生塔第三出口,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还包括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入口和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出口,所述再生塔第三出口与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入口连接,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三出口用于排放再生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与碳捕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一类吸收式热泵还包括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四入口和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四出口,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四入口用于热网回水,所述一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四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宁宁乔宇安航苑乐郭文雯付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