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及作业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0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及作业机械,所述辅助轮结构包括:转动支撑架、浮动支撑架、轮体和弹性部;所述转动支撑架与所述浮动支撑架连接;所述轮体与所述浮动支撑架连接;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转动支撑架和所述浮动支撑架之间;其中,所述转动支撑架包括:转动第一面板和转动第二面板;两个所述转动第一面板间隔设置;所述转动第二面板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第一面板连接;所述转动第一面板上开设有长圆引导孔,所述长圆引导孔引导所述浮动支撑架的移动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浮动支撑架以及在浮动支撑架和转动支撑架之间的弹性部,使得浮动支撑板能够沿长圆引导孔引导方向上下移动进行调节的同时,还能通过弹性部实现减振。性部实现减振。性部实现减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及作业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及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车替代人力搬运,极大提高了货物转运效率,并降低了物流成本,仓储车在生产车间、仓库和码头等地得到广泛运用。辅助轮一般置于驱动轮两侧,用于分担驱动轮轴侧载荷,同时保障车体行进中的稳定性。在仓储车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保证车体平稳运行,辅助轮需要具备一定的缓振能力和支撑调节能力。但由于路面不平、货物偏载以及辅助轮体和驱动轮磨损等原因,驱动轮会出现打滑现象,严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辅助轮由于路面不平、货物偏载以及辅助轮体和驱动轮磨损等原因,驱动轮会出现打滑现象,严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缺陷,通过设置浮动支撑架以及在浮动支撑架和转动支撑架之间的弹性部,使得浮动支撑板能够沿长圆引导孔引导方向上下移动进行调节的同时,还能通过弹性部实现减振。
[000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包括:转动支撑架、浮动支撑架、轮体和弹性部;
[0006]所述转动支撑架与所述浮动支撑架连接;
[0007]所述轮体与所述浮动支撑架连接;
[0008]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转动支撑架和所述浮动支撑架之间;
[0009]其中,所述转动支撑架包括:转动第一面板和转动第二面板;
[0010]两个所述转动第一面板间隔设置;
[0011]所述转动第二面板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第一面板连接;
[0012]所述转动第一面板上开设有长圆引导孔,所述长圆引导孔引导所述浮动支撑架的移动方向。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
[0014]所述浮动支撑架包括:浮动第一面板和浮动第二面板;
[0015]两个所述浮动第一面板间隔设置;
[0016]所述浮动第二面板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浮动第一面板;
[0017]其中,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长圆引导孔、所述浮动第一面板和所述轮体;
[0018]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杆配合,且所述第一螺母设置于所述转动第一面板相对所述轮体的另一侧。
[0019]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的实施方式,第一螺杆的设置,使得轮体能够绕第一螺杆进行转动,同时第一螺杆也能与长圆引导孔进行配合,共同引导轮体在长圆引导孔引导方向上进行滑动,保证轮体上下浮动的方向。
[0020]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长圆引导孔作为长腰型孔,在轮体上下浮动过程中,起到了导槽的作用。
[0021]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通过螺纹实现连接后,第一螺母与浮动第一面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保证了轮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实现了驱动轮由于长期使用产生磨损的情况下,通过轮体沿长圆引导孔上下的浮动,使得轮体获得最佳的抓地力,避免驱动轮打滑情况的发生。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
[0023]所述第二螺杆设置于所述浮动第二面板,并依次穿过所述弹性部和所述转动第二面板;
[0024]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杆配合,并设置于所述转动第二面板相对所述轮体的另一侧。
[0025]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的实施方式,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的设置,一方面通过对浮动第二面板和转动第二面板的作用力,实现对弹性部的挤压,使得弹性部能够获得一个预紧力,也使得弹性部通过弹性作用对轮体提供减振力;另一方面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可在轮体不同程度磨损的情况下,对弹性部的预紧力进行调节,保证弹性部对轮体的减振力能够得到保证。
[0026]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得弹性部对与轮体上浮的浮动提供相当程度的减振力,让轮体获得最佳的抓地力,避免驱动轮打滑情况的发生。
[0027]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的设置,使得轮体在不同程度磨损情况下,可通过调节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实现对转动第二面板和浮动第二面板之间距离的调节,进而保证了弹性部能够提供稳定的减振力。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回转支撑座,所述回转支撑座与所述转动支撑架相对所述轮体的另一侧转动配合。
[0029]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撑座的实施方式,回转支撑座的设置,使得辅助轮结构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即回转支撑座提供了转接的功能。
[0030]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回转支撑座与转动支撑架之间为转动配合,使得轮体具备更灵活的行驶方式,能够实际需要,调节回转支撑座与转动支撑架之间的转动角度,保证轮体在行驶中提供必要的作用。
[003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回转支撑座朝向所述转动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座;
[0032]所述转动支撑架朝向所述回转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凸轴;
[0033]其中,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与所述凸轴转动配合的轴承。
[0034]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撑座与转动支撑架配合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轴承座、凸轴和轴承,使得回转支撑座与转动支撑架之间通过滚动配合实现转动。
[003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部为设置于所述转动支撑架和所述浮动支撑架之间的若干组碟簧。
[0036]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部的实施方式,通过将弹性部设置为碟簧,使得堆叠式的碟簧配合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实现了轮体上下的浮动,使得轮体获得最佳的抓地力,避免驱动轮打滑情况的发生。
[0037]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调节碟簧的数量,实现对轮体提供不同的弹性力,缓解路面不平带来的冲击。
[003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部为设置于所述转动支撑架和所述浮动支撑架之间的弹簧。
[0039]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弹性部的实施方式,通过将弹性部设置为弹簧,使得弹簧配合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实现了轮体上下的浮动,使得轮体获得最佳的抓地力,避免驱动轮打滑情况的发生。
[0040]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部可以为设置于转动支撑架和浮动支撑架之间的单个弹簧。
[0041]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部可以为设置于转动支撑架和浮动支撑架之间的多个弹簧,多个弹簧可以套设,每个弹簧的弹性力可设置为不同,以保证对不同磨损程度的轮体提供不同程度的弹性力,缓解路面不平带来的冲击。
[0042]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磨损程度的轮体对于减振力的需求不同,多个套设的弹簧可以设置为外部弹簧的弹性力小于内部弹簧的弹性力,在轮体磨损过程中,外部弹簧优先对轮体提供弹性力,当轮体磨损较大时,内部的弹簧再进行弹性力的提供,以保证具有较大磨损量的轮体通过凹凸路面的过程中,能够在弹性部的作用下减少冲击。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支撑架(10)、浮动支撑架(20)、轮体(30)和弹性部(40);所述转动支撑架(10)与所述浮动支撑架(20)连接;所述轮体(30)与所述浮动支撑架(20)连接;所述弹性部(40)设置于所述转动支撑架(10)和所述浮动支撑架(20)之间;其中,所述转动支撑架(10)包括:转动第一面板(11)和转动第二面板(12);两个所述转动第一面板(11)间隔设置;所述转动第二面板(12)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第一面板(11)连接;所述转动第一面板(11)上开设有长圆引导孔(13),所述长圆引导孔(13)引导所述浮动支撑架(20)的移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杆(50)和第一螺母(51);所述浮动支撑架(20)包括:浮动第一面板(21)和浮动第二面板(22);两个所述浮动第一面板(21)间隔设置;所述浮动第二面板(22)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浮动第一面板(21);其中,所述第一螺杆(50)穿过所述长圆引导孔(13)、所述浮动第一面板(21)和所述轮体(30);所述第一螺母(51)与所述第一螺杆(50)配合,且所述第一螺母(51)设置于所述转动第一面板(11)相对所述轮体(30)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减振的辅助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杆(60)和第二螺母(61);所述第二螺杆(60)设置于所述浮动第二面板(22),并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程峰李淼宿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