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69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包括壳体、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壳体底部内壁的轴心处焊接有环座,且环座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依次安装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陀螺仪和血氧传感器,壳体底部内壁中心处的一端焊接有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三轴测量原理,可以判断佩戴者是否进入坐姿状态,同时结合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佩戴者当前手腕相对于头部的第一距离和手腕相对于胸部的第二距离,电路板接收距离信号经处理器对坐姿模型进行对比来判断坐姿并反馈给佩戴者,可有效的对佩戴者的坐姿进行纠正提醒。正提醒。正提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智能手表
,尤其是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
[0003]目前,智能手表并不具有坐姿监测功能,无法对佩戴者坐在书桌前的坐姿进行纠正提醒,同时,智能手表的表带拆卸安装时稳定性较差,安装较为不便。因此亟需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设计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包括壳体、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所述壳体底部内壁的轴心处焊接有环座,且环座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依次安装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陀螺仪和血氧传感器,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中心处的一端焊接有凸块,且凸块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丝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电路板,且电路板通过铜脚线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陀螺仪、血氧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之间呈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粘接有与电路板之间呈电性连接的显示屏。
[0007]所述显示屏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一端开设有契合孔,且凸块契合在契合孔的内部。
[0008]所述壳体的两端均焊接有接口端,且接口端顶部内壁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接口端的定位孔。
[0009]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相邻一端外壁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插块,且插块插接在接口端的内部。
[0010]所述插块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插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弹簧,所述定位块通过限位板和弹簧的作用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
[0011]所述第一表带远离接口端另一端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通孔,且第二表带远离接口端另一端顶部外壁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两端均焊接有定位盘,且定位柱插接在通孔的内部。
[0012]所述第二表带靠近定位柱一侧外壁的顶部开设有套口,且第一表带穿插在套口的内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设计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三轴测量原理,可以判断佩戴者是否进入坐姿状态,同时结合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佩戴者当前手腕相对于头部的第一距离和手腕相对于胸部的第二距离,电路板接收距离信号经处理器对坐姿模型进行对比来判断坐姿并反馈给佩戴者,可有效的对佩戴者的坐姿进行纠正提醒。
[0015](2)通过设置的接口端,插块插接在接口端的内部,此时,定位块在限位板和弹簧的作用下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使得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与接口端之间更加便于进行拆卸安装,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适合推广。
[0016](3)通过设置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搭配使用,使智能手表更加便于进行调节佩戴,同时提升了智能手表佩戴时的舒适性,结构合理,调节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设计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设计中的表带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设计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设计中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2第一表带、3通孔、4第二表带、5套口、6定位柱、7定位盘、8接口端、9定位孔、10插块、11限位槽、12定位块、13限位板、14弹簧、15环座、16加速度传感器、17心率传感器、18陀螺仪、19血氧传感器、20电路板、21显示屏、22凸块、23激光测距传感器、24红外测距传感器、25契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参见图1至图4,包括壳体1、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4,壳体1底部内壁的轴心处焊接有环座15,且环座15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依次安装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加速度传感器16、心率传感器17、陀螺仪18和血氧传感器19,壳体1底部内壁中心处的一端焊接有凸块22,且凸块22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丝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23和红外测距传感器24,壳体1内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电路板20,且电路板20通过铜脚线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16、心率传感器17、陀螺仪18、血氧传感器19、激光测距传感器23和红外测距传感器24之间呈电性连接,壳体1的顶部粘接有与电路板20之间呈电性连接的显示屏21,智能手表利用加速度传感器16和陀螺仪18的三轴测量原理,可以判断佩戴者是否进入坐姿状态,同时结合激光测距传感器23和红外测距传感器24测量佩戴者当前手腕相对于头部的第一距离和手腕相对于胸部的第二距离,电路板20接收距离信号经处理器对坐姿模型进行对比来判断坐姿并反馈给佩戴者,可有效的对佩戴者的坐姿进行纠正提醒。
[0024]进一步的,本设计中显示屏21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一端开设有契合孔25,且凸块22契合在契合孔25的内部,凸块22契合在契合孔25的内部,在提升显示屏21稳定性的同时,又便于激光测距传感器23和红外测距传感器24针对手腕与人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
[0025]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壳体1的两端均焊接有接口端8,且接口端8顶部内壁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接口端8的定位孔9。
[0026]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4相邻一端外壁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插块10,且插块10插接在接口端8的内部,插块10插接在接口端8的内部,使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4与接口端8安装连接时可以更加稳定。
[0027]进一步的,本设计中插块10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11,且限位槽11的内部插接有定位块12,定位块12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板13,且限位板13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弹簧14,定位块12通过限位板13和弹簧14的作用插接在定位孔9的内部,定位块12在限位板13和弹簧14的作用下插接在定位孔9的内部,使得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4与接口端8之间更加便于进行拆卸安装。
[0028]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第一表带2远离接口端8另一端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通孔3,且第二表带4远离接口端8另一端顶部外壁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定位柱6,定位柱6的两端均焊接有定位盘7,且定位柱6插接在通孔3的内部,定位柱6插接在通孔3的内部,此时,定位盘7穿过通孔3与第一表带2外壁贴合,使得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4更加方便进行佩戴调节。
[0029]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第二表带4靠近定位柱6一侧外壁的顶部开设有套口5,且第一表带2穿插在套口5的内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包括壳体(1)、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内壁的轴心处焊接有环座(15),且环座(15)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依次安装有等距离呈环形结构分布的加速度传感器(16)、心率传感器(17)、陀螺仪(18)和血氧传感器(19),所述壳体(1)底部内壁中心处的一端焊接有凸块(22),且凸块(22)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丝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23)和红外测距传感器(24),所述壳体(1)内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电路板(20),且电路板(20)通过铜脚线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16)、心率传感器(17)、陀螺仪(18)、血氧传感器(19)、激光测距传感器(23)和红外测距传感器(24)之间呈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粘接有与电路板(20)之间呈电性连接的显示屏(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21)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一端开设有契合孔(25),且凸块(22)契合在契合孔(25)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坐姿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均焊接有接口端(8),且接口端(8)顶部内壁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接口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露杨其迁曾昭能何开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创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