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1-MCP处理的猕猴桃生理成熟与食用成熟的判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192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生理成熟与食用成熟的判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是一种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生理成熟与食用成熟的判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酚类等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21世纪水果之王”,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亚洲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但猕猴桃具有典型的浆果特性,皮薄汁多,货架期较短,采后极易腐烂,极大地限制了市场流通,造成经济损失。1

MCP是一种乙烯抑制剂,可以优先与受体离子结合,抑制乙烯生成,在果蔬贮藏保鲜上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大量研究发现,1

MCP处理能抑制果实呼吸,延缓可溶性固形物、酸及Vc含量下降,有效延长保质期(Sooyeon et al. 2016;Kwanhong et al. 2017)。
[0003]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组学在猕猴桃相关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主要对于猕猴桃种类,产地,加工等方面进行化学分析。本专利技术确定的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是猕猴桃中重要代谢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4

氨基丁酸(GABA)在植物中,存在于细胞质中的GAD和线粒体中的GABA

T、SSADH共同调节GABA支路代谢。GABA会随着植物受到刺激而升高,被认为是植物中响应于各种外界变化、内部刺激和离子环境等因素如pH、温度、外部天敌刺激的一种有效机制。谷氨酸在光呼吸氮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的含量;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做为植物增产营养素。但目前为止,未曾有人提出将猕猴桃经1

MCP处理,果实中的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用于代谢组学生理成熟和食用成熟的判别。
[0004]果实的生理期成熟是指果柄与果梗部间形成离层,硬度在600~900 g,一般作为产业采摘的标准。食用成熟指的是猕猴桃采摘达到生理成熟后,各品质指标基本不再发生变化,一般硬度小于300 g即为猕猴桃的食用成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生理成熟与食用成熟的判别方法,采用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来区别生理成熟猕猴桃与食用成熟猕猴桃,为代谢组学研究的样本判别提供依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生理成熟与食用成熟的判别方法,通过检测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计算其比值,对代谢组学研究中的猕猴桃样品生理成熟和食用成熟进行判别。
[0007]利用猕猴桃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比值对代谢组学研究中的猕猴桃生理成熟度进行判别,待测样本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比值在1.0以上的为生理成熟猕猴桃样本,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比值在0.45以下的为食用成熟猕猴桃样本。
[0008]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制备猕猴桃样品提取液,然后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猕猴桃样品中的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进行相对定量分析,计算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的比值,待测样本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比值在0.45及以下的为食用成熟猕猴桃样品,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比值在1.0以上的为生理成熟猕猴桃样品。
[0009]所述猕猴桃样品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猕猴桃打浆,置于冷冻干燥机干燥,冷冻干燥成粉;称取样品50 mg于离心管中,加入1.5 mL 浓度为80%的甲醇水,涡旋5 min,在4℃下,以14000 r
·
min
‑1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500 μL,放入冷冻离心浓缩仪中冻干,于

80℃保存。
[0010]所述气相色谱的检测条件为:DB

5 MS(30 m
×
250 μm
×
0.25 μm,J&W Scientific,Folsom,CA)载气为氦气,采用恒流模式,线速:40.2 cm/s,分流比:20.0。程序升温条件:70℃保持3 min,以5℃/min速度升至310℃,保持5 min。进样口和传输线温度分别为300℃和250℃。
[0011]所述质谱的检测条件为:溶剂切割时间:3.5 min,离子源温度为230℃,EI能量为70 eV,全扫质量扫描范围:33

600m/z。扫描周期Even time:0.2 s。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猕猴桃样本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的比值和样本经1

MCP处理的相关性,对代谢组学猕猴桃样本进行判别。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实现高灵敏、高效检测,且具有检测成本低,重复性好的特点。本方法可为猕猴桃代谢特征分析及相关猕猴桃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对照例1的猕猴桃经1

MCP处理的硬度值。
[0014]图2为实施例1的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的比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0016]对照例选择大小均匀、成熟度一致、无机械损伤的果实,放置于密封容器内,采用浓度为1.0 μL/L的1

MCP处理猕猴桃果实,处理时间为24 h,处理温度为20℃,处理后的猕猴桃果实按每筐40多个装筐,并在外面套上0.04mm厚度的PE薄膜袋,袋口自然合拢,置于20℃下贮藏。定期随机取样测定相关生理指标。
[0017]使用物性分析仪P/2探头,根据探头刺入果实赤道部位1cm后的最大力来测定其的硬度,即第一次刺入时的最大峰值( QUOTE , QUOTE
ꢀꢀ
, QUOTE
ꢀꢀ
)。
[0018]该分析条件下获得了上述猕猴桃中硬度值见表1(HY表示华优,RY表示瑞玉,HWD表示海沃德),猕猴桃硬度值600~900 g为生理成熟期,260~350 g为食用成熟期。
[0019]表1 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材料信息及硬度值
实施例1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方法测定猕猴桃样本中的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
[0020]样本分析步骤如下所述:1.猕猴桃样本采集:以陕西周至县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生理成熟与食用成熟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检测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计算其比值,对代谢组学研究中的猕猴桃样品生理成熟和食用成熟进行判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生理成熟与食用成熟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猕猴桃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比值对代谢组学研究中的猕猴桃生理成熟度进行判别,待测样本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比值在1.0以上的为生理成熟猕猴桃样本,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比值在0.45以下的为食用成熟猕猴桃样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1

MCP处理的猕猴桃生理成熟与食用成熟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制备猕猴桃样品提取液,然后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猕猴桃样品中的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进行相对定量分析,计算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的比值,待测样本中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比值在0.45及以下的为食用成熟猕猴桃样品,4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比值在1.0以上的为生理成熟猕猴桃样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妮刘纯叶张坤许牡丹李欣罗昭君余洋胡艺璠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