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9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频插头,包括端部、针、外壳、内壳,所述的针、外壳及内壳同心固定在所述端部,所述的内壳沿轴向设有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接触头部分呈锥形,插拔时起到导向作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频插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设备中连接插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频插头。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通讯设备中,特别是大型的通讯设备中,为了在电路板组件(PCBA)与后背板的电缆之间传递高频信号,需要是通过混装接插件来完成,这种混装接插件通常包括一个混装连接器与一个混装高频插头,两者如果能够可靠地接插就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频信号的传递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高频插头与后背板上的混装高频双阴转接插座有干涉现象发生,往往导致PCBA一次上机架的插拔失败现象发生,影响到通讯设备制造商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经过检索,没有发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构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PCBA在与后背板的连接中,高频插头存在的插拔失败现象,提出一种高频插头。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高频插头包括端部、针、外壳、内壳,所述的针、外壳及内壳同心固定在所述端部,所述的内壳沿轴向设有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接触头部分呈锥形,插拔时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的高频插头,所述的内壳的接触头外伸长度大于所述外壳及所述针。所述高频插头,所述的内壳接触头的锥度范围是15到60度。本技术提出的高频插头与现有的插头相比,由于增加了伸出的导向锥部分,使得插装时可以顺利导入欧式混装高频双阴转接插座,消除了相互间的干涉现象发生,从而有效提高通讯设备制造商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在中兴通-->讯的产品中实验应用时,单板一次插拔合格率从32%提升到100%。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C4插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高频插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高频插头与欧式混装高频双阴转接插座对插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的高频插头包括端部101,针102,内壳103,外壳104,针102、内壳103和外壳104同心固定在端部101上。在对插的过程中,位于最前端的外壳103与欧式混装高频双阴转接插座先接触,由于该接触是环对环的,很容易出现咬口,即干涉现象,导致插装失败,这是现有C4插头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提出的高频插头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针202、内壳203和外壳204同心固定在端部201上,内壳203的接触头205呈锥形,锥度可为15到60度,并且接触头205的长度大于外壳204和针202。本实施例中接触头205的锥度为30度。如图3所示,在插装过程中,高频插头200的接触头205与欧式混装高频双阴转接插座300先接触,由于接触头205呈锥形,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了外环干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插拔合格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插头,包括端部、针、外壳、内壳,所述的针、外壳及内壳同心固定在所述端部,所述的内壳沿轴向设有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接触头部分呈锥形,插拔时起到导向作用。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亮谭培波周中斯步秋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