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07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接地式连接器,主要包括:一外壳及一连接座;其特征在于: 一外壳由第一、二金属制的壳体组合而成,其中:第一壳体上设有一由连接座开放端向外延伸的框体,而第二壳体上则设有一与之一体成型的接地件,该接地件一端向连接座内延伸而触接在接头上,另一端则向壳体外延伸; 一连接座容置在壳体中,该连接座上设有接头,该接头上嵌置有端子;该外壳中的连接座在传送讯息时,可由框体抵触在电子产品的背板上,及该框体与接地件向内延伸之一端相连接而形成一回路,以及该接地件向外延伸的一端抵靠在背板上将电磁波排除。(*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式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脑连接器,尤指一种因连接座外壳与电子产品背板的可靠电连接,能防止电磁波外泄造成的电磁干扰,以加强接地功效的接地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电脑连接座,设有一金属壳体,该壳体中包覆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为一塑胶制成的矩形座体,该绝缘本体上接设有一个以上的插接座,该插接座是一种在电脑主机板与周边设备间,用以进行讯号输出或输入的介面结构,再者,该金属壳体在插接座前端开口边缘设有向外翻折的导接部,而该金属壳体在靠近插接座前端开口处设有冲压成型的弹片,此种装置使用时,虽可由导接部抵触在电脑金属背板上,以连接电脑金属背板及电脑连接埠的接地端,以将所产生的电磁波导引至电脑机体外的目的,但,因该金属壳体上的弹片是冲压成型,故该弹片与金属壳体间会有空隙产生,且因该连接座直接穿过电脑主机背板上的开口而凸露在背板上,因此,该连接座上的金属壳体与背板的开口间仍会有间隙的产生,所以,当插接座固定在电脑主机上并传送讯号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会由弹片与金属壳体间的空隙及金属壳体与背板的开口间的间隙外泄,造成干扰,再者,因现今处理器的速度愈来愈快,造成连接座再传送讯号亦必随之增快,如此一来,仅由金属壳体上的弹片作为电磁波的导接,必会缓不济急,而使电磁波积存在连接座上,使用上非常不理想。有鉴于此,创作人乃对此缺失及依据多年来从事制造产品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接地件一端电接于连接座的接头,另一端外露于壳体,而壳体的框体电接于电子产品的背板,但在电子产品的背板与外壳体间不会产生空隙,使电子产品的背板、外壳体、接地件、主机板及连接座的接头相互间电连接形成回路,不但可以减低电磁波外泄造成电磁干扰,且可强化接地效果的接地式连接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接地件与壳体一体成型,壳体与接地件间不会有空隙,可迅速消除电磁波,防止造成电磁干扰的接地式连接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接地式连接器,主要包括:一外壳及一连接座;其特征在于:一外壳由第一、二金属制的壳体组合而成,其中:第一壳体上设有一由连接座开放端向外延伸的框体,而第二壳体上则设有一与之一体成型的接地件,该接地件一端向连接座内延伸而触接在接头上,另一端则向壳体外延伸;一连接座容置在壳体中,该连接座上设有接头,该接头上嵌置有端子;该外壳中的连接座在传送讯息时,可由框体抵触在电子产品的背板上,及该框体与接地件向内延伸之一端相连接而形成一回路,以及该接地件向外延伸的一端抵靠在背板上,将电磁波排除。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板,各侧板下部分别设有至少一插接脚。所述侧板上分别设有嵌槽,该等嵌槽恰可卡扣在连接座的凸块上,而使第一壳体可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壳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内弯折的侧面,该等侧面分别设有一开孔,该等开孔恰可供第一壳体侧板上向内弯折的勾扣卡扣,而使第二壳体可与第一壳体结合成一体,并包覆在连接座表面上。本技术的优点:在外壳中的连接座在传送讯息时,由于框体与电-->子产品的背板间及框体与接地件间相连接而形成回路,可将电磁波迅速加以排除,并且背板上的开口与外壳体间不会产生空隙,不但可以减低电磁波外泄造成电磁干扰,且可强化接地的效果,使用起来则十分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纵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目的、形状、构造、技术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1-3,一种接地式连接器,该结构上设有一外壳体10,该外壳体10由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组接而成,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皆由金属制成;该外壳体10中容置一连接座40。该连接座40是一种电脑主机板与周边设备间进行讯号输出或输入的介面结构。该连接座40上设有一凸出的接头41,该接头41上嵌设有与之平行且保持一定间距的端子42,该等端子42一端设有向外壳体10封闭端延伸,并弯折成垂直状的接脚421(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20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板21,该等侧板21恰可固定在连接座40两侧面上,该等侧板21下分别设有至少一插接脚22,该等插接脚22恰可插接在主机板50线路的相应插孔中,以使外壳体10可固定在主机板50上,且使连接座40与主机板50相互电连接,又,第一壳体20在相对连接座40开放端上设有一镂空的面板23,该面板23上设有一开口,以供插接头(图中未示)可由该开口伸入连接座40中,该面板23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框体24,该框体2 4的自由端呈向内缩合状(如图3所示)。该等侧板21上分别设有嵌槽-->25,及向内弯折的勾扣26,该等嵌槽25恰可卡扣在连接座40相应的凸块43上,使第一壳体20可固定在连接座40上。此外,第二壳体30上设有一基部31,该基部31恰可盖合于连接座40之面上,且该基部31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内弯折的侧板32,各侧板32分别设有一开孔321,各开孔321恰可供第一壳体20侧板32向内弯折的勾扣26卡扣,使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结合成一体并包覆在连接座40表面上。另,第二壳体30上设有一接地件60,该接地件60一端向连接座40内延伸,而触接在接头41上,另一端则向壳体30外延伸。参见图1-3,组装时,先将外壳体10安装在主机板50邻近金属背板70处,使接地件60向外延伸的一端恰抵触在金属背板70上,使接地件60与金属背板70相互导通,同时使框体24确实与背板70开口周边接触,以确保该外壳10中的连接座40在传送讯息时,可藉由框体24抵触在背板70上,及该框体24与接地件60向内延伸之一端相连接形成回路,以使背板70上的开口与外壳体10间不会有空隙产生,且可藉由与第二壳体30一体成型的接地件60,而与接地件间不致有空隙产生,且可与接地件60确实连接在一起,进而将电磁波迅速加以排除,如此,不但可快速传送讯息,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不会有外泄的情形发生,进而也不会有电磁干扰的情形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揭示的构造确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功效,且申请前未见于刊物公开或使用过,均属首先创作,并可改良习用技术的各种缺陷,在使用上能增进其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项技艺者,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原则下,作出各种等效的,但是该等变更及修饰,皆应涵盖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专利保护范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式连接器,主要包括:一外壳及一连接座;其特征在于:一外壳由第一、二金属制的壳体组合而成,其中:第一壳体上设有一由连接座开放端向外延伸的框体,而第二壳体上则设有一与之一体成型的接地件,该接地件一端向连接座内延伸而触接在接头上,另一端则向壳体外延伸;一连接座容置在壳体中,该连接座上设有接头,该接头上嵌置有端子;该外壳中的连接座在传送讯息时,可由框体抵触在电子产品的背板上,及该框体与接地件向内延伸之一端相连接而形成一回路,以及该接地件向外延伸的一端抵靠在背板上将电磁波排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发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